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715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沉井修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沉井在圆砾地层进行下沉,沉井包括井身和刃脚,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转动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底座和第一驱动件,底座与地面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支撑架相对于底座沿竖直方向移动;转动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支撑架连接,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与夹紧组件连接,夹紧组件与井身连接,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夹紧组件带动井身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当井身转动并向下移动时,刃脚能够切割圆砾。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使沉井在圆砾地层也能够完成下沉作业。也能够完成下沉作业。也能够完成下沉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沉井修建
,尤其涉及一种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它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擦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使其成为桥梁墩台或其它结构物的基础。一般在施工大型桥墩的基坑,污水泵站,大型设备基础,人防掩蔽所,盾构拼装井,地下车道与车站水工基础施工围护装置时使用。
[0003]在传统的施工工法中,沉井多用于土质地层,土质地层结构松软,沉井能够顺利依靠自身重力下沉,但是在含有圆砾的地层,沉井难以依靠自身重力下沉,使得沉井修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以解决在含有圆砾的地层,沉井难以依靠自身重力下沉,使得沉井修建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沉井在圆砾地层进行下沉,所述沉井包括井身和刃脚,包括:
[0007]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底座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底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底座沿竖直方向移动;
[0008]转动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夹紧组件连接,所述夹紧组件与所述井身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夹紧组件带动所述井身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当所述井身转动并向下移动时,所述刃脚能够切割圆砾。
[0009]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呈C型,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底座,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0010]作为优选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连接盘和至少两个机械臂,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机械臂一端与所述连接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井身连接,至少两个所述机械臂沿所述连接盘的周侧均匀间隔设置。
[0011]作为优选地,所述机械臂包括连接杆和夹紧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夹紧杆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井身连接。
[0012]作为优选地,所述机械臂还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夹紧杆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夹紧杆绕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
[0013]作为优选地,所述夹紧杆呈L型,所述夹紧杆包括转动段和夹紧段,所述转动段与
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夹紧段与所述井身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段在与所述井身连接时能够沿所述井身的径向设置,所述夹紧段与所述转动段垂直设置。
[0014]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段和移动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移动段与所述夹紧杆连接,所述移动段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段沿自身轴线移动。
[0015]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中部设置有通过孔,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通过孔且与所述连接盘连接。
[0016]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空间,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空间内。
[0017]作为优选地,所述刃脚由合金材料制成。
[0018]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沉井在圆砾地层进行下沉。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转动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底座和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能够使支撑架相对于底座沿竖直方向移动。转动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第二驱动件,夹紧组件与第二驱动件通过支撑架支撑。在圆砾地层沉井难以依靠自身重力下沉时,夹紧组件与沉井井身连接,第二驱动件驱动井身沿自身轴线旋转,此时第一驱动件同步使支撑件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井身转动且向下移动使沉井的刃脚切割圆砾,解决了圆砾阻挡沉井的下沉的问题,使沉井在圆砾地层也能够顺利完成下沉作业。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00、沉井;101、井身;102、刃脚;200、圆砾;
[0022]1、支撑机构;11、支撑架;12、底座;13、固定架;
[0023]2、夹紧组件;21、连接盘;22、机械臂;221、连接杆;2211、固定段;2212、移动段;222、夹紧杆;223、第三驱动件;
[0024]3、第二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2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0]在传统的施工工法中,沉井多用于土质地层,土质地层结构松软,沉井能够顺利依靠自身重力下沉,但是在含有圆砾的地层,沉井难以依靠自身重力下沉,使得沉井修建困难。
[0031]沉井技术上比较稳妥可靠,挖土量少,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比较小,沉井基础埋置较深,稳定性好,能支承较大的荷载等等优点,如不能在圆砾地区使用而去使用其他复杂结构,会增加造价投资,拖慢施工效率。
[0032]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沉井100在圆砾地层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沉井(100)在圆砾地层进行下沉,所述沉井(100)包括井身(101)和刃脚(102),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架(11)、底座(12)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底座(12)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架(11)相对于所述底座(12)沿竖直方向移动;转动机构,包括夹紧组件(2)和第二驱动件(3),所述第二驱动件(3)与所述支撑架(1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3)的输出轴与所述夹紧组件(2)连接,所述夹紧组件(2)与所述井身(10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3)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夹紧组件(2)带动所述井身(101)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当所述井身(101)转动并向下移动时,所述刃脚(102)能够切割圆砾(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呈C型,所述支撑架(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底座(12),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12)与所述支撑架(11)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架(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2)包括连接盘(21)和至少两个机械臂(22),所述连接盘(21)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机械臂(22)一端与所述连接盘(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井身(101)连接,至少两个所述机械臂(22)沿所述连接盘(21)的周侧均匀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圆砾地层下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22)包括连接杆(221)和夹紧杆(222),所述连接杆(221)与所述连接盘(21)连接,所述夹紧杆(222)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21)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陈瑞文张海杨涛施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