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440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包括坝体、泄洪闸和闸板,所述坝体的中间内凹位置竖直设置有泄洪闸,所述泄洪闸的两侧设置闸板,所述闸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贯穿闸板的泄洪管,所述闸板的前端位于坝体内凹处表面设置有分流导板,所述分流导板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泄水台,且分流导板的末端开设有分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泄洪管消能的部分水流引导至分流导板后端的分流槽内,水流形成上挑弧度向上飞行,进行水流的挑能消解水流的能量,同时一部分水流从分流槽进入到分流导板的内部,经过过水槽到达弧形上挑的泄水台二次消能并从分流导板的另一端飞出,实现了水流的分流与消能。流与消能。流与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是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

技术介绍

[0002]泄洪槽是一种用于在洪水期间泄洪在缺水期间蓄水的设施,泄洪槽主要运用在大坝或涵洞等水利工程上,是一种重要的配套水利设施。
[0003]水坝泄洪常常是水利工程设计者棘手的问题,地质条件差,挑流消能造成的严重冲刷,会使河岸崩塌,甚至威胁主体工程安全。大型水库泄洪消能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传统的挑流、底流、戽流均无法收到良好的消能效果,近年来,大部分水利工程均有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洪特点,大流量泄洪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会对下游河床及岸坡造成冲刷破坏,对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确保水工建筑物的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泄洪消能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包括坝体、泄洪闸和闸板,所述坝体的中间内凹位置竖直设置有泄洪闸,所述泄洪闸的两侧设置闸板,所述闸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贯穿闸板的泄洪管,所述闸板的前端位于坝体内凹处表面设置有分流导板,所述分流导板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泄水台,且分流导板的末端开设有分流槽。
[0007]具体的,泄洪管的口径大小可根据该坝体的泄水流量选择需要的口径,且泄洪管的出口端位于泄洪闸的下游水口方向,泄洪管的入口端则贯穿泄洪闸前端的闸板,泄洪闸后端的闸板位于泄洪管的入口段位置则开设有口径相同的圆形孔洞与泄洪管入口段对应。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泄洪管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扰流块,所述扰流块靠近泄洪管内部的一段设置有截水端面。
[0009]具体的,扰流块安装在泄洪管靠近出口端位置,且扰流块的截水端面具有一定倾角正对泄洪管的进水口,多个扰流块围绕泄洪管内壁使得当泄洪的水流进入到泄洪管后,在水流流向泄洪管的出口端时,水流接触到具有倾角的扰流块的截水端面,使得水流需要消耗一定能量去继续前进,使得截水端面对水流起到了一定的消能作用。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泄洪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分流端面,所述分流端面与泄洪管的底端面的夹角为角度小于九十度的锐角结构。
[0011]具体的,当水流接触到具有倾角的扰流块的截水端面后,位于扰流块两侧的分流端面会使行进的水流分截的两股更细的水流向两侧流去,当水流经过泄洪管排出后,则成为了水流更加细化,且消耗了一定能量的水流,使得水流对坝体的冲击减小。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导板的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引流板,
所述引流板的位置位于分流槽的下端紧贴分流导板,且引流板的端面具有可将泄洪水流引导至分流槽内的倾斜角度。
[0013]具体的,引流板可将泄洪管消能的部分水流引导至分流导板后端的分流槽内,使得部分水流进入分流导板的内部,另一部分经过分流导板上端设计的上挑的泄水台,使得水流形成上挑弧度向上飞行,进行水流的挑能消解水流的能量,减少水流对地基以及下游河床的冲击,同时一部分水流从分流槽进入到分流导板的内部,经过过水槽到达弧形上挑的泄水台二次消能并从分流导板的另一端飞出,实现了水流的分流与消能。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消能柱,所述分流导板的内部开设有过水槽,所述过水槽的前端设置有过水跳台。
[0015]具体的,多个设置的消能柱也可将水流分散为多股,实现水流的多次分流。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水槽贯穿开设至分流导板的前端面,所述过水跳台的表面具有倾角向上的弧度并延伸至分流导板的前端面外侧。
[001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导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外端面与坝体的侧面贴合。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使用时,当泄洪闸开闸放水时,水流从闸板留如泄洪管中,在水流流向泄洪管的出口端时,水流接触到具有倾角的扰流块的截水端面,使得水流需要消耗一定能量去继续前进,同时扰流块两侧的分流端面会使行进的水流分截的两股更细的水流向两侧流去,当水流经过泄洪管排出后,则成为了水流更加细化,且消耗了一定能量的水流,使得水流对坝体的冲击减小,实现了对水流分流与消能的作用,减少了水流对坝体以及下游河床的冲击。
[0020]2、本技术使用时,泄洪管消能的部分水流引导至分流导板后端的分流槽内,使得部分水流进入分流导板的内部,另一部分经过分流导板上端设计的上挑的泄水台,使得水流形成上挑弧度向上飞行,进行水流的挑能消解水流的能量,同时一部分水流从分流槽进入到分流导板的内部,经过过水槽到达弧形上挑的泄水台二次消能并从分流导板的另一端飞出,实现了水流的分流与消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的分流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分流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的分流导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的扰流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坝体;2、泄洪闸;3、闸板;4、泄洪管;41、扰流块;411、截水端面;412、分流端面;5、分流导板;51、引流板;52、分流槽;53、消能柱;54、过水跳台;55、挡板;56、过水槽;57、泄水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技术,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技术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技术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包括坝体1、泄洪闸2和闸板3,所述坝体1的中间内凹位置竖直设置有泄洪闸2,所述泄洪闸2的两侧设置闸板3,所述闸板3的前端位于坝体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包括坝体(1)、泄洪闸(2)和闸板(3),所述坝体(1)的中间内凹位置竖直设置有泄洪闸(2),所述泄洪闸(2)的两侧设置闸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贯穿闸板(3)的泄洪管(4),所述闸板(3)的前端位于坝体(1)内凹处表面设置有分流导板(5),所述分流导板(5)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泄水台(57),且分流导板(5)的末端开设有分流槽(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管(4)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扰流块(41),所述扰流块(41)靠近泄洪管(4)内部的一段设置有截水端面(4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分流的水利泄洪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管(4)的两侧均设置有分流端面(412),所述分流端面(412)与泄洪管(4)的底端面的夹角为角度小于九十度的锐角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赵越潘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综合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