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雨水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653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建筑本体、建筑屋顶、集水机构、净化箱、U形导流管以及储水箱,建筑屋顶设于建筑本体顶壁,集水机构设于建筑本体外壁,集水机构延伸至净化箱上方,净化箱上开设有净化腔,净化腔侧壁由上往下依次架设有过滤网和净化机构,净化腔内还设有自动清洁机构,自动清洁机构包括浮件、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水平杆、清洁块以及滑杆,清洁块和净化箱顶壁相抵,U形导流管固接于净化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对过滤网进行清洁,无需人工清理,节省人力物力。节省人力物力。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雨水收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建筑屋顶的建筑理念逐渐被加以重视,这种以屋顶为依托,进行蓄水、净水、用水以及覆土营造园林景观的空间美化形式,对解决城市土地资源严重缺乏、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居民用水资源短缺、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尤为重要。
[0003]目前现有的大多数用于建筑屋顶的雨水收集装置多种多样,由于雨水中含有部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分子以及各种各样的杂质和浮尘,大部分雨水收集装置会设置净水装置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以便于后续利用,而净水装置通常会设置过滤网对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但过滤网长期使用后会被部分杂质堵塞网眼,导致过滤效果变差,需要人工清理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清洁过滤网的建筑用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建筑用雨水收集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建筑用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建筑本体、建筑屋顶、集水机构、净化箱、U形导流管以及储水箱,建筑屋顶设于建筑本体顶壁,集水机构设于建筑本体外壁,集水机构延伸至净化箱上方;
[0006]净化箱上开设有净化腔,净化腔侧壁由上往下依次架设有过滤网和净化机构,净化腔内还设有自动清洁机构,自动清洁机构包括浮件、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水平杆、清洁块以及滑杆,浮件滑动连接于净化腔侧壁,第一传动杆固接于浮件顶壁,第一传动杆上端穿过净化机构以及过滤网延伸至净化箱上方,第二传动杆上端和第一传动杆上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下端和水平杆一端转动连接,水平杆另一端和滑杆固接,滑杆滑动连接于净化箱前壁,清洁块固接于滑杆底壁,清洁块和净化箱顶壁相抵;
[0007]U形导流管固接于净化箱上,U形导流管左端延伸至净化腔内,U形导流管右端和储水箱顶壁连接,U形导流管左端的竖直高度高于U形导流管右端。
[0008]有益地,所述集水机构包括相互固接的集水槽和导水管,集水槽可拆卸连接于建筑本体外壁。
[0009]有益地,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净水微生物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净水微生物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均架设于所述净化腔侧壁。
[0010]有益地,所述净化箱侧壁镶嵌有发热装置,发热装置上设有发热棒,发热棒延伸至净水微生物层内。
[0011]有益地,所述储水箱顶壁设有太阳能机构,太阳能机构包括太阳能板以及蓄电池,
太阳能板以及蓄电池均连接于所述储水箱顶壁,所述发热装置以及太阳能板均和蓄电池电连接。
[0012]有益地,所述太阳能板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和所述储水箱顶壁连接。
[0013]有益地,所述第二传动杆上端和所述第一传动杆上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下端和所述水平杆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净化箱前壁固接有滑轨,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滑轨上。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
[0015]通过雨水的重力以及U形导流管的虹吸效应,使净化腔内的雨水水位不断变动,从而带动浮件的上下往复移动,从而使清洁块左右移动,从而对过滤网进行自动清洁,防止杂物堵塞过滤网,无需人工清理,节省人力物力,联动性高,通过过滤网、净水微生物层和活性炭吸附层的设置,能够对雨水进行三重净化,提高净化质量,利用新能源进行发电,环保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附图说明
[0016]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建筑用雨水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图1中净化箱的右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图1中清洁块的立体图。
[0021]附图标记:建筑本体1,建筑屋顶2,集水槽3,导水管4,净化箱5,U形导流管6,储水箱7,净化腔8,过滤网9,净水微生物层10,活性炭吸附层11,浮件12,导向轨121,第一传动杆13,第二传动杆14,第一转轴141,第二转轴142,水平杆15,清洁块16,滑杆17,滑轨18,发热装置19,发热棒20,太阳能板21,角度调节机构22,蓄电池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
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建筑用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建筑本体1、建筑屋顶2、集水机构、净化箱5、U形导流管6以及储水箱7,建筑屋顶2设于建筑本体1顶壁,集水机构设于建筑本体1外壁,集水机构延伸至净化箱5上方;
[0026]净化箱5上开设有净化腔8,净化腔8侧壁由上往下依次架设有过滤网9和净化机构,净化腔8内还设有自动清洁机构,自动清洁机构包括浮件12、第一传动杆13、第二传动杆14、水平杆15、清洁块16以及滑杆17,浮件12滑动连接于净化腔8侧壁,第一传动杆13固接于浮件12顶壁,第一传动杆13上端穿过净化机构以及过滤网9延伸至净化箱5上方,第二传动杆14上端和第一传动杆13上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4下端和水平杆15一端转动连接,水平杆15另一端和滑杆17固接,滑杆17滑动连接于净化箱5前壁,清洁块16固接于滑杆17底壁,清洁块16和净化箱5顶壁相抵;
[0027]U形导流管6固接于净化箱5上,U形导流管6左端延伸至净化腔8内,U形导流管6右端和储水箱7顶壁连接,U形导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建筑本体(1)、建筑屋顶(2)、集水机构、净化箱(5)、U形导流管(6)以及储水箱(7),建筑屋顶(2)设于建筑本体(1)顶壁,集水机构设于建筑本体(1)外壁,集水机构延伸至净化箱(5)上方;净化箱(5)上开设有净化腔(8),净化腔(8)侧壁由上往下依次架设有过滤网(9)和净化机构,净化腔(8)内还设有自动清洁机构,自动清洁机构包括浮件(12)、第一传动杆(13)、第二传动杆(14)、水平杆(15)、清洁块(16)以及滑杆(17),浮件(12)滑动连接于净化腔(8)侧壁,第一传动杆(13)固接于浮件(12)顶壁,第一传动杆(13)上端穿过净化机构以及过滤网(9)延伸至净化箱(5)上方,第二传动杆(14)上端和第一传动杆(13)上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4)下端和水平杆(15)一端转动连接,水平杆(15)另一端和滑杆(17)固接,滑杆(17)滑动连接于净化箱(5)前壁,清洁块(16)固接于滑杆(17)底壁,清洁块(16)和净化箱(5)顶壁相抵;U形导流管(6)固接于净化箱(5)上,U形导流管(6)左端延伸至净化腔(8)内,U形导流管(6)右端和储水箱(7)顶壁连接,U形导流管(6)左端的竖直高度高于U形导流管(6)右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集水机构包括相互固接的集水槽(3)和导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盘镇熙卢乐建王志强陈丹丽童爱晖陈桂芬陈丹彤徐鑫叶煜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