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92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袋,包括印刷层、信息层、淋膜层、编织层和防水层,所述编织层的外表面与淋膜层连接,所述编织层的内表面与防水层连接,所述淋膜层的外表面与信息层连接,所述信息层的外表面与印刷层连接;所述信息层包括RFID标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RFID标签便于将对编织袋的识别、盘点、分类以及货物追踪,同时可进行在线更改信息,省时省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袋
,具体涉及一种包装袋。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现在化大背景内,大规模仓储随着而来,越发庞大的仓储给企业仓库管理压力增大,企业仓储过程的难点是袋子品种多样,进仓入仓需要人为检查并且记录相关信息,无法进行自动化。目前使用的一维、二维条码标签在单件识别和数据安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进行在线更改信息,不便于对编织袋的识别、盘点、分类以及货物追踪。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袋,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0004]为了解决外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内技术方案:
[0005]一种包装袋,包括印刷层、信息层、淋膜层、编织层和防水层,所述编织层的外表面与淋膜层连接,所述编织层的内表面与防水层连接,所述淋膜层的外表面与信息层连接,所述信息层的外表面与印刷层连接;所述信息层包括RFID标签。
[0006]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层还包括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于RFID标签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粘结层设置于RFID标签的内表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层的外表面与印刷层连接,所述第二粘结层的内表面与淋膜层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层还包括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外表面与印刷层连接,所述防静电层的内表面与第一粘结层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层还包括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外表面与印刷层连接,所述防静电层的内表面与淋膜层连接;所述防静电层设有开口向内的容置槽,所述RFID标签置于容置槽内,所述第一粘结层的外表面与容置槽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粘结层的内表面与淋膜层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印刷层的厚度为16

19μm。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静电层的厚度为80

120μm。
[0012]进一步的,所述编织层的厚度为0.5

0.8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淋膜层的厚度为16

19μm。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12

17μm。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包装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RFID标签便于将对编织袋的识别、盘点、分类以及货物追踪,同时可进行在线更改信息,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包括:
[0020]1、印刷层;2、信息层;21、防静电层;211、容置槽;22、第一粘结层;23、RFID标签;24、第二粘结层;3、淋膜层;4、编织层;5、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内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包装袋,包括印刷层1、信息层2、淋膜层3、编织层4和防水层5,所述编织层4的外表面与淋膜层3连接,所述编织层4的内表面与防水层5连接,所述淋膜层3的外表面与信息层2连接,所述信息层2的外表面与印刷层1连接;所述信息层2包括RFID标签23。
[0024]本技术的包装袋从外至内依次设有印刷层1、信息层2、淋膜层3、编织层4和防水层5,所述印刷层1用于绘制图案、文字等内容;所述信息层2用于记录包装袋的具体信息,便于防伪和跟踪;所述信息层2设有RFID标签23,RFID标签23为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电子标签,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具有可以加密、改写标签上数据,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等特点;所述防水层5用于防止水分进入信息层2,避免影响从信息层2中读取RFID标签23内信息;所述淋膜层3用于防潮,防油,起到对编织层4的隔离作用,起到了保护效果。因而将把RFID标签23附着到包装袋外,可通过信息改写,实现特定货物的防伪,还可以进行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同时RFID标签23置于印刷层1和淋膜层3之间,将可保证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不会损坏标签,确保标签信息完整。本技术的包装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RFID标签23便于将对编织袋的识别、盘点、分类以及货物追踪,同时可进行在线更改信息,省时省力,同时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RFID标签23的相关信息,操作简单。
[0025]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层2还包括第一粘结层22和第二粘结层24,所述第一粘结层22设置于RFID标签23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粘结层24设置于RFID标签23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粘结层22和第二粘结层24用于将RFID标签23复合在相应的膜层上。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23通过解读器读取标签内的信息,所述RFID标签23包括基材、天线和芯片,所述天线与芯片连接,且所述天线和芯片均置于基材内,所述芯片为含有读写功能的芯片,具体地,标签进入磁场后,天线产生感应电流,芯片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解读器解读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无需人工扫码,省时省力。
[00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层22的外表面与印刷层1连接,所述第二粘结层24的内表面与淋膜层3连接。所述第一粘结层22和第二粘结层24用于将RFID标签23复合在印刷层1和淋膜层3之间。
[0028]在本实施例中,在包装袋生产时,可将RFID标签23提前进行数据加密,存储袋子的相关信息,并加热熔融第一粘结层22,通过全自动贴标机贴在印刷层1的内表面,同时编织
层4的外表面已经淋膜工序处理,把印刷层1粘合在淋膜层3的外表面,并加热熔融第二粘结层24,便于RFID标签23粘贴在淋膜层3,生产简单,可实现包装袋内置RFID标签23的要求。
[00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层22的厚度为8

10μm,所述第二粘结层24的厚度为8

10μm。优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层22的厚度为9μm,所述第二粘结层24的厚度为9μm。
[0030]进一步的,所述编织层4的厚度为0.5

0.8mm。优选地,所述编织层4的厚度为0.7mm。
[0031]进一步的,所述淋膜层3的厚度为16

19μm。优选地,所述淋膜层3的厚度为17μm。
[0032]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5的厚度为12

17μm。优选地,所述防水层5的厚度为15μm。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所述信息层2还包括防静电层21,所述防静电层21的外表面与印刷层1连接,所述防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层(1)、信息层(2)、淋膜层(3)、编织层(4)和防水层(5),所述编织层(4)的外表面与淋膜层(3)连接,所述编织层(4)的内表面与防水层(5)连接,所述淋膜层(3)的外表面与信息层(2)连接,所述信息层(2)的外表面与印刷层(1)连接;所述信息层(2)包括RFID标签(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层(2)还包括第一粘结层(22)和第二粘结层(24),所述第一粘结层(22)设置于RFID标签(23)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粘结层(24)设置于RFID标签(23)的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22)的外表面与印刷层(1)连接,所述第二粘结层(24)的内表面与淋膜层(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层(2)还包括防静电层(21),所述防静电层(21)的外表面与印刷层(1)连接,所述防静电层(21)的内表面与第一粘结层(2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思勇樊凯周卓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长盈塑料编织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