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及拉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531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隧道装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及拉紧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及拉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工程隧道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及拉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

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

盾构管片是盾构法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影响隧道的防水性能及耐久性能

[0003]多个盾构管片拼装后,随着盾构的推进拉扯,易导致成型管片紧固不足

管片间开缝,出现渗漏水等问题,后续紧固亦难达到相应要求

尤其是盾构接收过程中易出现盾构“磕头”现象,导致接收段管片出现脱开

连接螺杆拉断

管片错台

破碎等现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时也严重影响成型隧道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及拉紧装置,旨在改善盾构管片的结构,以提高盾构管片的使用可靠性,避免脱出盾尾的过程中出现变形或松脱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包括:
[0007]管片,设有容置孔;
[0008]钢管,插设于所述容置孔内;
[0009]双头螺柱,插设于所述钢管内,所述双头螺柱的两端分别凸出所述钢管的两端设置;
[0010]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螺接于所述双头螺柱的第一端,且所述双头螺柱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螺母的轴向延伸凸出,所述第二螺母螺接于所述双头螺柱的第二端;
[0011]第一垫圈,套设于所述双头螺柱的第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管片之间;
[0012]夹片,设于所述第一垫圈的内壁和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之间;
[0013]连接件,呈管状结构,所述连接件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双头螺柱的第一端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钢管与所述管片通过焊接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有卡接凸起

[0016]可选地,所述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还包括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设于所述第二螺母和所述管片之间

[0017]一种拉紧装置,用于制备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所述拉紧装置包括:
[0018]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包括缸体和安装在所述缸体上的张拉组件,所述张拉组件与
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卡接;
[0019]撑脚,设于所述千斤顶和所述第一垫圈之间,所述千斤顶通过所述撑脚挤压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夹片

[0020]可选地,所述张拉组件包括张拉杆,所述张拉杆穿设于所述缸体,所述张拉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凸出所述缸体的两端,所述张拉杆的一端设有张拉夹头,所述张拉夹头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卡接,所述张拉杆的另一端设有张拉螺母,所述张拉螺母与所述缸体抵接配合

[0021]可选地,所述张拉夹头的内壁凹设有卡接凹槽

[0022]可选地,所述张拉螺母和所述缸体之间设有垫片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钢管插设于管片内,双头螺柱可以穿过钢管,双头螺柱的第一端依次套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一螺母,第一垫圈的内壁和双头螺柱的外壁之间设有夹片,第一螺母旋紧于第一垫圈的外侧,保证双头螺柱

第一垫圈和夹片形成预应力结构,避免脱出盾尾的过程中出现变形或松脱

[002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拉紧装置,用于制备上述的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拉紧装置包括千斤顶和撑脚,千斤顶的张拉组件与连接件的另一端卡接,撑脚设于千斤顶和第一垫圈之间,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紧装置安装于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相连接后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紧装置安装于图3所示的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00、
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
200、
拉紧装置;
[0031]110、
管片;
120、
钢管;
130、
双头螺柱;
141、
第一螺母;
142、
第二螺母;
150、
连接件;
151、
卡接凸起;
160、
第一垫圈;
170、
第二垫圈;
180、
夹片;
[0032]210、
千斤顶;
211、
缸体;
212、
张拉组件;
2121、
张拉杆;
2122、
张拉夹头;
21221、
卡接凹槽;
2123、
张拉螺母;
220、
撑脚;
230、
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片
(110)
,设有容置孔;钢管
(120)
,插设于所述容置孔内;双头螺柱
(130)
,插设于所述钢管
(120)
内,所述双头螺柱
(130)
的两端分别凸出所述钢管
(120)
的两端设置;螺母,包括第一螺母
(141)
和第二螺母
(142)
,所述第一螺母
(141)
螺接于所述双头螺柱
(130)
的第一端,且所述双头螺柱
(130)
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螺母
(141)
的轴向延伸凸出,所述第二螺母
(142)
螺接于所述双头螺柱
(130)
的第二端;第一垫圈
(160)
,套设于所述双头螺柱
(130)
的第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螺母
(141)
和所述管片
(110)
之间;夹片
(180)
,设于所述第一垫圈
(160)
的内壁和所述双头螺柱
(130)
的外壁之间;连接件
(150)
,呈管状结构,所述连接件
(150)
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
(150)
的一端与所述双头螺柱
(130)
的第一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
(120)
与所述管片
(110)
通过焊接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
(150)
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有卡接凸起
(15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管片预应力结构还包括第二垫圈
(170)
,所述第二垫圈
(170)
设于所述第二螺母
(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钟王波东林尚连王兴龙黄震江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