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固定抗震支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41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固定抗震支吊架,涉及抗震支吊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由于抗震支吊架与管道的连接通常都是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较为麻烦,不能快速并有效的对管道进行固定,同时固定件不能根据管道的大小进行调节,需要更换对应尺寸的固定件才能对管道进行固定,较为麻烦的问题,包括底板;还包括:下吊杆,其设置在底板的上端两侧,所述下吊杆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板,且升降板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对称活动设置在下吊杆的外部,所述升降板之间设置有固定环,且固定环连接于两块升降板之间,所述升降板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下吊杆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架。架。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抗震支吊架


[0001]本技术涉及抗震支吊架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固定抗震支吊架。

技术介绍

[0002]抗震支吊架是支吊架中的一部分,是在施工环节中起着承担各配件及其介质重量、约束和限制建筑部件不合理位移以及控制部件振动等功能,对建筑设施的安全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支吊架主要用于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等机电工程设施。
[0003]上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抗震支吊架与管道的连接通常都是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较为麻烦,不能快速并有效的对管道进行固定,安装效率较为低下,同时固定件不能根据管道的大小进行调节,需要更换对应尺寸的固定件才能对管道进行固定,较为麻烦;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安装固定抗震支吊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固定抗震支吊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由于抗震支吊架与管道的连接通常都是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较为麻烦,不能快速并有效的对管道进行固定,安装效率较为低下,同时固定件不能根据管道的大小进行调节,需要更换对应尺寸的固定件才能对管道进行固定,较为麻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固定抗震支吊架,包括底板;
[0006]还包括:
[0007]下吊杆,其设置在底板的上端两侧,所述下吊杆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板,且升降板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对称活动设置在下吊杆的外部,所述升降板之间设置有固定环,且固定环连接于两块升降板之间,所述升降板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下吊杆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中间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向下延伸贯穿升降板并与螺纹孔连接,且螺纹杆延伸至底板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底板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槽,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外侧设置有皮带,且皮带套设于第一齿轮与两侧第二齿轮的外部,所述皮带的内壁设置有齿牙,且齿牙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内部前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环的中间设置有连接轴,且固定环通过连接轴进行活动,所述固定环的两端均设置有移动轴,移动轴活动设置在滑槽内,且固定环通过移动轴与滑槽的连接活动设置在升降板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固定环的底端两侧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通过粘连固定在固定环的底端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间设置有下支撑板,且下支撑板固定在两侧下吊杆之间,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软胶垫,所述软胶垫的上端设置两侧设置有贴合块,且贴合块在软胶垫表面的通槽升降活动,所述软胶垫表面的通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下吊杆的上端设置有减振箱,所述减振箱的上端设置有上吊杆,且上吊杆与墙顶固定设置,所述上吊杆的底端设置有上固定片,且上固定片卡合于减振箱的内部上端,所述上固定片的上端与减振箱的内部上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下吊杆的上端设置有下固定片,且下固定片卡合于减振箱的内部下端,所述下固定片的下端与减振箱的内部下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端设置有侧吊杆,且侧吊杆的上端与墙顶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将转动扳手卡合在转动槽内,转动使第一齿轮带动皮带使两侧的第二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使两侧的螺纹杆进行移动,使上侧固定件可以向下移动,并配合下侧的固定件对管道进行固定,从而改善了对管道进行紧固的方式,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对管道进行紧固,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0015]2.通过将上侧固定件设置为两片固定环,将升降板下降使固定环进行贴合时,管道上端顶住压板,将连接轴顶起,使两侧的固定环同时向内移动,从而对管道两侧进行固定,并且可以针对不同尺寸的管道进行固定,而管道下方由两侧贴合块进行卡合,贴合块通过弹簧对管道固定的更牢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转动联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上吊杆;2、减振箱;3、下吊杆;4、升降板;5、侧吊杆;6、活动块;7、底板;8、皮带;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螺纹杆;12、固定架;13、固定环;14、连接轴;15、第一弹簧;16、压板;17、防滑垫;18、滑槽;19、移动轴;20、下支撑板;21、软胶垫;22、贴合块;23、第二弹簧;24、螺纹孔;25、转动槽;26、齿牙;27、第三弹簧;28、上固定片;29、第四弹簧;30、下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安装固定抗震支吊架,包括底板7;
[0022]还包括:
[0023]下吊杆3,其设置在底板7的上端两侧,下吊杆3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板4,且升降板4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对称活动设置在下吊杆3的外部,升降板4之间设置有固定环13,且固定
环13连接于两块升降板4之间,升降板4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孔24,下吊杆3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的中间设置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向下延伸贯穿升降板4并与螺纹孔24连接,且螺纹杆11延伸至底板7的内部,螺纹杆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10,底板7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槽25,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的外侧设置有皮带8,且皮带8套设于第一齿轮9与两侧第二齿轮10的外部,皮带8的内壁设置有齿牙26,且齿牙26与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进行啮合。
[0024]通过将转动扳手卡合在转动槽25内,通过转动使第一齿轮9带动皮带8使两侧的第二齿轮10进行转动,从而使两侧的螺纹杆11进行移动,使上方的固定件向下移动对管道进行卡合固定,从而改善了对管道进行紧固的方式。
[0025]请参阅图1,升降板4的内部前端设置有滑槽18,固定环13的中间设置有连接轴14,且固定环13通过连接轴14进行活动,固定环13的两端均设置有移动轴19,移动轴19活动设置在滑槽18内,且固定环13通过移动轴19与滑槽18的连接活动设置在升降板4两侧,用于对不同尺寸的管道进行固定卡合。
[0026]请参阅图1,连接轴14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底端设置有压板16,固定环13的底端两侧设置有防滑垫17,且防滑垫17通过粘连固定在固定环13的底端两侧,用于提高与管道之间的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固定抗震支吊架,包括底板(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吊杆(3),其设置在底板(7)的上端两侧,所述下吊杆(3)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板(4),且升降板(4)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对称活动设置在下吊杆(3)的外部,所述升降板(4)之间设置有固定环(13),且固定环(13)连接于两块升降板(4)之间,所述升降板(4)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孔(24),所述下吊杆(3)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的中间设置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向下延伸贯穿升降板(4)并与螺纹孔(24)连接,且螺纹杆(11)延伸至底板(7)的内部,所述螺纹杆(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10),所述底板(7)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槽(25),所述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的外侧设置有皮带(8),且皮带(8)套设于第一齿轮(9)与两侧第二齿轮(10)的外部,所述皮带(8)的内壁设置有齿牙(26),且齿牙(26)与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进行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的内部前端设置有滑槽(18),所述固定环(13)的中间设置有连接轴(14),且固定环(13)通过连接轴(14)进行活动,所述固定环(13)的两端均设置有移动轴(19),移动轴(19)活动设置在滑槽(18)内,且固定环(13)通过移动轴(19)与滑槽(18)的连接活动设置在升降板(4)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鼎承伟业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