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喷码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83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喷码一体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喷码机构,印刷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喷码机构包括正面喷码器、反面喷码器以及第二牵引机构,所述正面喷码器设置在反面喷码器下方,其正面喷码器与反面喷码器相对设置,所述反面喷码器顶部设有第二牵引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喷码就与印刷机构,能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喷码印刷和定点涂白,对指定位置实现喷印和印刷,喷印和印刷的精确度大大提高,减低材料损耗、同时兼顾涂白与喷码,印刷可以一次性完成。成。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喷码一体机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喷码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印刷和喷码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工序,这样造成了工序的增加和人员成本的浪费,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不利于检测,印刷完成把料卸下来再进行定点涂白产品浪费大,操作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印刷喷码一体机,以解决
技术介绍
种问题。
[0004]本技术一种印刷喷码一体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喷码机构,印刷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喷码机构包括正面喷码器、反面喷码器以及第二牵引机构,所述正面喷码器设置在反面喷码器下方,其正面喷码器与反面喷码器相对设置,所述反面喷码器顶部设有第二牵引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版辊,与印刷版辊相连的伺服电机,以及设置在印刷版辊顶部的烘箱。
[0005]优选地,所述放卷机构包括进料膜装置、升降移动机构、张力摆辊以及第一牵引机构,所述升降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丝杆以及第二丝杆,所述进料膜装置与第一丝杆相连,第一丝杆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杆相连带动第一丝杆沿着第一导轨做上下运动;所述进料膜装置与第二丝杆相连,第二丝杆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第二电机与第二丝杆相连带动第二丝杆沿着第二导轨做左右运动;所述张力摆辊为两组,两组张力摆辊之间设有第一牵引机构。
[0006]优选地,所述进料膜装置顶部还设有压紧辊。
[0007]优选地,所述正面喷码器与反面喷码器还与固化装置相连。r/>[0008]优选地,所述印刷机构上还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印刷版辊顶部。
[0009]优选地,所述印刷机构与收卷机构之间还设有水冷辊。
[0010]优选地,所述收卷机构上还设有观察屏。
[0011]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0012]本技术设置的喷码就与印刷机构,能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喷码印刷和定点涂白,对指定位置实现喷印和印刷,喷印和印刷的精确度大大提高,减低材料损耗、同时兼顾涂白与喷码,印刷可以一次性完成。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进料膜装置;2、第二电机;3、第一电机;4、压紧辊;5、第一导轨;6、张力摆辊;7、第一牵引机构;8、第二导轨;9、导向辊;10、正面喷码器;11、反面喷码器;12、固化
装置;13、第二牵引机构;14、检测机构;15、印刷版辊;16、烘箱;17、水冷辊;18、出料膜装置;19、第一丝杆;20、观察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印刷喷码一体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喷码机构,印刷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喷码机构包括正面喷码器10、反面喷码器11以及第二牵引机构13,所述正面喷码器10设置在反面喷码器11下方,其正面喷码器10与反面喷码器11相对设置,所述反面喷码器11顶部设有第二牵引机构13;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版辊15,与印刷版辊15相连的伺服电机,以及设置在印刷版辊15顶部的烘箱16。本实施例中正面喷码器10与反面喷码器11可实现正面和反面料膜的同时喷印功能,更好满足客户喷码工艺多样性的需求,可实现可变数据二维码和可变图案的宽幅数码印刷;印刷机构保证高速印刷功能,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可以实现定点涂白和满版印刷,控制部分采用智能电子轴控制系统,保证套印质量,快速套印减少材料浪费。
