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型环注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5853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O型环注塑装置,其包括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于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之间设置限高垫座;注塑下模包括若干组第一注塑单元,相邻的第一注塑单元通过注塑道连通,第一注塑单元包括片材成型下模,于片材成型下模中设置有若干组O型环成型下模;注塑上模包括若干组第二注塑单元,第二注塑单元包括片材成型上模,于片材成型上模中设置有若干组O型环成型上模;当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合模时,片材成型上模与片材成型下模之间形成片材成型腔,O型环成型上模与O型环成型下模之间形成O型环成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保每一片材成型腔、O型环成型腔的腔内高度一致,确保O型环的注塑一致性,有效构筑O型环的环内结构和环体结构,成型精度高。成型精度高。成型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型环注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O型环注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O型环制备工艺中,通常采用注塑的方式注塑成型具有环体结构的O型环片材,由于现有的注塑装置的上下模在注入注塑流体后存在注塑压力不均衡的问题,而使每组注塑单元的注塑高度不一致,进而导致O型环的注塑一致性和精度差,并且仅设置有用于成型O型环环体结构的成型模,在脱模时因受回弹力而易损坏O型环,注塑效果和精度差,难以满足现代生产加工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O型环注塑装置。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O型环注塑装置,其包括装配设置的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于所述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合模时限高的限高垫座;
[0006]所述注塑下模包括若干组第一注塑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一注塑单元通过注塑道连通,所述第一注塑单元包括片材成型下模,于所述片材成型下模中按间隔距离分布设置有若干组O型环成型下模;
[0007]所述注塑上模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注塑单元设置的第二注塑单元,所述第二注塑单元包括对应所述片材成型下模设置的片材成型上模,于所述片材成型上模中对应所述O型环成型下模设置有若干组O型环成型上模;
[0008]当所述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合模时,所述片材成型上模与片材成型下模之间形成片材成型腔,所述O型环成型上模与O型环成型下模之间形成O型环成型腔。
[0009]上述的O型环注塑装置,其中所述O型环成型下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环内定型凸模、第一环体成型凹模和第一环形水口凹模;
[0010]所述O型环成型上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环内定型凸模、第二环体成型凹模和第二环形水口凹模;
[0011]当所述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合模时,所述第一环内定型凸模与第二环内定型凸模抵接以成型O型环的环内结构,所述第一环体成型凹模与第二环体成型凹模之间形成所述O型环成型腔,所述第一环形水口凹模与第二环形水口凹模之间形成注塑水口腔。
[0012]上述的O型环注塑装置,其中相邻的所述O型环成型下模的环形水口凹模连通。
[0013]上述的O型环注塑装置,其中所述注塑下模还包括若干组第一定位孔,所述注塑上模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通过定位柱定位。
[0014]上述的O型环注塑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注塑单元、第二注塑单元均设置有四行,且每行共两组。
[0015]上述的O型环注塑装置,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注塑单元中所述O型环成型下模均设置有三行,且每行共七列;
[0016]每一所述第二注塑单元中所述O型环成型上模均设置有三行,且每行共七列。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于所述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之间特别设置有所述限高垫座,以确保在合模时,每一所述片材成型腔、O型环成型腔的腔内高度一致,确保O型环的注塑一致性;并且所述O型环成型上模和O型环成型下模的配套设置,有效构筑O型环的环内结构和环体结构,成型精度高,其次,通过设置所述注塑水口腔,使O型环的外周成型有水口环,有效地降低O型环在脱离模具时的回弹力,避免损坏O型环,提高O型环的注塑合格率,且O型环与水口环的成型界限明显,便于后续O型环的分离。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注塑上模的仰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注塑下模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技术进行限制。
[0023]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型环注塑装置,其包括装配设置的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于所述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之间设置有用于合模时限高的限高垫座3;
[0024]所述注塑下模2包括若干组第一注塑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一注塑单元通过注塑道连通,所述第一注塑单元包括片材成型下模21,于所述片材成型下模21中按间隔距离分布设置有若干组O型环成型下模22;
[0025]所述注塑上模1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注塑单元设置的第二注塑单元,所述第二注塑单元包括对应所述片材成型下模21设置的片材成型上模11,于所述片材成型上模11中对应所述O型环成型下模22设置有若干组O型环成型上模12;
[0026]当所述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合模时,所述片材成型上模11与片材成型下模21之间形成片材成型腔,所述O型环成型上模12与O型环成型下模22之间形成O型环成型腔。
[0027]较佳地,所述O型环成型下模2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环内定型凸模、第一环体成型凹模和第一环形水口凹模;
[0028]所述O型环成型上模1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环内定型凸模、第二环体成型凹模和第二环形水口凹模;
[0029]当所述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合模时,所述第一环内定型凸模与第二环内定型凸模抵接以成型O型环的环内结构,所述第一环体成型凹模与第二环体成型凹模之间形成所述O型环成型腔,所述第一环形水口凹模与第二环形水口凹模之间形成注塑水口腔。
[0030]具体地,于所述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之间特别设置有所述限高垫座3,以确保在合模时,每一所述片材成型腔、O型环成型腔的腔内高度一致,确保O型环的注塑一致性;并
且所述O型环成型上模12和O型环成型下模22的配套设置,有效构筑O型环的环内结构和环体结构,成型精度高,其次,通过设置所述注塑水口腔,使O型环的外周成型有水口环,有效地降低O型环在脱离模具时的回弹力,避免损坏O型环,提高O型环的注塑合格率,且O型环与水口环的成型界限明显,便于后续O型环的分离。
[0031]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O型环成型下模22的环形水口凹模连通,以确保注塑流体充分进入每组所述O型环成型腔中。
[0032]进一步地,所述注塑下模2还包括若干组第一定位孔,所述注塑上模1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通过定位柱定位,以提高所述注塑上模1和注塑下模2的合模精度,进而优化O型环的注塑效果。
[00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塑单元、第二注塑单元均设置有四行,且每行共两组;
[0034]每一所述第一注塑单元中所述O型环成型下模22均设置有三行,且每行共七列;
[0035]每一所述第二注塑单元中所述O型环成型上模12均设置有三行,且每行共七列。
[0036]本技术设计合理巧妙,于所述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之间特别设置有所述限高垫座,以确保在合模时,每一所述片材成型腔、O型环成型腔的腔内高度一致,确保O型环的注塑一致性;并且所述O型环成型上模和O型环成型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型环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装配设置的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于所述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合模时限高的限高垫座;所述注塑下模包括若干组第一注塑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一注塑单元通过注塑道连通,所述第一注塑单元包括片材成型下模,于所述片材成型下模中按间隔距离分布设置有若干组O型环成型下模;所述注塑上模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注塑单元设置的第二注塑单元,所述第二注塑单元包括对应所述片材成型下模设置的片材成型上模,于所述片材成型上模中对应所述O型环成型下模设置有若干组O型环成型上模;当所述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合模时,所述片材成型上模与片材成型下模之间形成片材成型腔,所述O型环成型上模与O型环成型下模之间形成O型环成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环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环成型下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环内定型凸模、第一环体成型凹模和第一环形水口凹模;所述O型环成型上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环内定型凸模、第二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亚锋电脑零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