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33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5
本申请公开一种线缆模块,包括:壳体,内设收容腔;电路板,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固定于收容腔中;线缆,包括多根芯线,芯线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收容腔;其中,至少一根芯线电连接电路板的边缘区域,至少一根芯线电连接电路板的中间区域;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边缘区域的芯线,与电路板在高度方向至少部分重叠;用于连接电路板的中间区域的芯线,与电路板沿高度方向不重叠。如此,可以使电路板和部分芯线复用高度,以减少多根芯线和电路板对高度空间的占用,进而可以减小芯线之间、或者芯线和电路板之间的受挤压程度,防止出现挤压干涉,提高壳体内空间利用率以及线缆模块的组装质量。用率以及线缆模块的组装质量。用率以及线缆模块的组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模块


[0001]本申请涉及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线缆模块中,通常将线缆的芯线焊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但是壳体内空间有限,并且空间利用率不高,这样当采用的芯线为粗线,或者需要布局的芯线线排较多时,芯线之间,或者芯线和其他结构件之间容易出现挤压干涉,进而影响线缆模块的组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缆模块,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线缆模块的壳体内空间利用率不高,导致线缆模块的组装出现干涉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一种线缆模块,包括:壳体,内设收容腔;电路板,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固定于收容腔中;线缆,包括多根芯线,芯线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收容腔;其中,至少一根芯线电连接电路板的边缘区域,至少一根芯线电连接电路板的中间区域;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边缘区域的芯线,与电路板在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用于连接电路板的中间区域的芯线,与电路板沿高度方向不重叠。
[0005]可选地,多根芯线分为朝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芯线、第二部分芯线和第三部分芯线;电路板位于第一部分芯线和第三部分芯线之间,且电路板的中间区域分别连接第一部分芯线和第三部分芯线,电路板的边缘区域连接第二部分芯线。
[0006]可选地,多根芯线朝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以形成芯线排,宽度方向与高度方向相交;第一部分芯线、第二部分芯线和第三部分芯线均包括至少一组芯线排。
[0007]可选地,多组芯线排朝高度方向依次为第一组芯线排、第二组芯线排、第三组芯线排和第四组芯线排;第一部分芯线包括第一组芯线排;第二部分芯线包括第二组芯线排;第三部分芯线包括第三组芯线排和第四组芯线排。
[0008]可选地,电路板具有朝高度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设有远离边缘区域的第一连接区;第二端面设有位于边缘区域的第二连接区,以及朝远离边缘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连接区和第四连接区;芯线具有用于连接电路板的端子;第一组芯线排的至少部分贴合于第一端面,且通过端子连接于第一连接区;第二组芯线排,与电路板在高度方向至少部分重叠,且第二组芯线排通过端子连接第二连接区;第三组芯线排的至少部分、第四组芯线排的至少部分均朝向第二端面,且第三组芯线排通过端子连接第三连接区,第四组芯线排通过端子连接第四连接区。
[0009]可选地,芯线包括线体和由线体延伸出的端子;其中一部分芯线的线体,与电路板在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并通过端子连接电路板的边缘区域;另一部分芯线的线体,与电路板沿高度方向不重叠,并通过端子连接电路板的中间区域。
[0010]可选地,芯线具有多个端子。
[0011]可选地,电路板设有导电片,芯线通过端子与导电片焊接相连。
[0012]可选地,电路板设有多个容纳槽,容纳槽与端子一一对应,导电片的至少部分贴设于容纳槽中,端子的至少部分容纳于容纳槽,以焊接相连于导电片。
[0013]可选地,线缆包括绝缘壳和芯线;绝缘壳与电路板相对设置;芯线的一部分位于绝缘壳中;芯线的另一部分由绝缘壳朝向电路板的一端伸出,以电连接电路板。
[0014]可选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电路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电路板的前端伸出于第一端口,线缆的至少部分由第二端口伸入收容腔,以电连接电路板的后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申请公开的线缆模块包括:壳体,内设收容腔;电路板,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固定于收容腔中;线缆,包括多根芯线,芯线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收容腔;其中,至少一根芯线电连接电路板的边缘区域,至少一根芯线电连接电路板的中间区域;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边缘区域的芯线,与电路板在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用于连接电路板的中间区域的芯线,与电路板沿高度方向不重叠。
[0017]可以看出,通过将其中部分芯线的连接位置转移到电路板的边缘区域,这样可以使电路板,和连接于电路板边缘区域的芯线复用高度,如此在不增大收容腔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多根芯线和电路板对高度空间的占用,进而可以减小芯线之间、或者芯线和电路板之间的受挤压程度,防止出现挤压干涉,提高壳体内空间利用率以及线缆模块的组装质量。尤其适用于所需布局的芯线较粗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申请线缆模块的整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申请图1去除壳体结构图;
[0021]图3为本申请图2的I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申请线缆模块的剖视图;
[0023]图5为本申请图4的II处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X

高度方向、Y

宽度方向、Z

长度方向、
[0026]10

壳体、
[0027]110

收容腔、
[0028]20

电路板、
[0029]201

导电片、21

第一端面、22

第二端面、
[0030]30

线缆、
[0031]320

绝缘壳、
[0032]310

芯线、310a

第一部分芯线、310b

第二部分芯线、310c

第三部分芯线、311


一组芯线排、312

第二组芯线排、313

第三组芯线排、314

第四组芯线排、301

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35]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内设收容腔(110);电路板(20),所述电路板(20)的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收容腔(110)中;线缆(30),包括多根芯线(310),所述芯线(310)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收容腔(110);其中,至少一根所述芯线(31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20)的边缘区域,至少一根所述芯线(31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20)的中间区域;用于连接所述电路板(20)的边缘区域的所述芯线(310),与所述电路板(20)在高度方向(X)上至少部分重叠;用于连接所述电路板(20)的中间区域的所述芯线(310),与所述电路板(20)沿所述高度方向(X)不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模块,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芯线(310)分为朝高度方向(X)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芯线(310a)、第二部分芯线(310b)和第三部分芯线(310c);所述电路板(20)位于所述第一部分芯线(310a)和所述第三部分芯线(310c)之间,且所述电路板(20)的中间区域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芯线(310a)和所述第三部分芯线(310c),所述电路板(20)的边缘区域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芯线(310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模块,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芯线(310)朝宽度方向(Y)并排设置以形成芯线排,所述宽度方向(Y)与所述高度方向(X)相交;所述第一部分芯线(310a)、所述第二部分芯线(310b)和所述第三部分芯线(310c)均包括至少一组所述芯线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模块,其特征在于,多组芯线排朝所述高度方向(X)依次为第一组芯线排(311)、第二组芯线排(312)、第三组芯线排(313)和第四组芯线排(314);所述第一部分芯线(310a)包括所述第一组芯线排(311);所述第二部分芯线(310b)包括所述第二组芯线排(312);所述第三部分芯线(310c)包括所述第三组芯线排(313)和所述第四组芯线排(3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0)具有朝所述高度方向(X)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21)和第二端面(22),所述第一端面(21)设有远离所述边缘区域的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二端面(22)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宏鹏
申请(专利权)人:新菲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