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417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4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热管理系统的第一状态数据;将第一状态数据输入至训练好的热管理策略函数得到第一控制参数值;根据预先构建的热管理系统的状态数据与温度调节回路上的温控部件的控制参数值的映射规则,确定第一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值;根据第一控制参数值和第二控制参数值的关系,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以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度。如此,通过基于第一控制参数值和第二控制参数值的关系,可以使得确定出的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处在合理范围之内,提高温控部件运行的安全性,实现对热管理对象的有效管理。实现对热管理对象的有效管理。实现对热管理对象的有效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车辆热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热管理系统是新能源汽车除了电池、电驱和电控以外最重要的系统之一,通常包括座舱热管理、电驱热管理、电池热管理、控制器热管理、车身热管理和发动机热管理五大部分,控制器热管理包括自动驾驶控制器、智能座舱控制器及其他域控制器的热管理;车身热管理包括车辆冷却气流的控制以及车辆玻璃窗(包括天窗或智能玻璃天幕)的热隔离或者热保护控制;电驱热管理包括驱动电机、逆变器、充电机、直流

直流转换器、直流

交流转换器等发热部件;座舱热管理主要涉及到乘员舱的升温降温、温度分区控制、空气质量、振动与噪声(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等;电池热管理主要涉及加热、冷却和均温等;发动机热管理包括发动机本体冷却、增压器中冷等。通过对车辆中的热管理对象进行热管理可以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热管理对象的能效,降低热管理对象的管理成本。
[0003]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基于规则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实现车辆热管理的控制,然而,基于规则的热管理控制方法面对新能源车辆复杂的热管理系统,难以适应车辆多变的工况,准确性较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热管理控制方法虽然提升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参数的准确性但是,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热管理控制方法无法判断其控制逻辑的合理性,存在非适应性工况下导致的安全风险。<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提高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运行的安全性,实现对热管理对象的有效管理。
[000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的方法,包括:
[0007]获取热管理系统的第一状态数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包括热管理对象的温度和温度调节回路的状态参数值;
[0008]将所述第一状态数据输入至训练好的热管理策略函数,得到第一控制参数值;其中,所述训练好的热管理策略函数是预先基于所述热管理系统的状态数据样本集训练得到的;
[0009]根据预先构建的所述热管理系统的状态数据与所述温度调节回路上的温控部件的控制参数值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值;
[0010]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的关系,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以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度。
[0011]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的方法中,首先,获取热管理系统的第一状态数据;然后,将第一状态数据输入至训练好的热管理策略函数,得到第一控制
参数值;根据预先构建的热管理系统的状态数据与温度调节回路上的温控部件的控制参数值的映射规则,确定第一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值;最后,根据第一控制参数值和第二控制参数值的关系,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以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度。如此,通过基于训练好的热管理策略函数获得的第一控制参数值和基于热管理系统的状态数据与温度调节回路上的温控部件的控制参数值的映射规则获得的第二控制参数值的关系,可以使得确定出的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处在合理范围之内,提高温控部件运行的安全性,实现对热管理对象的有效管理。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的关系,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包括:获取所述温控部件的安全系数;根据所述安全系数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确定控制参数参考值;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参考值和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调节所述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
[0013]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温控部件的安全系数和第二控制参数确定的控制参数参考值,以及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可以对获得的第一控制参数值进行约束,使得最终获得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温控部件运行的安全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控制参数参考值和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调节所述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包括:若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在所述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之内,且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控制参数参考值,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调节所述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
[0015]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控制参数值在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之内,且第一控制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控制参数参考值,则说明基于训练好的热管理策略函数确定出的第一控制参数值无明显偏差,因此基于第一控制参数值调节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后,可以保证温控部件可以安全运行。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控制参数参考值和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调节所述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包括:若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在所述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之外,和/或,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大于所述控制参数参考值,基于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调节所述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
[0017]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控制参数值在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之外,和/或第一控制参数值大于控制参数参考值,则说明基于训练好的热管理策略函数确定出的第一控制参数值存在偏差,偏离温控部件正常工作的工作参数范围,此时基于第二控制参数值调节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可以使得温控部件正常工作。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的关系,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包括:确定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基于所述差值绝对值、所述映射规则和所述热管理对象的预设温度范围,调节所述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
[0019]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确定第一控制参数值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并根据该差值绝对值、热管理系统的状态数据与温度调节回路上的温控部件的控制参数值的映射规则和热管理对象的预设温度范围,可以对温控部件的控制参数值进行约束,从而使得获得的温控部件的控制参数值处于正常范围,保证温控部件安全运行。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差值绝对值、所述映射规则和所述热管理对象的
预设温度范围,调节所述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包括:基于所述映射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对应的温控部件管理的热管理对象的第一参考温度;若所述第一参考温度在所述预设温度范围之内,且所述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差值阈值,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调节对应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
[002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基于映射规则确定出第一控制参数值对应的温控部件管理的热管理对象的第一参考温度,并在确定第一参考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之内,且第一控制参数值和第二控制参数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差值阈值时,基于第一控制参数值调节对应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使得温控部件可以安全运行,且在基于第一控制参数值对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调节后,被管理的热管理对象的温度可以维持在正常温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热管理系统的第一状态数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包括热管理对象的温度和温度调节回路的状态参数值;将所述第一状态数据输入至训练好的热管理策略函数,得到第一控制参数值;其中,所述训练好的热管理策略函数是预先基于所述热管理系统的状态数据样本集训练得到的;根据预先构建的所述热管理系统的状态数据与所述温度调节回路上的温控部件的控制参数值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值;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的关系,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以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的关系,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包括:获取所述温控部件的安全系数;根据所述安全系数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确定控制参数参考值;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参考值和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调节所述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控制参数参考值和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调节所述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包括:若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在所述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之内,且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控制参数参考值,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调节所述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控制参数参考值和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调节所述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包括:若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在所述预设控制参数值范围之外,和/或,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大于所述控制参数参考值,基于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调节所述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的关系,调节对应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包括:确定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基于所述差值绝对值、所述映射规则和所述热管理对象的预设温度范围,调节所述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差值绝对值、所述映射规则和所述热管理对象的预设温度范围,调节所述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包括:基于所述映射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对应的温控部件管理的热管理对象的第一参考温度;若所述第一参考温度在所述预设温度范围之内,且所述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差值阈值,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调节对应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差值绝对值、所述映射规则和热管理对象的预设温度范围,调节所述热管理对象的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包括:基于所述映射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对应的温控部件管理的热管理对象的第一参考温度;若所述第一参考温度在所述预设温度范围之外,和/或,所述差值绝对值大于差值阈值,基于所述映射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对应的温控部件管理的热管理对象的
第二参考温度;若所述第二参考温度在所述预设温度范围之内,基于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值,调节对应温控部件的工作参数。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值满足第一条件,输出警告提示信息,以提示对所述训练好的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孔德盛柳阳张翔文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