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67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两件第三立柱,第一立柱的侧边有第一连接端,第二立柱的侧边有第二连接端;第一梁组件,第一梁组件包括前梁和后梁,后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件第三立柱的顶部,前梁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端,前梁的另一端有延长端,延长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二梁组件,第二梁组件包括多件纵梁,纵梁的一端架设于后梁,纵梁的另一端架设于前梁,其中,第二立柱通过加强构件连接最靠近的纵梁,第一立柱通过第一加强件连接最靠近的纵梁,第三立柱通过第二加强件连接最靠近的纵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框架结构能够提高整个框架结构的受力以及刚性。构的受力以及刚性。构的受力以及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立体车库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内无避让立体车库是基于两层升降横移设备的框架上增加一个可前出旋转的车板,由于此前出旋转车板需要有导向导轨等的配合使用,因此整个设备框架需要有导轨以及导向结构等的安装,立柱需要在加装两层升降横移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加宽和后缩,以最小程度减小整个框架的空间,更好适用地下车库场地面积紧张的情况。行业内大部分厂家框架立柱间距拉宽和后缩只是简单对立柱进行焊加强型材,纵梁与立柱没有任何连接,整个受力模型较差,且立柱与纵梁没有连接,不好保证整个框架安装对角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提高整个框架结构的受力以及刚性,结构简单,方便在导轨和导向结构等的加装。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Z方向设置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两件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侧边沿Y方向延伸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立柱的侧边沿Y方向延伸有第二连接端;第一梁组件,所述第一梁组件包括沿X方向布置的前梁和后梁,所述后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件所述第三立柱的顶部以形成第一支撑侧,所述前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前梁的另一端沿X方向延伸有延长端,所述延长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以使所述前梁、所述第一立柱以及所述第二立柱三者形成第二支撑侧;以及第二梁组件,所述第二梁组件包括多件沿Y方向阵列布置的纵梁,所述纵梁的一端架设于所述后梁,所述纵梁的另一端架设于所述前梁,其中,所述第二立柱通过加强构件连接最靠近所述第二立柱的所述纵梁,所述第一立柱通过第一加强件连接最靠近所述第一立柱的所述纵梁,所述第三立柱通过第二加强件连接最靠近所述第三立柱的所述纵梁。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所述加强构件包括第三加强件、第四加强件以及第五加强件,所述第三加强件的相邻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前梁和最靠近所述第二立柱的所述纵梁,所述第四加强件的相邻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前梁和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五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加强件和所述第四加强件。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三加强件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立柱的所述纵梁的下方,所述第三加强件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最靠近所述第三立柱的所述纵梁,所述第三加强件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梁的侧面。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所述第四加强件的底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面,所述第四加强件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梁的侧面。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三加强件和所述第
四加强件均由方通制成,所述第五加强件为圆柱件,所述第五加强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三加强件后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三加强件,所述第五加强件的另一端插设于第四加强件后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四加强件。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所述后梁的底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三立柱,所述后梁的顶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纵梁的底面,所述第三立柱正对最靠近所述后梁的端部的所述纵梁。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加强件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纵梁的底面,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三立柱的侧面。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立柱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一立柱的所述纵梁的下方,所述第一加强件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纵梁的底面,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
[00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形均设置成梯形,所述第一连接端的顶部持平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顶部持平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
[00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以及两件所述第三立柱的长度相同且均由矩形方通制成。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组件、第一梁组件以及第二梁组件组装好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在的一侧为前侧,正常需在前侧加装导轨和导向结构等时,通过在第一立柱的侧面加设第一连接端以及在第二立柱的侧面加设第二连接端,以使前侧的立柱能够后缩,通过在前梁的一端设置延长端以使前侧的两个立柱之间的距离加宽,便于导轨和导向结构等的加装,实现以最小程度缩减立柱所围成的空间,更好适用地下车库场地面积紧张的情况,同时,通过在第一立柱和最靠近第一立柱的纵梁加设第一加强件、在第二立柱与最靠近第二立柱的纵梁之间加设加强构件、在第三立柱与最靠近第三立柱的纵梁之间加设第二加强构件,使立柱与前梁或后梁端部的纵梁之间有了连接,使得整个框架的架构更加稳点,承载力和刚性大大加强,且结构简单,便于改装制造。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仰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
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5]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参照图1至图4,本申请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包括支撑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Z方向设置的第一立柱(110)、第二立柱(120)以及两件第三立柱(130),所述第一立柱(110)的侧边沿Y方向延伸有第一连接端(111),所述第二立柱(120)的侧边沿Y方向延伸有第二连接端(121);第一梁组件,所述第一梁组件包括沿X方向布置的前梁(220)和后梁(210),所述后梁(2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件所述第三立柱(130)的顶部以形成第一支撑侧,所述前梁(2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111),所述前梁(220)的另一端沿X方向延伸有延长端(221),所述延长端(2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121),以使所述前梁(220)、所述第一立柱(110)以及所述第二立柱(120)三者形成第二支撑侧;以及第二梁组件,所述第二梁组件包括多件沿Y方向阵列布置的纵梁(310),所述纵梁(310)的一端架设于所述后梁(210),所述纵梁(310)的另一端架设于所述前梁(220),其中,所述第二立柱(120)通过加强构件连接最靠近所述第二立柱(120)的所述纵梁(310),所述第一立柱(110)通过第一加强件(450)连接最靠近所述第一立柱(110)的所述纵梁(310),所述第三立柱(130)通过第二加强件(410)连接最靠近所述第三立柱(130)的所述纵梁(3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包括第三加强件(420)、第四加强件(430)以及第五加强件(440),所述第三加强件(420)的相邻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前梁(220)和最靠近所述第二立柱(120)的所述纵梁(310),所述第四加强件(430)的相邻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前梁(220)和所述第二立柱(120),所述第五加强件(44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加强件(420)和所述第四加强件(4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无避让设备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件(420)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立柱(120)的所述纵梁(310)的下方,所述第三加强件(420)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最靠近所述第三立柱(130)的所述纵梁(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波黄楚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