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阀多重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69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程控阀多重密封结构,包括阀门部件,第一密封结构,阀体上开有放置槽,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放置槽内的阀座和设置在放置槽内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将阀座固定在放置槽内,阀芯下行与阀座抵接以形成密封;第二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移动密封件和固定密封件,移动密封件与阀杆连接,移动密封件可跟随阀杆在阀盖内密封滑动,固定密封件固定在阀盖上,移动密封件与固定密封件之间形成密封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多重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程控阀的密封系统密封性能不足,阀门寿命低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程控阀多重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是涉及程控阀多重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程控阀是一种通过气动、液动等方式驱动的切断阀。该阀与DCS集散控制系统或PLC相连,实现计算机程序的远程控制。广泛应用于甲醇裂解制氢、酒精干燥、氯乙烯浓缩回收、多晶硅尾气回收、制氮、制氧、回收二氧化碳等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行业。
[0003]现有的程控阀中的阀芯与阀杆采用螺纹拼紧焊死防此脱落,但焊接过程中极易造成相关零件变形,影响阀门泄漏等级及寿命,同时软阀座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阀芯端面,阀门在频繁开关过程中螺钉易脱落,螺钉一旦掉落,将会给现场装置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若采用高温粘结剂,如果粘不太紧也有脱落的风险,若采用焊接内六角圆柱头螺栓防止脱落,一是焊接变形,二是拆装维修比较麻烦,且如果阀体上的密封面有所损坏,阀体与软阀座配合密封面的加工校正难度也较高,维修成本较高,同时,传统结构阀门开关过程中介质直接冲刷在软阀座上,影响软阀座的使用寿命,且由于程控阀开关动作频繁,传统的填料结构及密封系统无法解决阀门寿命100万次要求,技术人有鉴于此,提出了程控阀多重密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程控阀多重密封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程控阀的密封系统密封性能不足,阀门寿命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程控阀多重密封结构,所述程控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阀盖、设置在阀盖上的缸体和设置在阀门部件内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设有阀芯,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密封结构包括:
[0006]移动密封件,所述移动密封件包括导向环和固定组件,所述导向环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阀杆上,所述导向环能够跟随所述阀杆轴向移动,所述导向环与所述阀盖滑动密封;
[0007]固定密封件,所述固定密封件包括衬套和多个密封环组,所述衬套设置在阀盖上,所述密封环组沿所述衬套的轴向设置在所述衬套的内壁,所述衬套与所述阀杆通过所述密封环组形成滑动密封,所述移动密封件与所述固定密封件形成密封室。
[0008]可选地,所述导向环上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所述阀杆上,所述固定螺母套设在所述阀杆上,所述固定环进入所述固定槽内与固定槽抵接,所述固定螺母通过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导向环螺纹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导向环的侧壁开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母的侧壁开有与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导向环通过第一螺纹孔设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导向环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0]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导向环上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一润滑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和
第一润滑槽开设在所述导向环外壁,所述第一润滑槽与所述第一密封圈连通,所述导向环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为
““
Y
””
型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以所述第一润滑槽为中心对称设置在第一润滑槽的两侧。
[0012]可选地,所述密封环组包括第二润滑槽和设置在第二润滑槽上下两侧的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第二润滑槽相连通。
[0013]可选地,所述衬套靠近所述密封室的一端设有防尘密封圈,所述衬套的外壁设有多个第四密封圈。
[0014]可选地,所述衬套的端面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阀盖连接的固定螺栓。
[0015]可选地,所述导向环在其轴向方向的最低高度高于所述阀盖底面的高度。
[0016]可选地,所述固定环焊接在所述阀杆上。
[0017]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程控阀多重密封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中,移动密封件和固定密封件,使得移动密封件和固定密封件之间形成了密封室,即使在移动密封件被突破之后,介质也只会停留在密封室内,被固定密封件挡住,经过三重密封效果,增强阀门整体的密封性能,从而提升了阀门的寿命。
[0019](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移动密封件在阀盖内密封滑动,既能够在阀杆移动时对阀盖内形成密封,同时,对阀杆起导向作用,经过固定密封件对阀杆的静止导向以及移动密封件对阀杆的动态导向能够有效避免阀杆在移动时偏移,保障了阀杆与阀芯之间的同轴度从而保障了阀门整体的密封性能。
[0020](3)本技术中,通过在固定密封件内设置多个密封环组,有效地保障了衬套与阀杆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介质泄漏。
附图说明
[0021]图1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A处放大图;
[0023]图3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B处放大图;
[0024]图4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C处放大图;
[0025]图5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D处放大图;
[0026]图6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E处放大图;
[0027]图7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套筒的示意图;
[0028]图8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F处放大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阀体1、消气槽101、阀座2、压圈3、套筒4、孔窗401、定位环5、定位螺钉6、定位螺母7、阀杆8、金属缠绕垫圈9、紧固螺母10、紧固螺栓11、阀盖12、移动密封件13、导向环1301、固定环1302、固定螺母1303、固定螺钉1304、第一密封圈1305、第一润滑槽1306、第二密封圈1307、固定密封件14、衬套1401、防尘密封圈1402、第三密封圈1403、第二润滑槽1404、固定螺栓1405、第四密封圈1406、密封室15、活塞组件16、活塞1601、第五密封圈1602、导向带1603、第三润滑槽1604、缸体17、防雨组件18、防雨盖1801、端盖1802、轴承1803。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程控阀多重密封结构,所述程控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阀盖、设置在阀盖上的缸体和设置在阀门部件内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设有阀芯,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密封结构包括:移动密封件,所述移动密封件包括导向环和固定组件,所述导向环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阀杆上,所述导向环能够跟随所述阀杆轴向移动,所述导向环与所述阀盖滑动密封;固定密封件,所述固定密封件包括衬套和多个密封环组,所述衬套设置在阀盖上,所述密封环组沿所述衬套的轴向设置在所述衬套的内壁,所述衬套与所述阀杆通过所述密封环组形成滑动密封,所述移动密封件与所述固定密封件形成密封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程控阀多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上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所述阀杆上,所述固定螺母套设在所述阀杆上,所述固定环进入所述固定槽内与固定槽抵接,所述固定螺母通过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导向环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程控阀多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的侧壁开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母的侧壁开有与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导向环通过第一螺纹孔设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导向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云郝娇山蒋永兵何武史沫范贤峰刘兰李小江蒋继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