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5401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包括外壳整体、第一内衬件与若干个第二内衬件;所述外壳整体、第一内衬件与第二内衬件均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共同形成供电缆穿过的通道;所述外壳整体由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组成,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能够通过螺纹结构实现相互固定或分离;所述第一内衬件的尺寸与外壳整体的内部空间相配合,使得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拧紧时,所述第一内衬件能够稳固收容在外壳整体内;若干个第二内衬件从内到外依次嵌套,且整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衬件的内侧,最外侧的第二内衬件的外径与第一内衬件的内径尺寸相匹配。径尺寸相匹配。径尺寸相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线路载流量是电缆线路运行中受环境条件和负荷影响的重要动态运行参数,其重要性涉及到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运行以及电缆线路能够长期使用寿命问题。电缆线路会发热,尤其在地下通风条件不好时热量堆积而使得绝缘寿命大大缩短和损坏。
[0003]因此,为了使电缆线路安全、可靠的运行,有必要对电缆相关参数(尤其是交流电阻)进行测量。利用目前的设备进行电缆相关参数的测量时,可能存在电缆未能固定好,导致测量结果不精确的问题;另外,现有的固定设备难以适配不同尺寸的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包括外壳整体、第一内衬件与若干个第二内衬件;
[0007]所述外壳整体、第一内衬件与第二内衬件均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共同形成供电缆穿过的通道;
[0008]所述外壳整体由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组成,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能够通过螺纹结构实现相互固定或分离;
[0009]所述第一内衬件的尺寸与外壳整体的内部空间相配合,使得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拧紧时,所述第一内衬件能够稳固收容在外壳整体内;
[0010]若干个第二内衬件从内到外依次嵌套,且整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衬件的内侧,最外侧的第二内衬件的外径与第一内衬件的内径尺寸相匹配。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为圆柱形,且所述第一外壳内侧的部分区域形成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第二外壳包括圆柱形的连接端与外壳端,所述连接端的外侧形成有外螺纹结构,内螺纹结构与外螺纹结构能够螺纹配合;所述外壳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径相同。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衬件与第二内衬件的侧面均开设有多个条形槽,每个条形槽的末端均形成有圆孔,多个条形槽相互平行且均匀排布,并且,相邻的两个条形槽朝向相反。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衬件为变径的结构,其中部的直径大于两侧的直径,所述第二内衬件为圆柱形;
[0014]所述第一外壳内侧未设置内螺纹结构的区域与所述第二外壳的连接端的内侧均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内衬件的形状相对应的倾斜结构。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衬件与第二内衬件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提供的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使用时,先将第一内衬件与所需的若干个第二内衬件嵌套装配好,再整体放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通过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的螺纹配合完成装置的装配,第二内衬件的数量可根据待测电缆的型号灵活调节,使得完成装配后装置整体形成的内部通道的尺寸与待测电缆尺寸相对应,从而使待测电缆能够穿过内部通道的同时实现固定,能够适配不同型号的待测电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完成装配后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第一内衬件;4、第二内衬件;5、条形槽;21、连接端;22、外壳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是如何实施的。
[0023]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包括外壳整体、第一内衬件3与若干个第二内衬件4;外壳整体、第一内衬件3与第二内衬件4均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共同形成供电缆穿过的通道;外壳整体由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组成,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能够通过螺纹结构实现相互固定或分离;第一内衬件3的尺寸与外壳整体的内部空间相配合,使得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拧紧时,第一内衬件3能够稳固收容在外壳整体内;若干个第二内衬件4从内到外依次嵌套,且整体设置在第一内衬件3的内侧,最外侧的第二内衬件4的外径与第一内衬件3的内径尺寸相匹配。
[0024]优选地,第一外壳1为圆柱形,且第一外壳1内侧的部分区域形成有内螺纹结构;第二外壳2包括圆柱形的连接端21与外壳端22,连接端21的外侧形成有外螺纹结构,内螺纹结构与外螺纹结构能够螺纹配合;外壳端22的外径与第一外壳1的外径相同。
[0025]优选地,第一内衬件3与第二内衬件4的侧面均开设有多个条形槽5,每个条形槽5的末端均形成有圆孔,多个条形槽5相互平行且均匀排布,并且,相邻的两个条形槽5朝向相反。
[0026]优选地,第一内衬件3为变径的结构,其中部的直径大于两侧的直径,第二内衬件4为圆柱形;第一外壳1内侧未设置内螺纹结构的区域与第二外壳2的连接端21的内侧均形成有与第一内衬件3的形状相对应的倾斜结构。
[0027]优选地,第一内衬件3与第二内衬件4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0028]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提供的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先将第一内衬件3与所需的若干个第二内衬件4嵌套装配好,再整体放在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之
间,通过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之2间的螺纹配合完成装置的装配,第二内衬件4的数量可根据待测电缆的型号灵活调节,使得完成装配后装置整体形成的内部通道的尺寸与待测电缆尺寸相对应;另外因第一内衬件3与第二内衬件4设置有条形槽5,且第一内衬件3与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之间的形状配合,使得通过调节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拧紧程度,能够挤压内衬件以产生形变,从而微调内部通道的尺寸,以更好地适配待测电缆,使待测电缆能够穿过内部通道的同时实现固定,能够适配不同型号的待测电缆。
[00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整体、第一内衬件(3)与若干个第二内衬件(4);所述外壳整体、第一内衬件(3)与第二内衬件(4)均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共同形成供电缆穿过的通道;所述外壳整体由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组成,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能够通过螺纹结构实现相互固定或分离;所述第一内衬件(3)的尺寸与外壳整体的内部空间相配合,使得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拧紧时,所述第一内衬件(3)能够稳固收容在外壳整体内;若干个第二内衬件(4)从内到外依次嵌套,且整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衬件(3)的内侧,最外侧的第二内衬件(4)的外径与第一内衬件(3)的内径尺寸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测量用自适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为圆柱形,且所述第一外壳(1)内侧的部分区域形成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第二外壳(2)包括圆柱形的连接端(21)与外壳端(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鹏张凯唐武兵何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成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