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83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包括:窗户外框,在所述窗户外框顶部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多个百叶片,所述百叶片的顶部套设有上密封结构,所述百叶片的底部套设有下密封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百叶片展开时,一个所述百叶片上的上密封结构与另一个所述百叶片之间的下密封结构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密封结构和下密封结构,让相邻两个百叶片展开时,一个百叶片上的上密封结构与另一个百叶片之间的下密封结构相抵,这不仅密封了两个百叶片之间的缝隙,还加厚了重叠位置,进一步起到了遮光的效果。一步起到了遮光的效果。一步起到了遮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


[0001]本技术涉及磁控卷帘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磁控卷帘已较为常见,如专利号为202121007271.1的一种内置磁控卷帘的中空玻璃,具体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中空玻璃包括双层玻璃体1和外部控制机构4,双层玻璃体1:其左右侧面对称设有U型板2,双层玻璃体1隔音效果好,右侧的U型板2内部前侧壁设有滑轨3,U型板2方便中空玻璃的固定,外部控制机构4:滑动连接于滑轨3的后侧面,外部控制机构4包括外部磁体41、Z型板42和手柄43,外部磁体41滑动连接于滑轨3的后侧面,外部磁体41的前侧面设有竖向放置的Z型板42,Z型板42的前侧面设有手柄43,双层玻璃体1中设置有卷帘,卷帘是由很多百叶片组成的,百叶片在完全展开时,两个百叶片之间应该是有一段距离重叠的,但是及时重贴部分,也还是会有光透进来,大大影响遮光效果。
[0003]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这样效果好的电动内置磁控卷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包括:窗户外框,在所述窗户外框顶部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多个百叶片,所述百叶片的顶部套设有上密封结构,所述百叶片的底部套设有下密封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百叶片展开时,一个所述百叶片上的上密封结构与另一个所述百叶片之间的下密封结构相抵。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弹性垫,所述第一弹性垫的顶部开设有顶向凹槽,所述第一弹性垫通过所述顶向凹槽套在所述百叶片的底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密封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转角条,所述转角条与所述第一弹性垫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转角条与所述第一弹性垫的竖截面呈横向的“L”形。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角条的一侧开设有弧形长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下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弹性垫,所述第二弹性垫上开设有底向凹槽,所述第二弹性垫通过所述底向凹槽套在所述百叶片的顶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垫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长条,所述弧形长条的外轮廓与所述弧形长槽的内轮廓相吻合。
[00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百叶片展开时,一个所述百叶片上的所述弧形长条适于嵌设在另一个所述弧形长槽内。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设置上密封结构和下密封结构,让相邻两个百叶片展开时,不仅密封了两个百叶片之间的缝隙,还加厚了重叠位置,进一步起到了遮光的效果;
[0014]通过设置第一弹性垫和第二弹性垫,让卷帘收起来即两个百叶片堆叠时,避免堆叠过程中两个百叶片相互碰撞,减小收卷过程中卷帘产生的噪音;
[0015]通过设置弧形长条和弧形长槽,让展开的百叶片两两相抵,避免出现错位现象,提高卷帘使用过程中的美观程度。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中现有技术的内置磁控卷帘的中空玻璃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两个百叶片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两个百叶片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0022]其中,100、窗户外框;200、电控箱;300、百叶片;400、上密封结构;401、第一弹性垫;402、转角条;403、弧形长槽;404、顶向凹槽;500、下密封结构;501、第二弹性垫;502、弧形长条;503、底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4]请参阅图2、3和5,如图2、3和5所示,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两个百叶片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两个百叶片折叠状态的立体图。如图2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包括:窗户外框100,在窗户外框100顶部设置有电控箱200,电控箱200内设置有多个百叶片300,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本实施列中,电控箱200内设置有卷帘结构,卷连结构包括多个百叶片300,为了让百叶片300在展开的时候,两个百叶片300重叠部分不存在缝隙,在百叶片300的顶部套设有上密封结构400,百叶片300的底部套设有下密封结构500,相邻两个百叶片300展开时,一个百叶片300上的上密封结构400与另一个百叶片300之间的下密封结构500相抵,这不仅密封了两个百叶片300之间的缝隙,还加厚了重叠位置,进一步起到了遮光的效果。
[0025]请继续参阅图3并结合图4,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4所示,上密封结构400包括第一弹性垫401,第一弹性垫401的顶部开设有顶向凹槽404,第一弹性垫401通过顶向凹槽404套在百叶片300的底部。下密封结构500包括第二弹性垫501,第二弹性垫501和第一弹性垫401都是表面光滑的橡胶材质,让卷帘收起来即两个百叶片300堆叠时,一个百叶片300上的第一弹性垫401和另一个百叶片300上的第一弹性垫401相抵,一个百叶片300上的第二弹性垫501和另一个第二弹性垫501上的第一弹性垫401相抵,避免堆叠过程中两个百叶片300相互碰撞,减小收卷过程中卷帘产生的噪声,第二弹性垫501上开设有底向凹槽503,第二弹性垫501通过底向凹槽503套在百叶片300的顶部。
[0026]请继续参阅图3并结合图4。如图3和4所示,上密封结构400的一侧设置有转角条402,转角条402与第一弹性垫401为一体成型设置,转角条402与第一弹性垫401的竖截面呈横向的“L”形。转角条402的一侧开设有弧形长槽403。第二弹性垫501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长条502,弧形长条502的外轮廓与弧形长槽403的内轮廓相吻合。两个百叶片300展开时,也
就是卷帘收卷状态下,一个百叶片300上的弧形长条502适于嵌设在另一个弧形长槽403内,具体的,让相邻两个百叶片300展开时,一个百叶片300上的上密封结构400与另一个百叶片300之间的下密封结构500相抵,这不仅密封了两个百叶片300之间的缝隙,还加厚了重叠位置,进一步起到了遮光的效果,此时一个百叶片300上的弧形长条502是嵌设在另一个百叶片300上弧形长槽403内的。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密封结构400和下密封结构500,让相邻两个百叶片300展开时,一个百叶片300上的上密封结构400与另一个百叶片300之间的下密封结构500相抵,这不仅密封了两个百叶片300之间的缝隙,还加厚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户外框(100),在所述窗户外框(100)顶部设置有电控箱(200),所述电控箱(200)内设置有多个百叶片(300),所述百叶片(300)的顶部套设有上密封结构(400),所述百叶片(300)的底部套设有下密封结构(500),相邻两个所述百叶片(300)展开时,一个所述百叶片(300)上的上密封结构(400)与另一个所述百叶片(300)之间的下密封结构(500)相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结构(400)包括第一弹性垫(401),所述第一弹性垫(401)的顶部开设有顶向凹槽(404),所述第一弹性垫(401)通过所述顶向凹槽(404)套在所述百叶片(300)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置磁控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结构(400)的一侧设置有转角条(402),所述转角条(402)与所述第一弹性垫(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华薛新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中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