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无机污染物中以重金属比较突出,主要是由于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而易于积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甚至有的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有汞、镉、铅、铜、铬、砷、镍、铁、锰和锌等,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环境问题日益显著,重金属污染进一步的加剧,其中汞的毒性是最强的,汞污染对于土壤、农作物、人体和经济都有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土壤的危害更为严重,所以对重金属汞污染土壤的防治和修复工作显得越发紧迫。
[0003]目前,对重金属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式有很多,如换土法、分离修复法、隔离法和植物挥发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各自的弊端,修复手段单一,不能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汞进行有效去除,导致土壤修复效果较差,且修复过程中不能精准判断土壤的实际被污染的范围,导致容易出现过度修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修复成本,另外现有的重金属汞污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在待修复的重金属汞土壤污染区进行网格划分,接着在重金属汞土壤污染区按照划分的网格进行土壤采样,再对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和土壤汞形态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实际被重金属汞污染的区域并进行标记,作为实际修复区;步骤二:先采用防渗的隔离膜材料对步骤一中得到的实际修复区进行隔离,形成隔离修复区,再采用防渗的隔离膜材料对隔离区进行等距分割,形成等距分布的分割修复区,然后依次在各个分割修复区加入固定剂来对重金属汞进行化学固化,以降低重金属汞的可移动性;步骤三:依次在各个分割修复区的土壤中插入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再对插入土壤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通入直流电,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电极区迁移富集,然后将电极区的电解液抽出并收集,实现对重金属汞土壤污染区的初次修复;步骤四:依次将经过初次修复的各个分割修复区的土壤挖掘出来并进行破碎,再采用低频加热的方式对破碎土壤进行加热,并对破碎土壤中通入高温蒸汽,使土壤干燥并使土壤中的汞汽化分解,实现对重金属汞土壤污染区的二次修复,同时在汞汽化分解过程中对产生的气体进行充分收集并净化处理;步骤五:依次在经过二次修复的各个分割修复区的土壤中添加汞甲基化细菌,通过汞甲基化细菌的去甲基化作用使土壤中残留的汞转换为无机汞,同时在各个分割修复区土壤中继续添加含有汞还原酶的汞抗性微生物,通过汞抗性微生物的汞还原酶活性将残留的有机汞化合物转化为低毒性的汞单质,实现对重金属汞土壤污染区的三次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土壤采样的深度为0.9~1米,采集的土壤样本放入磁盘中风干,风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王萍,田茂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