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更换撞针的紧固件击打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02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更换撞针的紧固件击打工具,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更换撞针的紧固件击打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件击打工具,尤其是一种方便更换撞针的紧固件击打工具,属于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气弹簧射钉枪之类的紧固件击打工具作业时借助压缩空气动力驱动缸体中的活塞带动撞针将钉子打入工件内,是建筑及装修等行业常用的工具,其典型结构为申请号
202180025167.1、
名称“动力式紧固件驱动器”的中国专利文献所揭示,包括壳体内缸体和活塞构成的蓄能机构,打钉座的前端装有可伸缩枪嘴

且一侧设有钉匣;缸体的一侧设有带电池包的握柄,枪嘴的一侧设有钉匣,钉匣装有将排钉推向打钉座的推钉器;握柄与钉匣之间具有驱动活塞压缩蓄能的电动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含有与撞针啮合的驱动轮,驱动轮与电池包提供电能的电机传动连接

当下压枪嘴时,将启动电机,通过提升机构驱使撞针由暂时锁止的准备位置带动活塞压缩空气,待撞针脱离与提升机构的啮合后,突然被释放击打钉匣中由推钉器推入打钉座的排钉,使其从枪嘴中射出

[0003]实践表明,撞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出现损耗,甚至可能出现断裂,影响继续击打作业,因此需要拆卸维护或更换撞针

然而,虽然已出现了后端气缸盖可拆的结构设计,但由于撞针处于与提升机构驱动轮啮合状态,无法直接打开气缸盖抽出,仍需要拆解整机,操作复杂,使得撞针的维护更换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方便拆卸维护撞针的紧固件击打工具,从而简化撞针的维护更换操作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便更换撞针的紧固件击打工具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带握柄的壳体,所述壳体中安置由缸体和活塞构成的蓄能机构

由前端打钉座的可伸缩枪嘴构成的触击机构

由与活塞连接朝打钉座延伸的撞针构成的打钉机构

由与撞针啮合的电机传动的驱动轮构成的提升机构

由安装于打钉座一侧的钉匣构成的输钉机构,所述缸体的后端封装可拆卸气缸盖;
[0006]所述壳体对应握柄和钉匣之间的位置朝下延伸出安置电机和传动机构的动力舱,所述壳体对应电机轴端的位置开有工具孔

[0007]当需要拆换撞针时,将起子之类的工具通过工具孔后旋拧电机轴端,带动驱动轮旋转至与撞针脱开位置,即可打开气缸盖后,十分方便地取出,避免拆解整机的复杂操作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工具孔装有密封塞,所述电机轴端制有起子槽

这样可以防尘防水

[0009]本技术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密封塞的塞头通过连接带与嵌入壳体上适配定位孔的铰装头连为一体,从而防止密封塞开启后遗失

[0010]本技术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可拆卸气缸盖具有泄压阀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的阶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实施例撞针与驱动轮啮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1实施例开启密封盖状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图1实施例的撞针与驱动轮脱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图1实施例撞针拆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
[0018]本实施例方便更换撞针的紧固件击打工具基本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带握柄
61
的壳体6中安置由内

外缸体
10、8
和活塞9构成的蓄能机构

由前端打钉座3及可伸缩枪嘴1构成的触击机构

由与活塞9连接朝打钉座延伸的撞针7构成的打钉机构

由与撞针7啮合的电机
15
传动的驱动轮4构成的提升机构

由安装于打钉座3一侧的钉匣2构成的输钉机构



外缸体
10、8
的后端封装带有泄压阀
12
的可拆卸气缸盖
11。
位于握柄
6.1
和钉匣2之间的壳体6朝下延伸出动力舱
6.3
,其中的电机
15
通过传动齿轮箱5与驱动轮4传动连接

动力舱
6.3
的底部延伸出连接钉匣2的连接柄
6.2
,后侧与握柄
6.1
下插装电池的电池座
13
连接

壳体6上对应电机轴端
15.1
的位置开有可用橡胶材质密封塞
14.1
封堵的工具孔
14
,电机轴端
15.1
的下端面制有起子槽

[0019]结合图3至图6,更具体而言,密封塞
14.1
包括与工具孔
14
相配的塞头,该塞头通过连接带
14.3
与嵌入壳体上6适配定位孔的铰装头
14.2
连为一体

[0020]图2所示的待机状态下,撞针停在即将与驱动单元脱离的位置,目的有两个:一是安全,此时的撞针前端是停靠在钉帽前端的,万一意外击发,也不会有钉子被打出,减小安全隐患;二是实现更快的击打速度,驱动单元只需要旋转很小的角度即可击发

而在待机状态下,由于撞针与驱动轮处于未脱离啮合状态,原先拆除撞针需要将整个驱动单元拆除,十分麻烦

而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后,当需要拆换撞针7时,先借助泄压阀
12
释放缸体中的高压气体,然后掀起图3所示密封塞
14.1
的塞头,绕铰装头
14.2
转位如图4所示,使电机轴端
15.1
的下端面可见,再将起子插入电机轴端
15.1
的起子槽,借助起子旋转电机轴端
15.1
,带动驱动轮4旋转至图5所示与撞针7脱开位置

接着,打开气缸盖
11
,即可如图6所示,十分方便地取出活塞和撞针7,最后直接拆下撞针7,操作容易,无需拆解整机,大大减少了撞针的维护时间

当出现卡钉导致撞针被卡住,而电机自身无法带动撞针时,可通过手动提供更大的扭矩,将撞针拉回

[0021]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方便更换撞针的紧固件击打工具,包括带握柄的壳体,所述壳体中安置由缸体和活塞构成的蓄能机构

由前端打钉座的可伸缩枪嘴构成的触击机构

由与活塞连接朝打钉座延伸的撞针构成的打钉机构

由与撞针啮合的电机传动的驱动轮构成的提升机构

由安装于打钉座一侧的钉匣构成的输钉机构,所述缸体的后端封装可拆卸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对应握柄和钉匣之间的位置朝下延伸出安置电机和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凤智王爱国周其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腾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