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窥镜摄像头高强度存放装置,所属内窥镜摄像头领域,包括箱体,包括存放箱、放置腔与箱门,所述放置腔开设在存放箱前侧面且放置腔沿水平方向向存放箱后侧凹陷,所述箱门通过铰链安装在存放箱前侧面,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一、转动轴一与固定架一,所述驱动电机一固定安装在存放箱上侧面且驱动电机一输出端延伸至放置腔内部,通过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能够对内窥镜摄像头进行垂直放置,避免了需要将内窥镜摄像卷绕放置,避免了内窥镜摄像头进行重复卷绕对内窥镜摄像头的导光束造成损伤,且通过若干个上卡接座和若干个下卡接座可以放置于多个内窥镜摄像头,便于对放置腔内的空间进行合理利用,避免了放置腔内的空间利用不充分。内的空间利用不充分。内的空间利用不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摄像头高强度存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摄像头存放装置,特别涉及内窥镜摄像头高强度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摄像头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它采用尺寸极小的电子成像元件,将所要观察的腔内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光学系统成像到CCD上,然后通过导像纤维束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送到图像处理系统上,最后在监视器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供医生观察和诊断,而在内窥镜摄像头使用完成后,通常将内窥镜摄像头放置于存放柜内,因为存放柜的保护强度好,可以避免内窥镜摄像头受到损坏。
[0003]现有技术中,根据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015135.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窥镜摄像头存放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在进行摄像头存放时,将摄像头放置到第一凹槽中,摄像头连线连接摄像头的一端不需要拔出,直接放置在线性凹槽中,然后将连线盘绕在环形凹槽中,将摄像头连线的另一端从通道口接出,从而减少了挤压造成的损坏,同时也减少摄像头卡口的插拔,有效的减少主机卡口的磨损,其中内窥镜摄像头通过光源发出的光通过传光束(光纤)照射到人体内腔,从腔内反射的光进入光学系统,在高分辨率彩色面阵CCD上成像由CCD驱动电路控制CCD采集图像,经编码电路输出标准彩色视频信号。亮度控制系统根据CCD输出的视频信号调节光源的亮度,确保输出图像上没有白色高亮度区域。由于光学系统存在畸变,CCD输出带有畸变的视频信号,图像畸变校正系统对其进行在线实时校正,并输出校正后的标准彩色视频信号。
[0004]现有的内窥镜摄像头通常由摄像头和导光束组成,通常将窥镜摄像头的导光束卷绕后,再放置于存放柜抽内进行存放,而内窥镜摄像头是较为常用的设备,存取次数交底,每次存放均需卷绕导光束,容易造成内窥镜摄像头的导光束耐久降低,降低了的内窥镜摄像头的使用寿命,因此提出了内窥镜摄像头高强度存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内窥镜摄像头高强度存放装置,旋转式存放结构能够将内窥镜摄像头进行有序放置,且便于将内窥镜摄像头垂直放置,有效的避免了内窥镜摄像头的导光束重复卷绕而受到损失。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内窥镜摄像头高强度存放装置,包括:
[0007]箱体,包括存放箱、放置腔与箱门,所述放置腔开设在存放箱前侧面且放置腔沿水平方向向存放箱后侧凹陷,所述箱门通过铰链安装在存放箱前侧面;
[0008]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一、转动轴一与固定架一,所述驱动电机一固定安装在存放箱上侧面且驱动电机一输出端延伸至放置腔内部,所述转动轴一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一
输出端,所述固定架一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一表面;
[0009]旋转存放单元,包括转动环、上卡接座、下卡接座,所述转动环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一端部,所述转动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卡接座固定安装在上方的转动环表面,所述下卡接座固定安装在下方的转动环表面,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呈圆形阵列式分布,所述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均呈U形结构,上卡接座的规格大于下卡接座的规格,所述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均为金属材质制成。
[0010]作为优选,所述存放箱下侧壁设置有辅助支撑单元,所述辅助支撑单元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搭接设置有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与存放箱螺纹连接,所述轴承座内部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外圈连接在轴承座内部,所述轴承内圈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一表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轴承座放置于存放箱的下侧壁,将转动轴一与轴承座内设置的轴承的内圈连接,再将连接螺栓插入固定孔并拧紧连接螺栓,便于对转动轴一进行支撑,防止转动轴悬空放置。
[0012]作为优选,所述存放箱内部设置有消毒单元,所述消毒单元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存放箱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部搭接设置有限位螺栓且限位螺栓与安装板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相向面之前设置有灯座,所述灯座内部设置有消毒灯。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螺栓将连接板固定于安装板上,从而将灯座和消毒灯安装于安装板上,当内窥镜摄像头放置于存放箱内时,启动消毒灯,通过消毒灯对内窥镜摄像头进行消毒。
