一种轴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705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流风机轴流风机包括:风机主体,风机主体设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防护网安装位,防护网安装位设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防护网安装位形状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相同;防护网,防护网贴合设置于防护网安装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流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风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流风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的轴流风机的安装中,在安装好轴流风机内的风扇后,需要加装防护网来保证内部的风扇不会被触碰和破坏,但现有的轴流风机的防护网安装复杂不便,影响了整个轴流风机的安装进度,降低了产量,以及不便于后续的拆卸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流风机,提高了轴流风机防护网的安装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流风机包括:风机主体,风机主体设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防护网安装位,防护网安装位设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防护网安装位形状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相同;防护网,防护网贴合设置于防护网安装位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风机主体上的防护网安装位,使在安装轴流风机的防护网时,能通过防护网安装位快速的定位防护网需要安装的位置,使安装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设置防护网安装位形状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相同,同时设置防护网贴合设置于防护网安装位,即通过形状相同的设置,提高了安装时卡合的效率,使安装防护网时更容易对准,提高了安装效率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防护网包括:第一防护网,第一防护网上设有多个第一配合部,多个第一配合部使第一防护网可拆卸地设于防护网安装位;第二防护网,第二防护网上设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使第二防护网可拆卸地设于防护网安装位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防护网上的多个第一配合部,通过多个第一配合部使第一防护网可拆卸地设于防护网安装位,使安装第一防护网时能更加快捷,只需要对准多个第一配合部即可,同时设置第二防护网上设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使第二防护网可拆卸地设于防护网安装位,使第二防护网的安装效率也更高,即使整个轴流风机防护网的安装效率都得到提高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每个第一配合部还包括:第一配合件,第一配合件与第一防护网连接;第二配合件,第二配合件连接第一配合件,且第二配合件相对于第一配合件弯折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配合部中设有第一配合件与第一防护网连接,以及第二配合件连接第一配合件,且第二配合件相对于第一配合件弯折,使通过弯折能快速定位需要安装对准的位置,即通过弯折能提高安装防护网时的安装效率,且通过第二配合件相对于第一配合件弯折,还能对第一防护网进行快速固定,也提高了第一防护网的安装效率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轴流风机设有插接口用于连接电线,第二防护网还
包括:至少一个绕线部,至少一个绕线部设于第二防护网靠近插接口的一侧,至少一个绕线部用于缠绕电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给设置第二防护网的绕线部,且设置绕线部设于第二防护网靠近插接口的一侧,使连接轴流风机的电线,能通过绕线部来进行缠绕收纳,使轴流风机的走线更加顺畅,以及空间利用率更高,同时设于靠近插接口的一侧使走线的距离更短,使电线的收纳更加方便,提高了轴流风机整体的整洁度和收纳效率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至少一个绕线部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第二防护网,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朝远离第二防护网的方向弯折;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相对第一连接部设置,第二连接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连接第二防护网,第四端相对于第三端朝远离第二防护网的方向弯折;绕线件,绕线件连接第二端和第四端;其中,通过第二端和第四端的弯折使绕线件与第二防护网之间存在间隙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绕线部设有第一连接部,且设置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第二防护网,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朝远离第二防护网的方向弯折,同样设置第二连接部,在设置绕线件连接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使通过第二端和第四端的弯折使绕线件与第二防护网之间存在间隙,通过间隙能使绕线件的绕线更加方便,使能有一定的空间供给电线进行走线,使电线的收纳更加的整洁方便,提高了电线收纳效率,同时绕线件缠绕收纳电线后,也能使电线远离防护网,降低了电线被轴流风机蹭到的概率,保护了轴流风机的安全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二防护网还包括:走线组件,走线组件设于靠近第二防护网靠近至少一个绕线部的一侧,走线组件用于电线的走向梳理和固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走线组件靠近第二防护网靠近至少一个绕线部的一侧,走线组件用于电线的走向梳理和固定,使通过走线组件辅助绕线部来进行收纳和固定轴流风机的电线,保障轴流风机电线的整齐和稳定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走线组件还包括:走线圈,走线圈垂直于第二防护网设置,且走线圈远离第二防护网的一侧设有凹陷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走线圈垂直于第二防护网设置,使走线圈能与第二防护网之间能进行走线,同时也能使电线远离第二防护网,在通过设置走线圈远离第二防护网的一侧设有凹陷部,使电线能放置到凹陷部中,进行不同电线的分类,使电线的收纳和梳理更加的方便整齐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凹陷部还包括:凹陷口,凹陷口设于远离第二防护网的一侧;走线孔,走线孔设于靠近第二防护网的一侧,且走线孔靠近第二防护网一侧的间距大于走线孔靠近凹陷口一侧的间距;其中,电线从凹陷口进入走线孔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凹陷部设有凹陷口,且凹陷口设于远离第二防护网的一侧,使通过凹陷口将电线放入到凹陷部中,在通过设置走线孔设于靠近第二防护网的一侧,且走线孔靠近第二防护网一侧的间距大于走线孔靠近凹陷口一侧的间距,使电线从凹陷口进入后,不会被晃出,使电线的固定更加稳定,使电线的梳理更具有效率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走线圈与第二防护网之间可拆卸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走线圈与第二防护网之间可拆卸连接,使走线圈在不需要使用时能拆卸下来节省空间,同时还能放置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位置的走线固定,提高了了实用性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还包括:防护网安装位的形状为8字型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防护网安装位的形状为8字型,使通过8字型来进行轴流风机的正常出风,同时8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轴流风机包括:风机主体
(110)
,所述风机主体
(110)
设有相对的第一开口
(111)
和第二开口
(112)
;防护网安装位
(120)
,所述防护网安装位
(120)
设于所述第一开口
(111)
和所述第二开口
(112)
,且所述防护网安装位
(120)
形状与所述第一开口
(111)
和所述第二开口
(112)
的形状相同;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贴合设置于所述防护网安装位
(12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包括:第一防护网
(131)
,所述第一防护网
(131)
上设有多个第一配合部
(133)
,所述多个第一配合部
(133)
使所述第一防护网
(131)
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防护网安装位
(120)
;第二防护网
(132)
,所述第二防护网
(132)
上设有第二配合部
(134)
,所述第二配合部
(134)
使所述第二防护网
(132)
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防护网安装位
(120)。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配合部
(133)
还包括:第一配合件
(133a)
,所述第一配合件
(133a)
与所述第一防护网
(131)
连接;第二配合件
(133b)
,所述第二配合件
(133b)
连接所述第一配合件
(133a)
,且所述第二配合件
(133b)
相对于所述第一配合件
(133a)
弯折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设有插接口
(140)
用于连接电线,所述第二防护网
(132)
还包括:至少一个绕线部
(150)
,所述至少一个绕线部
(150)
设于所述第二防护网
(132)
靠近所述插接口
(140)
的一侧,所述至少一个绕线部
(150)
用于缠绕所述电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绕线部
(150)
还包括:第一连接部
(151)
,所述第一连接部
(151)
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
(151a)
和第二端
(151b)
,所述第一端
(151a)
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网
(132)
,所述第二端
(151b)
相对于所述第一端
(151a)
朝远离所述第二防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廖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丰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