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635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5
本公开涉及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和过滤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液体通道,经第一进气口通入第一壳体中的尾气能够与所述液体通道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二壳体、过滤件以及清洗装置,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中,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之间,所述过滤件用于对进入第二壳体中的尾气进行过滤,所述清洗装置构造为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用于朝向所述过滤件喷射清洗液。该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能够兼顾尾气余热的回收以及尾气的净化。及尾气的净化。及尾气的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火电厂用尾气余热利用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火电厂发电的尾气都是稍加处理后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样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为应对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目前公告为:CN21841084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火电厂发电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净化箱上开设有热气管。该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尾气通入净化箱中,对尾气中的灰尘以及有害物质进行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尾气从热气管排出并进行收集。上述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虽然可以解决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但没有对尾气中的热量进行利用,仍然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该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能够兼顾尾气余热的回收以及尾气的净化。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和过滤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液体通道,经第一进气口通入第一壳体中的尾气能够与所述液体通道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二壳体、过滤件以及清洗装置,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中,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之间,所述过滤件用于对进入第二壳体中的尾气进行过滤,所述清洗装置构造为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用于朝向所述过滤件喷射清洗液。
[0005]可选地,所述过滤器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收集腔,所述收集腔位于所述过滤件的下方,且具有朝向所述过滤件设置的收集口。
[0006]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具有倾斜布置的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由上向下逐渐靠近所述收集口的边沿。
[0007]可选地,所述收集腔中设有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包括导流板和支撑所述导流板的支撑件,所述导流板构造为倒V形结构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导流段和第二导流段。
[0008]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和第三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导流段,所述第二支撑段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导流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均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段。
[0009]可选地,所述收集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处连通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设有封盖,所述封盖用于选择性地封堵所述排放管。
[0010]可选地,所述过滤件构造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倾斜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中。
[0011]可选地,所述过滤件穿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过滤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二壳体,所述过滤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夹持组件,所述过滤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被一个所述夹持组件夹持。
[0012]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螺纹紧固件,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滤件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之间。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液体通道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连接有保温箱,和/或,第二出气口处连通有UV光解装置。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在使用前,先将尾气排放通道与第一壳体的第一进气口连通,同时将第二壳体的第二进气口与第一壳体的第一出气口连通,尾气进入第一壳体后与液体通道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接着,热交换后的尾气经第二壳体的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二壳体中,第二壳体中的尾气经过滤件净化后由第二出气口排出第二壳体。相较于相关技术仅对尾气进行净化的方式来说,本公开提供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既利用尾气的余热对液体通道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又完成了对尾气的净化,能够兼顾尾气余热的回收以及尾气的净化。另外,本公开提供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清洗装置,在过滤件使用一段时间后,利用清洗喷头对过滤件进行冲洗,可以有效保证过滤件的过滤能力以及延长过滤件的使用寿命。
[00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中尾气余热利用装置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1中尾气余热利用装置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换热器;11

第一壳体;111

第一进气口;112

第一出气口;113

进液口;114

出液口;12

保温箱;2

过滤器;21

第二壳体;211

第二进气口;212

第二出气口;22

过滤件;23

清洗喷头;24

收集腔;241

收集口;242

排放口;243

排放管;244

封盖;25

第一导流件;251

第一导流面;26

第二导流件;261

导流板;2611

第一导流段;2612

第二导流段;262

支撑件;2621

第一支撑段;2622

第二支撑段;2623

第三支撑段;27

夹持组件;271

第一夹块;272

第二夹块;273

螺纹紧固件;28

供液管;3

UV光解装置;4

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25]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术语“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
内和外。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参考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0026]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和过滤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液体通道,经第一进气口通入第一壳体中的尾气能够与所述液体通道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二壳体、过滤件以及清洗装置,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中,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之间,所述过滤件用于对进入第二壳体中的尾气进行过滤,所述清洗装置构造为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用于朝向所述过滤件喷射清洗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收集腔,所述收集腔位于所述过滤件的下方,且具有朝向所述过滤件设置的收集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具有倾斜布置的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由上向下逐渐靠近所述收集口的边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腔中设有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包括导流板和支撑所述导流板的支撑件,所述导流板构造为倒V形结构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导流段和第二导流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睿杰曹江华葛恒春胡亮杨坤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