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车身前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07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3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及车身前部结构,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防撞梁;主吸能盒,连接于前防撞梁和纵梁总成;水箱横梁,连接于上纵梁并在Z向上与前防撞梁间隔设置;以及第一支架,连接于前防撞梁和水箱横梁。车辆包括纵梁总成、上纵梁以及车身前部结构,纵梁总成连接于主吸能盒,上纵梁连接于水箱横梁。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及车身前部结构通过在前防撞梁和水箱横梁之间设置第一支架可以提高前防撞梁和水箱横梁的连接稳定性,并且车身前部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不仅可以通过前防撞梁和主吸能盒进行吸收,还可以利用水箱横梁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从而提高了吸能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车身前部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及车身前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身前部的防撞结构一般包括前防撞梁、吸能盒等部件。当车辆发生撞击时,前防撞梁承受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并将冲击力传递至吸能盒。吸能盒通过自身的形变可以吸收一部分碰撞能量,从而尽可能减小冲击力对车身的损害,以达到保护车身以及车内乘客安全的作用。
[0003]现有的车身前部防撞结构多为单吸能盒或双吸能盒结构,吸能结构较少,传力路径单一,难以满足车辆对于更优的防撞性能的要求。并且,当需要提升吸能能力时,一般会选择增加吸能盒的尺寸或者选用性能更好的材质,这样会提高车辆制造成本,也不利于车辆减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及车身前部结构,以解决现有车辆吸能效果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防撞梁;主吸能盒,连接于所述前防撞梁和纵梁总成;水箱横梁,连接于上纵梁并在Z向上与所述前防撞梁间隔设置;以及第一支架,连接于所述前防撞梁和所述水箱横梁。
[0006]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车身前部结构,在前防撞梁和水箱横梁之间设置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同时连接于前防撞梁和水箱横梁,可以提高前防撞梁和水箱横梁的连接稳定性。当车身前部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不仅可以通过前防撞梁和主吸能盒进行吸收,还可以利用水箱横梁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从而提高了吸能效果。相较于现有车身前部的防撞结构,本申请中不仅吸能效果更好,而且未对车身原有的主吸能盒和前防撞梁进行改动,有利于大规模应用。
[0007]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水箱横梁包括连接段和两个吸能段,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两个所述吸能段在Y向上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段两侧,每个所述吸能段连接于所述连接段和所述上纵梁。
[0008]本方案中,连接段以及两个吸能段与上纵梁连接,当车身前部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先传递至连接段,再由连接段传递至吸能段和上纵梁,从而利用吸能段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并且,由于设置两个吸能段,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吸能效果。
[0009]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吸能段在Z向上从所述上纵梁向所述前防撞梁倾斜向下延伸设置。
[0010]本方案中,将吸能段从上纵梁朝向前防撞梁倾斜设置,有利于将车身前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经由吸能段传递至上纵梁,从而实现利用吸能段有效吸能。
[0011]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水箱横梁在X向上与所述前防撞梁间隔设置;所述第
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前防撞梁,所述第二连接部在Z向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水箱横梁。
[0012]本方案中,将水箱横梁在X向与Z向上均与前防撞梁间隔设置,且通过第一连接部实现水箱横梁与前防撞梁在X向上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实现水箱横梁与前防撞梁在Z向上连接,由此可以利用第一支架和前防撞梁对水箱横梁提供支撑,从而提高水箱横梁的结构稳定性。并且,由于前防撞梁对水箱横梁具有X向间隙,当车身前部发生碰撞时,前防撞梁最先受到撞击,然后水箱横梁才会受到撞击,则水箱横梁不会在第一时间受到过大的撞击力,可以避免水箱横梁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坏。
[0013]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还包括偏置吸能盒,所述偏置吸能盒连接于所述前防撞梁和所述上纵梁。
[0014]本方案中,在设置主吸能盒的前提下,还设置有偏置吸能盒,且偏置吸能盒同样连接于前防撞梁和纵梁总成,则利用偏置吸能盒可以分担主吸能盒的吸能压力,并提高车身前部吸能效果。
[0015]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偏置吸能盒与所述主吸能盒在Y向上平行设置。
[0016]本方案中,当前防撞梁发生碰撞时,由于偏置吸能盒与主吸能盒平行设置,则前防撞梁受到的撞击力可以同时经由偏置吸能盒和主吸能盒传递至纵梁总成,从而可以同时利用偏置吸能盒和主吸能盒进行吸能,进一步提高了吸能效果。
[0017]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还包括下横梁和下吸能盒,所述下横梁在Z向上与所述前防撞梁间隔设置,所述下吸能盒连接于所述下横梁和所述纵梁总成。
[0018]本方案中,在前防撞梁的下方设置下横梁,且下横梁经由下吸能盒连接于纵梁总成。由此,通过下横梁可以分担前防撞梁受到的撞击力。并且,下横梁受到的撞击力可以经由下吸能盒传递至纵梁总成,从而利用下吸能盒吸收一部分撞击力,进一步提高吸能效果。
[0019]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下横梁和所述前防撞梁。
[0020]本方案中,通过第二支架连接下横梁和前防撞梁,提高了下横梁和前防撞梁的结构稳定性。
[0021]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水箱横梁与所述上纵梁一起围成有收容空间;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还包括储物盒,所述储物盒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中并悬置于所述水箱横梁和所述上纵梁。
[0022]本方案中,水箱横梁和上纵梁连接围成有收容空间,并将储物盒的边缘悬置在水箱横梁和上纵梁上,则利用储物盒可以储存行李物品,有效扩大了车身内部储物空间,有利于满足用户对更大储物空间车辆的需求。
[0023]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纵梁总成、上纵梁以及上述的车身前部结构,所述纵梁总成连接于所述主吸能盒,所述上纵梁连接于所述水箱横梁。
[0024]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车身前部结构,当车身前部发生碰撞时,前防撞梁受到的冲击力不仅可以通过主吸能盒进行吸收,还可以利用水箱横梁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从而提高了吸能效果,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及车身前部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申请提供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防撞梁;主吸能盒,连接于前防撞梁和纵梁总
成;水箱横梁,连接于上纵梁并在Z向上与前防撞梁间隔设置;以及第一支架,连接于前防撞梁和水箱横梁。通过在前防撞梁和水箱横梁之间设置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同时连接于前防撞梁和水箱横梁,可以提高前防撞梁和水箱横梁的连接稳定性。当车身前部发生碰撞时,前防撞梁受到的冲击力不仅可以通过主吸能盒进行吸收,还可以利用水箱横梁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从而提高了吸能效果。
[0027]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包括车身前部结构,通过车身前部结构可以提高车辆的吸能效果,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身前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防撞梁(110);主吸能盒(120),连接于所述前防撞梁(110)和纵梁总成(200);水箱横梁(130),连接于上纵梁(300)并在Z向上与所述前防撞梁(110)间隔设置;以及第一支架(140),连接于所述前防撞梁(110)和所述水箱横梁(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横梁(130)包括连接段(131)和两个吸能段(132),所述连接段(131)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40),两个所述吸能段(132)在Y向上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段(131)两侧,每个所述吸能段(132)连接于所述连接段(131)和所述上纵梁(3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段(132)在Z向上从所述上纵梁(300)向所述前防撞梁(110)倾斜向下延伸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横梁(130)在X向上与所述前防撞梁(11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架(140)包括第一连接部(141)和第二连接部(142),所述第一连接部(141)连接于所述前防撞梁(110),所述第二连接部(142)在Z向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41)和所述水箱横梁(1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还包括偏置吸能盒(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安平张晓琦李亚轩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