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样本取样检测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520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样本取样检测一体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液体样本取样检测装置样本的转移与混合操作步骤繁多,容易由于不当操作导致检测失败或者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包括棒套和棒身,所述棒套设有第一液腔,所述第一液腔的腔口设有封口层,棒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液腔相匹配的接头,所述接头端部设有采样头,所述棒身内部设有与所述采样头相通的试剂条。采样头利用其毛细效应吸取液体标本,接头与第一液腔相匹配,用于将吸收液体标本后的采样头刺破所述封口层插入第一液腔中,液体标本在第一液腔中的液体混合,并沿采样头进入到试剂条中,在装置内实现液体混合和检测过程,简化操作步骤,避免试剂二次污染,提高检测精度。测精度。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样本取样检测一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体外样本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液体样本取样检测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免疫分析法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各种物质的分析方法,利用免疫结合反应原理来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被分析物质,其中液体样本的检测在体外诊断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的液体检测主要是通过采集样本和样本检测两步的方式完成,需要先通过采集单元将样本通过特定转移装置转移至混合容器,然后通过将混合好的样本滴加到检测装置,等待检测装置显示检测结果,从而完成整个测试过程;
[0003]液体样本检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样本的转移与混合需要人员手动操作,而操作人员往往不是专业人员,容易造成步骤混淆、液体错误混合、缓冲液溢出或者其他不当操作而造成样本污染或者样本结合反应失败,从而导致检测失败或者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000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艾滋病快速自检试剂盒”,其公告号CN205506831U,包括盒体、操作台、试管、用于放置在所述试管中的样本缓冲液、口腔拭子和试纸条,其中,所述盒体为天地盖结构,包括上盖和下盒体,所述操作台扣合在所述下盒体上且两者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口腔拭子和所述试纸条的腔体,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平放容纳所述试管的凹槽、用于竖立容纳所述试管的固定孔、用于贴覆所述试剂条的待检测区、用于与所述试剂条进行对比的阳性阴性比照装置。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操作者手动将缓冲液灌入试管,手动将样本与缓冲液混合反应,并将试纸静置同样本反应后的缓冲液试管中,操作步骤繁多,反应液体均需要在装置外部混合,存在操作难度较高,容易造成操作失误、试剂污染等问题,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液体样本取样检测装置样本的转移与混合操作步骤繁多,容易由于不当操作导致检测失败或者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液体样本取样检测一体装置,样本与缓冲液混合过程和检测过程均在装置内部完成,无需操作者将液体样本和缓冲液按一定比例加样,简化操作步骤,减少中间的交叉污染,提高检测精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液体样本取样检测一体装置,包括棒套和棒身,所述棒套设有第一液腔,所述第一液腔的腔口设有封口层,棒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液腔相匹配的接头,所述接头端部设有采样头,所述棒身内部设有与所述采样头相通的试剂条。所述采样头的材质具有毛细效应,所述采样头一端伸出所述接头外,另一端固定在接头内部,采样头利用其毛细效应吸取液体样本,接头与第一液腔相匹配,用于将吸收液体样本后的采样头刺破所述封口层插入第一液腔中,液体样本在第一液腔中的液体混合,并沿采样头进入到试剂条中,在装置内实
16、导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的一种液体样本取样检测一体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棒身1和棒套9,如图2所示,棒身1包括上板2和与上板2向扣合的下板3,下板3与上板2之间设有试剂条4,棒身1一端设有接头5,采样头6一端固定在接头5内部另一端伸出接头5外,采样头6一端与试剂条4相贴合;如图3所示,上板2上正对试剂条的显色部分设有显色观察窗8,显色观察窗8用于观察试剂条的显色情况,接头5上正对所述采样头的位置设有采样观察口7,采样观察口7与所述采样头6的样本吸附情况从而判断采样进程。
[0026]如图4所示,棒套9包括与接头5相匹配的第一液腔10和空腔14,第一液腔10和空腔14相背设置,所述空腔14的深度不小于所述接头5与采样头6长度之和,第一液腔10内部设有吸附有缓冲液的块状海绵体13,第一液腔10口部封有封口层11,封口层11外侧沿第一液腔外侧轴向套设有棒套盖12,所述棒套盖12上设有导向装置16,所述棒套盖内部设有密封圈。棒套盖对封口层11具有保护作用,接头沿导向装置16插入到第一液腔中,导向装置16具有引导接头插入方向的导向作用,密封圈15提高棒套盖12与接头5之间的密封性。
[0027]使用本技术的时候,将采样头6伸入到液体样本中,采样头6的材质具有毛细效应,采样头6利用其毛细效应吸取液体样本,通过采样观察口7观察采样头6的样本吸附情况,当液体样本吸附完成后,采样头6沿导向装置16插入棒套,刺破棒套9的封口层11插入第一液腔10中;在接头5插入第一液腔10中后,如图5所示,采样头6挤压海绵体13挤出海绵体13吸附的缓冲液,缓冲液经过采样头6和采样头6上的样本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样本传导至试剂条4,启动试剂条4测试,通过检测结果观察窗8观察试剂条4的显色反映,获取检测结果。
[0028]本实施例中,采用海绵体13吸附缓冲液,避免缓冲液在第一液腔10内成滴聚拢,在海绵体143未受挤压的情况下第一液腔10内无成型缓冲液,只需海绵体13吸附缓冲液即可,无需在第一液腔10内填满缓冲液,具有减少缓冲液用量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缓冲液外溢。导向装置16具有引导接头插入方向的导向作用,密封圈15提高棒套盖12与接头5之间的密封性。无论装置处于倾斜、倒置或其他形态采样头始终与海绵体13保持接触,并保证采样头6可以均匀吸收缓冲液。整体实现在装置内部完成液体混合和检测过程,简化操作步骤,避免试剂二次污染,提高检测精度。
[002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0]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棒套、棒身、第一液腔、空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样本取样检测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棒套和棒身,所述棒套设有第一液腔,所述第一液腔的腔口设有封口层,棒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液腔相匹配的接头,所述接头端部设有采样头,所述棒身内部设有与所述采样头相通的试剂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样本取样检测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腔内设有吸附有液体的柔性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样本取样检测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质吸附的液体为缓冲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体样本取样检测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层外侧设有棒套盖,所述棒套盖上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沿所述第一液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九发胡海鹏吴彦俪郑存榜陈金树张芳陆维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