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10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1
本申请提供一种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属于手套技术领域;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为四层结构;手套主体从靠近手到远离手的方向依次为内里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


[0001]本申请涉及手套
,尤其是涉及一种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手套种类众多,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是防护手套中的一种,现有的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当在
260
摄氏度的外部环境下产生热疼痛时间非常快,大概5秒就会产生热疼痛;在
800
摄氏度的外部环境下产生热疼痛时间更短,大概
0.05
秒就会产生热疼痛;即现有的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热传递过快,导致此种灭火手套已不能满足当代消防员的需求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在一定程度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以解决现有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热传递过快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从靠近手到远离手的方向依次为内里层

隔热层

防水层以及表面层;所述表面层上贴覆有防水层;
[0006]所述手套主体包括顺次连接的手指套主体

手掌套主体

手腕套主体以及调节构件;
[0007]所述手腕套主体上开设有开口,以使所述手腕套主体形成两个固定部;
[0008]所述开口从所述手腕套主体的开口端沿手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手掌套主体延伸;
[0009]所述调节构件具有位置可相互调节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调节部以及第二调节部,调节所述第一调节部与所述第二调节部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所述手腕套主体的松紧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构件包括能够作为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勾面层以及能够作为所述第二调节部的毛面层;
[0011]所述勾面层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部且其一端设置于形成所述开口的其中一个边沿,所述毛面层设置于与所述勾面层所在的所述固定部相邻的所述固定部,且其一端设置于形成所述开口的其中另一个边沿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手背侧的所述手掌套主体靠近所述手腕套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的宽度设置在
18mm

22mm
之间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手背侧的所述手指套主体的指尖位置处以及靠近所述手掌套主体的手指关节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耐磨层;
[0014]靠近所述手掌套主体的第一耐磨层上还设置有耐磨垫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手指套主体对应各个手指均设置有耐磨条,所述耐磨条由手指的一侧蜿蜒至手指的另一侧;
[0016]所述耐磨条的材质为对位芳纶针织布且所述耐磨条通过明线且至少一道的方式
缝制于所述手指套主体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垫以及所述第一耐磨层的厚度均设置在
0.9mm

1.1mm
之间;所述耐磨垫以及所述第一耐磨层的材质均为牛皮;所述耐磨垫以及所述第一耐磨层均通过明线且至少一道的方式缝制于所述手指套主体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手心侧的所述手掌套主体靠近所述手指套主体的一侧且沿手掌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耐磨层;
[0019]所述手指套主体中的拇指套朝向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虎口耐磨层;
[0020]所述手掌套主体对应所述虎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虎口耐磨层,所述第二虎口耐磨层由手背侧蜿蜒至手心侧;
[0021]手背侧的手掌套主体设置有第三耐磨层,所述第三耐磨层上设置有防撞击壳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耐磨层

所述防撞击壳以及所述第二耐磨层通过明线且至少二道的方式缝制于所述手掌套主体;
[0023]所述第一虎口耐磨层和所述第二虎口耐磨层通过明线且至少一道的方式缝制于所述手掌套主体;
[0024]所述防撞击壳为碳纤维防护壳,且所述防撞击壳的表面为阻燃反光布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手腕套主体靠近所述手掌套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松紧带;
[0026]所述松紧带的宽度设置在
4.8mm

5.2mm
之间;
[0027]手心侧的所述松紧带通过曲折线且至少一道的方式缝制于所述手腕套主体,手背侧的所述松紧带通过曲折线且至少两道的方式缝制于所述手腕套主体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本申请提供一种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为四层结构;手套主体从靠近手到远离手的方向依次为内里层

隔热层

防水层以及表面层;表面层上贴覆有防水层

[0030]具体地,表面层上贴覆有阻燃防水的薄膜,以使在表面层上形成有防水层,防水层增加了抗结冰性能;进一步地,如果在寒冷的冬季,手套主体沾有水后,水由于低温而结的冰能够轻松去除,使得手套主体还能够保持柔软的结构

[0031]综上,四层结构的手套主体提升了手提主体的热防护值,经过实验测试本申请的手套主体的热防护值能够大于等于
45
,保持在
260
摄氏度的外部环境下,
30
秒之后才能产生疼痛感;产生疼痛时间
≥30s
;保持在
800
摄氏度的外部环境下,4秒之后才能产生疼痛感;即本申请提供的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热传递慢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应用于左手且在手心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应用于左手且在手背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序号:1‑
手指套主体;2‑
手掌套主体;5‑
反光条;6‑
第一耐磨层;7‑
耐磨垫;8‑
耐磨条;9‑
第二耐磨层;
10

拇指套;
12

第一虎口耐磨层;
13

第二虎口耐磨层;
14

第三耐磨层;
15

防撞击壳;
16

松紧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从靠近手到远离手的方向依次为内里层

隔热层

防水层以及表面层;所述表面层上贴覆有防水层;所述手套主体包括顺次连接的手指套主体

手掌套主体

手腕套主体以及调节构件;所述手腕套主体上开设有开口,以使所述手腕套主体形成两个固定部;所述开口从所述手腕套主体的开口端沿手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手掌套主体延伸;所述调节构件具有位置可相互调节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调节部以及第二调节部,调节所述第一调节部与所述第二调节部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所述手腕套主体的松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构件包括能够作为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勾面层以及能够作为所述第二调节部的毛面层;所述勾面层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部且其一端设置于形成所述开口的其中一个边沿,所述毛面层设置于与所述勾面层所在的所述固定部相邻的所述固定部,且其一端设置于形成所述开口的其中另一个边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手背侧的所述手掌套主体靠近所述手腕套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的宽度设置在
18mm

22mm
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手背侧的所述手指套主体的指尖位置处以及靠近所述手掌套主体的手指关节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耐磨层;靠近所述手掌套主体的第一耐磨层上还设置有耐磨垫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消防员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套主体对应各个手指均设置有耐磨条,所述耐磨条由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涛王宪东詹梓沐秦旭仁张悦詹向玉张永哲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保力威防护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