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96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包括壳体(1)、立柱杆(2)、转动轴(3)和防护面(4);壳体(1)为中空柱状结构,壳体(1)竖向安装在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若干根立柱杆(2)分别沿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间隔设置;转动轴(3)可转动式设置在壳体(1)内,防护面(4)的一端通过转动轴(3)卷绕设置在壳体(1)内,防护面(4)的另一端从壳体(1)的一侧端引出并依次绕经若干根立柱杆(2)后可拆卸式连接在壳体(1)的另一侧端,使防护面(4)沿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环绕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无法根据实际施工区域形状和尺寸灵活调节、组装工作量大且低效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防护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大量建筑施工工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中,为了确保建筑施工安全,需要通过防护设施将建筑施工区域与外界区域隔离。现有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大多为硬质板件结构,通过多块硬质板件围绕建筑施工区域进行组装,形成防护设施。
[0003]随着建筑结构的设计多样性,各种异形的建筑结构越来越多,建筑施工区域的形状也随之呈现多样化。由于硬质板件为标准化板件,硬质板件大多只能围合成大于建筑施工区域实际形状的矩形、多边形等形状,无法使用异形建筑施工区域的围设防护,占用不必要的空间和面积。同时,相邻两块硬质板件之间需要通过螺栓等方式连接,组装工作量大,效率较低,连接后调节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无法根据实际施工区域形状和尺寸灵活调节、组装工作量大且低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无法根据实际施工区域形状和尺寸灵活调节、组装工作量大且低效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包括壳体、立柱杆、转动轴和防护面;壳体为中空柱状结构,壳体竖向安装在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若干根立柱杆分别沿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间隔设置;转动轴可转动式设置在壳体内,防护面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卷绕设置在壳体内,防护面的另一端从壳体的一侧端引出并依次绕经若干根立柱杆后可拆卸式连接在壳体的另一侧端,使防护面沿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环绕设置。
[0007]所述的壳体的一侧端形成有槽孔,使防护面能从槽孔中引出壳体;每根立柱杆上均形成有贯穿孔,贯穿孔沿立柱杆的径向贯穿立柱杆且沿立柱杆的轴向延伸,使防护面能通过贯穿孔贯穿立柱杆。
[0008]所述的防护面的另一端上间隔形成有若干块套块,套块上形成有套孔;壳体的另一侧端上间隔形成有若干块限位块,限位块上形成有限位套杆;限位套杆贯穿套孔,使防护面的另一端绕经若干根立柱杆后通过套块经限位块与壳体的另一侧端连接。
[0009]所述的立柱杆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延伸贯穿孔,若干个延伸贯穿孔与贯穿孔连通,使若干块套块分别通过延伸贯穿孔贯穿立柱杆。
[0010]所述的壳体的底部形成有内螺纹孔,第二插入杆的顶部通过螺杆经内螺纹孔匹配旋接在壳体的底部,第二插入杆的底部呈倒锥形结构;立柱杆的底部设有第一插入杆,第一
插入杆的底部呈倒锥形结构。
[0011]所述的第二插入杆的顶部和第一插入杆的顶部均形成有限位凸缘,第二插入杆和第一插入杆插入地面下方时,限位凸缘贴合在地面上。
[0012]述的立柱杆上设有操作把手。
[0013]所述的防护面的一个面上形成有警示区域,警示区域面向建筑施工区域外部设置。
[0014]述的转动轴的底部通过转动轴承可转动式连接在壳体的内壁底面上,转动轴的顶部贯穿壳体的顶面并通过至少一组转动组件与壳体连接固定。
[0015]每组所述的转动组件均包括转动盘、卡杆和限位杆;转动盘同轴固连在转动轴的顶部且位于壳体的上方,转动盘的边缘处间隔形成有若干个卡口;限位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式设置在壳体的顶面上,卡杆设置在限位杆的另一端并能匹配卡接在其中一个卡口内,且限位杆与转动盘相切设置。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由于设有立柱杆和防护面,若干根沿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布设,将防护面抽拉后依次绕经若干根立柱杆,利用立柱杆的布设位置和防护面的形变,使防护面能完全沿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设置,相比传统的标准硬质板件能更灵活的适应各种形状的异形建筑施工区域的围设,在保证安全防护效果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空间和面积占用。
