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系统及电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5347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冷系统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系统及电池,所述液冷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液冷模块,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模块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具有贯穿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模块,所述连通孔内固定有两个环状的弹性件,所述液冷模块上开设有卡槽,与所述连接管相邻的两个所述液冷模块分别插接于所述连通孔对应的一端,且所述弹性件的内圈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液冷模块的卡槽内,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用于密封所述液冷模块及所述连通孔的孔壁之间的缝隙。本申请主要解决现有的液冷系统存在对安装空间要求较大及密封可靠性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系统及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液冷系统的
,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系统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领域,液冷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一种液冷系统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液冷模块,相邻两个液冷模块之间的缝隙都用于安置电池组,以实现电池组的冷却降温,而且,相邻两个液冷模块之间通过连接管来相连,以使冷却液能够通过各连接管分别进入到各个液冷模块内,以供所有液冷模块能够为相邻的电池组冷却降温。具体的,为确保液冷模块和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性,现有的液冷模块和连接管之间大都采用密封圈和卡扣的方式连接,卡扣结构具有结构复杂及成本较高的缺点,而且对安装空间要求较大,难以满足小空间的使用场景。此外,电池产品因内部结构件众多,尤其是并联多个液冷模块时,其连接位置数量较多,在装配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装配公差,伴随并联液冷模块数量的增多其安装累积公差也会增大,导致各连接位置发生错位,且在局部位置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电池振动导致连接管与液冷模块连接位置发生位移,从而造成液冷系统的密封失效,引起系统可靠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系统及电池,主要解决现有的液冷系统存在对安装空间要求较大及密封可靠性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液冷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液冷模块,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模块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管;
[0006]所述连接管内具有贯穿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模块,所述连通孔内固定有两个环状的弹性件,所述液冷模块上开设有卡槽,与所述连接管相邻的两个所述液冷模块分别插接于所述连通孔对应的一端,且所述弹性件的内圈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液冷模块的卡槽内,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用于密封所述液冷模块及所述连通孔的孔壁之间的缝隙。
[0007]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冷模块包括相连的液冷主体及水嘴;
[0008]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水嘴的外壁,所述水嘴插接于所述连通孔对应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用于密封所述水嘴的外壁及所述连通孔的孔壁之间的缝隙,所述水嘴内具有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供所述连通孔能够连通至所述液冷主体的内部。
[0009]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嘴在远离所述液冷主体的端部的外壁设置有锥状结构,所述锥状结构自所述水嘴插接于所述连通孔内的插接方向的反方向逐渐扩大,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锥状结构扩大到最大的位置的相邻位置,且所述锥状结构扩大至最大的端部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弹性件的内圈尺寸但小于所述弹性件的外圈尺寸。
[0010]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嘴在所述卡槽背向所述锥状结构的一侧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收容于所述连通孔内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水嘴的外壁及所述连通孔的孔壁之间的缝隙。
[0011]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嘴在所述卡槽背向所述锥状结构的一侧的外壁凸设有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及所述第二凸台之间形成一用于限制所述密封圈的限位槽,所述密封圈的内圈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内。
[0012]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凸台背向所述密封圈的一面为所述卡槽的槽壁的一部分。
[0013]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凸台朝向所述密封圈的一面为限位面,所述连接管的端部设置有阻挡面,当所述水嘴插接于所述连通孔内的预设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内圈收容于所述水嘴的卡槽内,且所述阻挡面与所述限位面相抵接。
[0014]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冷主体包括液冷板以及连接于所述液冷板两个端部的集流体;
[0015]所述液冷板内具有至少一条贯穿的液冷流道,所述集流体内具有第二通道,所述水嘴与所述集流体连接,且所述集流体内的第二通道分别连通所述液冷流道及所述水嘴的第一通道。
[0016]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冷主体中的其一所述集流体用于供冷却液流入至所述液冷板的所述液冷流道内,所述液冷主体中的另一所述集流体用于供所述液冷板的液冷流道内的冷却液向外流出。
[0017]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液冷系统。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液冷系统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9]本方案在连接管的连通孔内设置了两个环状的弹性件,且在液冷模块上设置了卡槽,在安装时,可直接将液冷模块插接在连接管的连通孔内,此过程中,弹性件将发生形变,当液冷模块插接到预设位置后,弹性件将由于具有弹性而使得自身内圈收容到液冷模块的卡槽内,弹性件不但作为密封件,还可吸收液冷模块的装配公差,避免液冷系统在局部存在较大的内应力,提升了液冷系统的机械强度及安全,弹性件还限制了液冷模块的位置,使液冷模块既不能继续插接也不能轻易向外拔出,从而使得在车辆振动的工况下液冷模块不会出现相对于连接管偏移的现象,进而确保连接管和液冷模块之间保持较好的密封性;本方案和现有采用卡扣固定的液冷系统相比,具有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且安装所需空间小的优点,能够避让管路的走向及其他空间限制带来的装配困难的问题,进而降低电池产品的装配难度;另外,液冷模块和连接管连接时可同时使用弹性件和密封圈,通过双重密封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液冷模块和连接管之间密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液冷系统的结构分解图;
[0023]图3为图2所示的液冷系统进一步分解的结构分解图;
[0024]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及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1所示的液冷系统的俯视图;
[0029]图9为图8中C

C处的剖视图。
[003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1]10、液冷模块;101、液冷主体;1011、液冷板;10111、液冷流道;1012、集流体;10121、第二通道;102、水嘴;1021、第一通道;1022、卡槽;1023、锥状结构;1024、第一凸台;1025、第二凸台;10251、限位面;1026、限位槽;
[0032]20、连接管;201、连通孔;202、阻挡面;
[0033]30、弹性件;40、密封圈;50、容置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液冷模块(10),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模块(10)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内具有贯穿的连通孔(201),所述连通孔(201)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模块(10),所述连通孔(201)内固定有两个环状的弹性件(30),所述液冷模块(10)上开设有卡槽(1022),与所述连接管(20)相邻的两个所述液冷模块(10)分别插接于所述连通孔(201)对应的一端,且所述弹性件(30)的内圈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液冷模块(10)的卡槽(1022)内,所述弹性件(30)处于压缩状态并用于密封所述液冷模块(10)及所述连通孔(201)的孔壁之间的缝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模块(10)包括相连的液冷主体(101)及水嘴(102);所述卡槽(1022)开设于所述水嘴(102)的外壁,所述水嘴(102)插接于所述连通孔(201)对应的一端,所述弹性件(30)用于密封所述水嘴(102)的外壁及所述连通孔(201)的孔壁之间的缝隙,所述水嘴(102)内具有与所述连通孔(201)连通的第一通道(1021),所述第一通道(1021)用于供所述连通孔(201)能够连通至所述液冷主体(101)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102)在远离所述液冷主体(101)的端部的外壁设置有锥状结构(1023),所述锥状结构(1023)自所述水嘴(102)插接于所述连通孔(201)内的插接方向的反方向逐渐扩大,所述卡槽(1022)设置于所述锥状结构(1023)扩大到最大的位置的相邻位置,且所述锥状结构(1023)扩大至最大的位置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弹性件(30)的内圈尺寸但小于所述弹性件(30)的外圈尺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102)在所述卡槽(1022)背向所述锥状结构(1023)的一侧套设有密封圈(40),所述密封圈(40)收容于所述连通孔(201)内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密封圈(40)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艳峰金佺良於洪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