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644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研磨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底部转动安装有研磨盘,所述机壳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方设置有吸尘机构,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围挡机构,所述围挡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底部固定安装有柔性围挡。该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通过柔性围挡对打磨区域进行包裹,在研磨时,柔性围挡能够与地面接触,并随着机器运动,从而能够避免粉尘逃逸,使得吸尘机构能够更好的将粉尘吸除干净,通过设置吸尘机构,能够对粉尘进行吸除,吸尘机构中的进尘口可以转动,从而不断改变吸尘位置,避免粉尘在某处滞留,保证吸尘效果。保证吸尘效果。保证吸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研磨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坪研磨机是已知的并且用于抛光或研磨地坪表面,其目的是产生平整和/或有光泽的地坪表面、或者其目的是翻新由于例如磨损而变坏或已经被损坏的此类表面。研磨机器人在对地坪进行打磨时,会产生大量粉尘,目前,一些研磨机器上会安装吸尘装置对粉尘进行吸收。
[0003]然而,目前的吸尘装置吸尘效果有限。首先,当装置移动的速度较快,或者打磨的量较大时,吸尘装置难以及时将打磨区域的粉尘完全吸收,容易造成粉尘逃逸现象。其次,吸尘口容易发生堵塞,导致吸尘量下降甚至失去吸尘效果,虽然一些装置中设置有多个吸尘口,然而当其中某个吸尘口发生堵塞时,仍会导致该吸尘口附近的粉尘产生滞留,吸尘效果不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该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底部转动安装有研磨盘,所述机壳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方设置有吸尘机构,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围挡机构,所述围挡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底部固定安装有柔性围挡。
[0007]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与所述机壳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转盘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吸尘管,所述第一吸尘管的顶端贯穿所述转盘并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内。
[0008]优选的,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内壁上,所述转动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齿环,所述齿环的表面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上。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吸尘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吸尘管以所述环形凹槽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形阵列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上,所述过渡管上固定安装有风机连接管,所述过渡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吸尘管,所述第二吸尘管的底端贯穿所述机壳并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内。
[0011]优选的,所述机壳上设置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磁吸板,所述磁吸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上。
[0012]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顶部镶嵌有第一磁块,所述滑槽的底部镶嵌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二磁块与所述磁吸板相对的面磁极相反,所述第一磁块与所述磁吸板相对的面磁极相
反。
[0013]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通过柔性围挡对打磨区域进行包裹,在研磨时,柔性围挡能够与地面接触,并随着机器运动,从而能够避免粉尘逃逸,使得吸尘机构能够更好的将粉尘吸除干净,通过设置吸尘机构,能够对粉尘进行吸除,吸尘机构中的进尘口可以转动,从而不断改变吸尘位置,避免粉尘在某处滞留,保证吸尘效果。
[0015](2)、该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通过设置活动环,可以对柔性围挡进行包裹,避免柔性围挡转动时有大量粉尘被甩出,从而便于对柔性围挡进行自清洁,通过磁吸板与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配合,能够提高活动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活动环局部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机壳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围挡机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2]图中:1、机壳;11、环形凹槽;2、研磨盘;3、围挡机构;31、转盘;32、柔性围挡;33、第一吸尘管;34、转动环;35、齿环;36、齿轮;37、控制电机;4、吸尘机构;41、过渡管;42、风机连接管;43、第二吸尘管;5、遮挡机构;51、活动环;511、滑槽;52、磁吸板;53、第一磁块;54、第二磁块;6、移动车架;7、吸尘风机;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
[0025]一种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底部转动安装有研磨盘2,机壳1上固定安装有研磨电机,研磨电机的输出端与研磨盘2连接,用于控制研磨盘2转动。还包括移动车架6,移动车架6上设置有支架8,支架8远离移动车架6的一端与机壳1连接,移动车架6底部设置行走轮,用以控制机壳1移动。移动车架6上安装有吸尘风机7,用于提供吸尘负压。机壳1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1,环形凹槽11上方设置有吸尘机构4,机壳1上设置有围挡机构3,围挡机构3包括转盘31,转盘31底部固定安装有柔性围挡32,在研磨时,柔性围挡32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柔性围挡32由柔性材料制成,在机壳1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对地面产生剐蹭。柔性围挡32对打磨区域进行包围,可防止粉尘逃逸,使得吸尘机构4能够更好地对粉尘进行抽吸。
[0026]本实施例中,吸尘机构4包括过渡管41,过渡管41固定安装在机壳1上,过渡管41上
固定安装有风机连接管42,风机连接管42的另一端与吸尘风机7的输入端连接。过渡管41为环形,环形的过渡管4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吸尘管43,多个第二吸尘管43之间以环形凹槽11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形阵列分布。每个第二吸尘管43的底端均贯穿机壳1并延伸至环形凹槽11内,用于对环形凹槽11内的粉尘进行抽吸。
[0027]当环形凹槽11的底部完全敞开时,若其中某个第二吸尘管43发生堵塞,则该管所负责的吸尘区域会产生粉尘滞留,导致粉尘无法被吸除干净。为此,转盘31的上表面与机壳1的下表面相贴合,可对环形凹槽11进行封闭,避免环形凹槽11内的灰尘逸出。转盘3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吸尘管33,第一吸尘管33的顶端贯穿转盘31并延伸至环形凹槽11内。第一吸尘管3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吸尘管33以环形凹槽11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形阵列分布,第一吸尘管33的底端为进尘口,当其中某个第二吸尘管43发生堵塞时,被第一吸尘管33吸入的粉尘会集中在环形凹槽11内,避免灰尘滞留在外部。当转盘31转动时,可同步带动多个第一吸尘管33进行转动,从而改变第一吸尘管33的进尘位置,当其中某个第一吸尘管33堵塞时,由于其它第一吸尘管33会不断改变吸尘位置,因此能够避免粉尘在某处滞留,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底部转动安装有研磨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1),所述环形凹槽(11)上方设置有吸尘机构(4),所述机壳(1)上设置有围挡机构(3),所述围挡机构(3)包括转盘(31),所述转盘(31)底部固定安装有柔性围挡(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1)的上表面与所述机壳(1)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转盘(3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吸尘管(33),所述第一吸尘管(33)的顶端贯穿所述转盘(31)并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1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环(34),所述转动环(34)转动安装在所述机壳(1)的内壁上,所述转动环(3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齿环(35),所述齿环(35)的表面啮合有齿轮(36),所述齿轮(36)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控制电机(37),所述控制电机(37)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机器人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鑫沈灵杰黄磊廖作栋甘凡萍陈萍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