[0017]所述放卷机构包括进料膜装置1、升降移动机构、张力摆辊6以及第一牵引机构7,所述升降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2、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8,第一丝杆19以及第二丝杆,所述进料膜装置1与第一丝杆19相连,第一丝杆19设置在第一导轨5上,第一电机3与第一丝杆19相连带动第一丝杆19沿着第一导轨5做上下运动;所述进料膜装置1与第二丝杆相连,第二丝杆设置在第二导轨8上,第二电机2与第二丝杆相连带动第二丝杆沿着第二导轨8做左右运动;所述张力摆辊6为两组,两组张力摆辊6之间设有第一牵引机构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张力摆辊6包括上下两个摆辊,摆辊通过气缸来调节张力大小;本装置中的设置的第一牵引机构7与第二牵引机构13结构相同,包括牵引辊与压辊,且牵引辊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可以为料膜提供动力,压辊保证料膜平整度;升降移动机构可以调节进料膜装置1的上下位置和左右位置,调节上下位置可保证料膜与压紧辊4压紧,调节左右位置可适应不同大小的料膜。本实施例中放卷机构与放卷机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放卷机构设有出料膜装置18与观察屏。20
[0018]所述进料膜装置1顶部还设有压紧辊4。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压紧辊4用于压紧料膜。
[0019]所述正面喷码器10与反面喷码器11还与固化装置12相连。本实施例中固化装置12为紫外线灯,正面喷码器10与反面喷码器11优选采用UV墨水。
[0020]所述印刷机构上还设有检测机构14,所述检测机构14设置在印刷版辊15顶部。设置的检测机构14可以检测喷码效果,采用工业相机进行检测。
[0021]所述收卷机构上还设有观察屏。20设置的观察屏为透明板,透明板后面设有灯光,通过灯光照射透明板可以人为查看喷码印刷好的料膜。
[0022]所述印刷机构与收卷机构之间还设有水冷辊17。本实施例中当印刷完成料膜经过烘箱16加热后,经过水冷辊17能快速冷却,水冷辊17却为滚动支承,冷却水自缢回流,水冷辊17采用大包角走料,印品正面接触,可充分冷却料膜,使料恢复原状,便于准确套印。
[0023]放卷机构、喷码机构,印刷机构,收卷机构用机架连接固定,放卷机构、喷码机构、
印刷机构、收卷机构、机架之间设置了若干个导向辊9。
[0024]本技术使用时,待喷码印刷的料膜首先从进料膜装置1进入,通过升降移动机构调节进料膜装置1的上下左右位置,使压紧辊4紧压料膜,同时保证料膜宽度相适应,进入放卷机构后,首先经过最顶部一组张力摆辊6来调整张力,随后经过第一牵引机构7后再经过第二组张力摆辊6,然后进入喷码机构;进入喷码机构后,经由导向辊9进入过正面喷码器10进行喷码,料膜一面喷码完成后进入固化装置12进行干燥,在进入反面喷码器11对料膜另一面进行喷码并进入固化装置12进行干燥,随后经由导向辊9通过第二牵引机构13进入印刷机构;进入印刷机构后,料膜经过检测机构14检测,来查看喷码是否完好,检测后经过印刷版辊15,伺服电机带动印刷版辊15转动开始印刷图案,印刷完成后进入烘箱16烘干,烘干后经过水冷辊17可充分冷却料膜,使料膜恢复原状,进入收卷机构后,首先进入一组张力摆辊6来调整张力,而后经收第一牵引机构7,再经第二组张力摆辊6调整张力是否合格,合格后进入观察屏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喷码一体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喷码机构,印刷机构以及收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码机构包括正面喷码器、反面喷码器以及第二牵引机构,所述正面喷码器设置在反面喷码器下方,其正面喷码器与反面喷码器相对设置,所述反面喷码器顶部设有第二牵引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版辊,与印刷版辊相连的伺服电机,以及设置在印刷版辊顶部的烘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刷喷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机构包括进料膜装置、升降移动机构、张力摆辊以及第一牵引机构,所述升降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丝杆以及第二丝杆,所述进料膜装置与第一丝杆相连,第一丝杆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杆相连带动第一丝杆沿着第一导轨做上下运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锋利刘建科宋鹏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渭南臻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