[0014]作为优选,所述箱门内部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钢化玻璃制成,所述箱门前侧面设置有把手。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窗的设置,便于对存放箱内的存放情况进行观察,使得放置和取出内窥镜摄像头时更加方便。
[0016]作为优选,所述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内均固定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为医用弹性橡胶制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的设置,便于对放置的内窥镜摄像头进行保护,防止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刮伤内窥镜摄像头表面。
[0018]综上所述,通过螺栓将上固定架一固定安装于转动轴一表面,再将转动轴一安装于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当将内窥镜摄像头放置于存放箱内时,将内窥镜摄像头的手持部放置于上卡接座内,再将内窥镜摄像头的导光束放入下卡接座内,通过驱动电机一驱动转动轴一转动,并通过转动轴一带动固定架一转动,使得固定架一带动转动环转动,并通过转动环带动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移动,使得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带动内窥镜摄像头进行移动,将未对放置内窥镜摄像头的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移动至放置腔开口处,放置完成后,关闭箱门即可,便于对内窥镜摄像头进行放置,且无需卷绕内窥镜摄像头的导光束;
[0019]本申请通过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能够对内窥镜摄像头进行垂直放置,避免了需要将内窥镜摄像卷绕放置,避免了内窥镜摄像头进行重复卷绕对内窥镜摄像头的导光束造成损伤,且通过若干个上卡接座和若干个下卡接座可以放置于多个内窥镜摄像头,便于对放置腔内的空间进行合理利用,避免了放置腔内的空间利用不充分;
[0020]本申请利用且驱动单能够使得转动环带动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进行移动,便于对上卡接座和下卡接座的位置进行改变,便于对内窥镜摄像头进行放置。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存纵向剖面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拆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旋转存放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的辅助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的消毒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箱体;2、存放箱;3、箱门;4、驱动单元;41、驱动电机一;42、转动轴一;43、固定架一;44、驱动电机二;45、转动轴二;46、限位环;47、固定环;48、固定架二;5、旋转存放单元;51、转动环;52、上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窥镜摄像头高强度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包括存放箱(2)、放置腔(10)与箱门(3),所述放置腔(10)开设在存放箱(2)前侧面且放置腔(10)沿水平方向向存放箱(2)后侧凹陷,所述箱门(3)通过铰链安装在存放箱(2)前侧面;驱动单元(4),包括驱动电机一(41)、转动轴一(42)与固定架一(43),所述驱动电机一(41)固定安装在存放箱(2)上侧面且驱动电机一(41)输出端延伸至放置腔(10)内部,所述转动轴一(42)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一(41)输出端,所述固定架一(4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一(42)表面;旋转存放单元(5),包括转动环(51)、上卡接座(52)、下卡接座(53),所述转动环(51)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一(43)端部,所述转动环(5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卡接座(52)固定安装在上方的转动环(51)表面,所述下卡接座(53)固定安装在下方的转动环(51)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摄像头高强度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10)下侧壁设置有辅助支撑单元(6),所述辅助支撑单元(6)包括轴承座(61),所述轴承座(61)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孔(62),所述固定孔(62)内部搭接设置有连接螺栓(63)且连接螺栓(63)与存放箱(2)螺纹连接,所述轴承座(61)内部设置有轴承(64)且轴承(64)的外圈连接在轴承座(61)内部,所述轴承(64)内圈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一(42)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摄像头高强度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10)内部设置有消毒单元(7),所述消毒单元(7)包括安装板(71),所述安装板(71)远离存放箱(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72),所述连接板(72)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孔(73),所述连接孔(73)内部搭接设置有限位螺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先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同人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