[0018]2、本技术由于设有壳体和防护面,防护面的一端卷绕在壳体内,体积小,便于收纳和运输,且防护面从壳体的一侧端中抽出后能沿建筑施工区域的周向设置,并通过套块和限位块快速插接在壳体的另一端上,使防护面的布设更简单、快捷,组装工作量少,施工更高效、轻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中立柱杆的立体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中壳体和防护面的立体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中,1、壳体;101、槽孔;2、立柱杆;3、转动轴;4、防护面;401、警示区域;5、套块;501、套孔;6、贯穿孔;601、延伸贯穿孔;7、限位块;701、限位套杆;8、操作把手;9、第一插入杆;10、转动盘;11、卡口;12、卡杆;13、第二插入杆;14、内螺纹孔;15、限位凸缘;16、限位杆;1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请参见附图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包括壳体1、立柱杆2、转动轴3和防护面4;壳体1为中空柱状结构,壳体1竖向安装在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若干根立柱杆2分别沿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间隔设置;转动轴3可转动式设置在壳体1内,防护面4的一端通过
转动轴3卷绕设置在壳体1内,防护面4的另一端从壳体1的一侧端引出并依次绕经若干根立柱杆2后可拆卸式连接在壳体1的另一侧端,使防护面4沿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环绕设置。
[0027]防护面4从壳体1内抽出后绕经立柱杆2,利用立柱杆2导向和限位防护面4,将立柱杆2沿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设置,通过立柱杆2的布置使防护面4能够沿各种形状的建筑施工区域围设,最后环绕建筑施工区域一周后连接在壳体1的另一侧端上,形成对建筑施工区域的安全防护,通用性和适应性较好。
[0028]优选的,防护面4可采用软质的尼龙布、帆布、塑料布等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形变性能,防护面4能最大程度的贴合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界线设置,且仅需调节立柱杆2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即可调节整个防护机构的形状,适应性和灵活性高,避免占用较多的空间和面积。同时,防护面4能卷绕收纳至壳体1内,占用体积小,运输、携带、收纳方便。若建筑施工区域的尺寸较大,也可采用多个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将一个的防护面4的另一端连接至下一个壳体1的另一侧端上,最后一个防护面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个壳体1的另一侧端上,形成周向安全防护即可。
[0029]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端形成有槽孔101,使防护面4能从槽孔101中引出壳体1;每根立柱杆2上均形成有贯穿孔6,贯穿孔6沿立柱杆2的径向贯穿立柱杆2且沿立柱杆2的轴向延伸,使防护面4能通过贯穿孔6贯穿立柱杆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立柱杆(2)、转动轴(3)和防护面(4);壳体(1)为中空柱状结构,壳体(1)竖向安装在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若干根立柱杆(2)分别沿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间隔设置;转动轴(3)可转动式设置在壳体(1)内,防护面(4)的一端通过转动轴(3)卷绕设置在壳体(1)内,防护面(4)的另一端从壳体(1)的一侧端引出并依次绕经若干根立柱杆(2)后可拆卸式连接在壳体(1)的另一侧端,使防护面(4)沿建筑施工区域的边缘处环绕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端形成有槽孔(101),使防护面(4)能从槽孔(101)中引出壳体(1);每根立柱杆(2)上均形成有贯穿孔(6),贯穿孔(6)沿立柱杆(2)的径向贯穿立柱杆(2)且沿立柱杆(2)的轴向延伸,使防护面(4)能通过贯穿孔(6)贯穿立柱杆(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护面(4)的另一端上间隔形成有若干块套块(5),套块(5)上形成有套孔(501);壳体(1)的另一侧端上间隔形成有若干块限位块(7),限位块(7)上形成有限位套杆(701);限位套杆(701)贯穿套孔(501),使防护面(4)的另一端绕经若干根立柱杆(2)后通过套块(5)经限位块(7)与壳体(1)的另一侧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杆(2)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延伸贯穿孔(601),若干个延伸贯穿孔(601)与贯穿孔(6)连通,使若干块套块(5)分别通过延伸贯穿孔(601)贯穿立柱杆(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伟边立夫龚志伟翁李军袁红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