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13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含氟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含氟废水收集池、含酸废水收集池、若干批次反应槽、压滤机、中间槽。该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含氟废水收集池将废水输送至对应的批次反应槽中,加入药物使形成氯化钙沉淀后,沉淀物直接进入压滤机进行压滤,产生的滤液进入中间槽中,通过中间槽调节PH值后,进入生化系统反硝化后,出水沉淀后排放至排放槽调PH,通过砂滤罐过滤后排放,当需对含酸废水处理时,通过将废水泵入对应的批次反应槽中,加入药物形成氯化钙沉淀后,通过压滤机压滤,滤液进入中间槽进入中间桶,进入蒸发系统除盐水后反硝化处理,在排放槽再次进行调PH,通过砂滤罐过滤后排放。通过砂滤罐过滤后排放。通过砂滤罐过滤后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氟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满足对含氟废水与含酸废水处理需求,保证排放标准的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其中包括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含氟废水是指含有氟离子的废水,通常来自于电镀、冶金、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氟离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
[0003]现有的废水处理主要为废水收集池将废水排放至批次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池中的沉淀物直接进入压滤机中进行固液分离,经过ph回调池、生化系统和二次ph回调池完成废水处理。
[0004]然而现有的在工厂车间生产时,不可避免的产生多种废水比如含氟废水与含酸废水,但因含氟废水与含酸废水的处理工艺不同,需要针对含酸废水重新设计一个处理系统,然而废水投入消耗较大,因此有的工厂无法对含酸废水进行处理,只能通过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但因处理工艺不同,虽然其中部分工序可以达到有限的中和效果,处理后的含酸废水处理依然较难达到标准,但是有的工厂其内部自带蒸发系统,其满足对含酸废水处理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利用工厂的蒸发系统,可以满足对含氟废水处理的同时对含酸废水同样进行处理,满足多种废水处理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旨在解决因不同生产环境的限制,单种对污废水进行处理工艺,无法满足实际生产处理需求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含氟废水收集池、含酸废水收集池、若干批次反应槽、压滤机、中间槽、应急池、蒸发系统、中间桶、生化处理系统、沉淀池、排放槽、砂滤罐、待排池、监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0007]所述含氟废水收集池与所述含酸废水收集池分别通过管道与若干所述批次反应槽,所述批次反应槽与所述压滤机相连接用于进行固液分离,所述应急池通过分流管分别与所述含氟废水收集池和含酸废水收集池相连接;
[0008]所述中间槽通过分流管分别与所述蒸发系统和所述生化处理系统相连接,且通过所述分流管分别将滤液分别导向至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和所述蒸发系统;
[0009]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污水的流量、应急池、中间槽和生化处理系统中废水温度和容积检测。
[0010]优选的,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分别于所述中间槽和所述中间桶相连接,所述生化处理系统与沉淀池相连接,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排放槽相连接,所述排放槽与所述砂滤罐相连接,所述砂滤罐与所述待排池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与第二好氧池,所述第一缺氧池通过分流管分别与所述中间槽和所述中间桶相连接,所述第一缺氧池与所述第一好氧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好氧池与所述第二缺氧池相连接,所述第二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库、服务器、计算机和远程终端,所述数据库与所述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库与所述服务器相连接用于传输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数据,并对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相对应的指令进行控制,所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计算机和所述远程终端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监测模块包括若干第一管道流量计、若干第二管道流量计、第一容积检测模块和若干第二容积检测模块,若干第一管道流量计分别所述含氟废水收集池和所述含酸废水池与所述反应槽相连接的管道上,若干第二管道流量计分别设于所述压滤机与所述中间槽和所述应急池相连接的管道上,所述第一容积检测模块设于应急池,若干所述第二容积检测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二缺氧池上。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自动加药模块、若干温度控制模块和若干温度检测模块,所述自动加药模块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加药模块与若干所述批次反应槽一一对应,且设于相对应的所述批次反应槽上,若干温度检测模块分别设于若干批次反应槽与所述应急池上,若干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分别设于若干批次反应槽与所述应急池上。
[0015]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
[0017](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含氟废水收集池将废水输送至对应的批次反应槽中,加入药物使形成氯化钙沉淀后,沉淀物直接进入压滤机进行压滤,产生的滤液进入中间槽中,通过中间槽调节PH值后,进入生化系统进行反硝化,并生化出水沉淀后排放至排放槽再次进行调PH,通过砂滤罐过滤后排放,当需对含酸废水处理时,通过将废水泵入对应的批次反应槽中,加入药物形成氯化钙沉淀后,通过压滤机压滤,滤液进入中间槽进入中间桶,进入蒸发系统蒸发除盐水后,进入生化系统进行反硝化处理,在排放槽再次进行调PH,通过砂滤罐过滤后排放,在进行净化过程中,通过监测模块对容量、温度和流量等进行检测,并在对应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中,数据处理模块根据不同的接受数据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控制模块中,保证后续的净化效果以及对设备的实时监控调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流程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含氟废水处理流程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含酸废水处理流程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含氟废水收集池、含酸废水收集池、若干批次反应槽、压滤机、中间槽、应急池、蒸发系统、中间桶、生化处理系统、沉淀池、排放槽、砂滤罐、待排池、监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0024]本废水处理系统一般设于室外地面,处理设施为钢结构内衬玻璃钢防腐,为节省动力消耗,废水经过提升后,尽量采用重力流经各个处理构筑物直至排放,本废水处理工程中,部分物品和材料处于腐蚀性环境,需进行防腐处理,以减少水中污染物和腐蚀性气体对构筑物、建筑物、设备和设施等的腐蚀,确保设备和设施的运行安全,保证工程质量,(1)用于辅助液体输送和利用鼓风机曝气功能,使污染物充分获得氧气曝气的水泵与鼓风机等设备,水泵、鼓风机等设备的轴心部件,均为抗腐蚀金属;用于连接上述部件输送物料的输水管、曝气管、加药管道等生产性设备和设施主要采用耐腐蚀的PVC压力管、(2)废水区域的栏杆、平台、(3)反应槽、应急池、生化处理系统、排放槽、沉淀池等构筑物池体池壁、过道及盖板等,废水处理构筑物池体内壁、过道及盖板等按照接触介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防腐材料及防腐工艺进行表面防腐。
[0025]所述含氟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氟废水收集池、含酸废水收集池、若干批次反应槽、压滤机、中间槽、应急池、蒸发系统、中间桶、生化处理系统、沉淀池、排放槽、砂滤罐、待排池、监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含氟废水收集池与所述含酸废水收集池分别通过管道与若干所述批次反应槽,所述批次反应槽与所述压滤机相连接用于进行固液分离,所述应急池通过分流管分别与所述含氟废水收集池和含酸废水收集池相连接;所述中间槽通过分流管分别与所述蒸发系统和所述生化处理系统相连接,且通过所述分流管分别将滤液分别导向至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和所述蒸发系统;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污水的流量、应急池、中间槽和生化处理系统中废水温度和容积检测,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分别于所述中间槽和所述中间桶相连接,所述生化处理系统与沉淀池相连接,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排放槽相连接,所述排放槽与所述砂滤罐相连接,所述砂滤罐与所述待排池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与第二好氧池,所述第一缺氧池通过分流管分别与所述中间槽和所述中间桶相连接,所述第一缺氧池与所述第一好氧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好氧池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书强颜登科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格润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