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27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包括手持柄、设于手持柄端部的弯折杆,以及设于弯折杆端部的前端套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器械的不足,功能多样,首先它的操作头为椭圆形套环,且环表面较粗糙,因其摩擦力较大,附着按压虹膜时,可通过摩擦力牵引虹膜向瞳孔中心;其次其横向孔径较短,在白内障手术中可通过侧切口进入眼内,较好的解决了分离器操作角度不足的问题。好的解决了分离器操作角度不足的问题。好的解决了分离器操作角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

技术介绍

[0002]在角膜与虹膜之间的夹角叫前房角,它由前后壁和两壁所夹的隐窝组成。前房角是房水流出的通路,若各种原因引起部分甚至全部的虹膜前粘连或房角粘连,使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受阻、眼压升高,从而导致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
[0003]青光眼的治疗分为药物、激光和手术三种,目的均是为了降低眼压。一直以来,小梁切除术是抗青光眼的传统选择,但术后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眼压下降不足、无效或眼压下降过大引起低眼压,以及白内障加重等并发症的出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房角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粘连的房角经分离后可以恢复其引流房水的功能,从而降低眼压,白内障手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已成为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术式之一,因此,房角分离的工具可以帮助粘连的房角进行分离。
[0004]各种眼外伤、眼内手术后及部分青光眼发作后的大瞳孔和虹膜的缺损,会引起患者畏光、视物模糊和视觉干扰,需要进行虹膜缝合、瞳孔形成手术。
[0005]白内障手术中尽可能去除残留在前囊及赤道部皮质和晶状体上皮细胞,可以减少后发性白内障、术后前囊膜混浊机化和囊袋收缩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包括手持柄、设于手持柄端部的弯折杆,以及设于弯折杆端部的前端套环。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弯折杆包括端部与手持柄相连接的延伸直杆,以及与延伸直杆另一端相连接的弯折杆;
[0010]所述的延伸直杆与弯折杆之间呈120

160
°
夹角。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延伸直杆与弯折杆之间呈150
°
夹角。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前端套环为椭圆形套环。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椭圆形套环外圈长轴长2

4mm,短轴长0.7

1.0mm;内圈长轴长0.8

1.2mm,短轴长0.2

0.6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椭圆形套环的厚度为0.1

0.3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椭圆形套环外圈长轴长3mm,短轴长0.8mm;内圈长轴长1.0mm,短轴长0.4mm。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椭圆形套环的厚度为0.2mm。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椭圆形套环表面制成磨砂状。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持柄上开设有防滑环槽。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持柄上开设有多个防滑环槽,多个防滑环槽等间隔设置。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21]虹膜部分和全部的后粘连时,瞳孔不能散大,限制了白内障手术的可视区和可操作区,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引起角膜内皮损伤、后囊膜破裂、晶体核坠入玻璃体内、晶状体皮质残留等并发症,加大了术后的反应。需要工具对虹膜后粘连进行从点到面的分离。
[0022]房角分离目前所用的器械主要有撕囊镊和分离器,一种是白内障摘除术中常规使用的撕囊镊,另一种是将周边虹膜从房角钝性分离下的分离器。白内障手术中的撕囊镊主要是通过抓捏虹膜,并向瞳孔中心牵拉将周边虹膜与小梁网分离,这种方式容易损伤虹膜和瞳孔扩约肌,同时给患者带来明显痛感。而分离器功能单一,有些分离器因为操作角度有限,不能全部钝性分离呈360
°
分布的小梁网,降眼压效果会因分离的结构限制有所局限。
[0023]本技术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器械的不足,功能多样,首先它的操作头为椭圆形套环,且环表面较粗糙,因其摩擦力较大,附着按压虹膜时,可通过摩擦力牵引虹膜向瞳孔中心;其次其横向孔径较短,在白内障手术中可通过侧切口进入眼内,较好的解决了分离器操作角度不足的问题。
[0024]较现有装置CN216798001U来讲,本技术增加了牵引虹膜缝合的作用,其前端的椭圆形套环可以改善虹膜缝合受力难、容易造成虹膜挫伤的问题,可通过引导虹膜缝线通过孔内,更高效的完成虹膜缝合。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记说明:
[0027]1‑
手持柄、2

弯折杆、201

前伸直杆、202

折杆、3

前端套环、4

防滑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的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包括手持柄1、设于手持柄1端部的弯折杆2,以及设于弯折杆2端部的前端套环3。其中,弯折杆2包括端部与手持柄1相连接的前伸直杆201,以及与前伸直杆201另一端相连接的折杆202;前伸直杆201与折杆202之间呈120

160
°
夹角。
[003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前伸直杆201与折杆202之间呈150
°
夹角。
[003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前端套环3为椭圆形套环。
[0033]该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可用于虹膜前、后粘连的分离,可用于青光眼房角分离,前端套环3可用于眼内、外穿针引线及抛光。
[003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前端套环3表面设有粗糙摩擦层,该粗糙摩擦层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该较毛糙的粗糙摩擦层可使前端套环3用于囊膜抛光,丰富该器械的功能。
[003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椭圆形套环厚度为0.1

0.3mm,外圈长轴长2

4mm,短轴长
0.7

1.0mm;内圈长轴长0.8

1.2mm,短轴长0.2

0.6mm;在一些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椭圆形套环厚度为0.2mm,外圈长轴长3mm,短轴长0.8mm;内圈长轴长1.0mm,短轴长0.4mm。
[003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手持柄1上开设有多个防滑环槽4,多个防滑环槽4等间隔设置。通过防滑环槽4以提高本辅助钩的抓持稳定性,从而提高操作便捷性。
[0037]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柄(1)、设于手持柄(1)端部的弯折杆(2),以及设于弯折杆(2)端部的前端套环(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折杆(2)包括端部与手持柄(1)相连接的前伸直杆(201),以及与前伸直杆(201)另一端相连接的折杆(202);所述的前伸直杆(201)与折杆(202)之间呈120

160
°
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伸直杆(201)与折杆(202)之间呈150
°
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套环(3)为椭圆形套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眼前节多功能辅助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形套环外圈长轴长2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徐嘉宜汪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