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4376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S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涉及燃料电池催化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S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催化
,尤其涉及一种N,S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促进燃料电池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必须开发高活性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目前,催化活性最高的催化剂仍然是铂基催化剂,开发低铂载量且高活性的催化剂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在铂基催化剂中,铂的晶型和颗粒大小对催化活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设计和方法调控,开发具有丰富活性晶面的铂基催化剂,在保证高活性的前提下降低铂载量,对促进铂基催化剂的商业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多孔碳是一种具有高表面积、质轻且化学稳定的材料,是铂纳米颗粒的良载体。与其他碳载体相比,介孔碳负载铂合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丰富的孔结构可以对纳米颗粒形成限域作用,减少颗粒的团聚;(2)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暴露更多活性位点,同时促进传质,对提高催化剂活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3)碳材料廉价易得,制备成本低。目前,已有很多制备方法被报道用于制备碳载铂基复合催化剂,如溶胶

凝胶法、溶剂热法、KCl辅助退火法、金属

有机骨架限制共还原法等。但是,这些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制备过程中铂金属颗粒容易团聚,影响催化活性;
[0005](2)宏量制备难度大、制备成本高,限制了实际应用;
[0006](3)催化剂中Pt质量比活性低。
[0007]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易于宏量制备、铂金属颗粒不易团聚且具有高氧还原催化活性的铂基复合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易于宏量制备、铂金属颗粒分布均匀且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铂基复合催化剂。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S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1、将5

氨基
‑2‑
巯基苯并咪唑溶解于盐酸水溶液中,剧烈搅拌,滴加氧化剂,进行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聚5

氨基
‑2‑
巯基苯并咪唑;
[0011]步骤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聚5

氨基
‑2‑
巯基苯并咪唑置于管式炉中,惰性气氛条件下,热解制备得到N,S共掺杂多孔碳材料NSPC;
[0012]步骤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N,S共掺杂多孔碳材料NSPC加入水溶液中,超声分散;随后,加入铂盐和过渡金属盐前驱体,搅拌、减压蒸馏、干燥后转移至管式炉高温煅烧,制得N,S共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铵。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5

氨基
‑2‑
巯基苯并咪唑与过硫酸铵的质量比
为1:3。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盐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1mol/L,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4

10h,优选反应时间为8h。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热解温度为800

1000℃,热解时间大于1h,优选,热解温度为900℃,热解时间为2h。
[0017]进一步的,步骤2中,管式炉的升温速率为2℃/min。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N,S共掺杂多孔碳材料NSPC与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3。
[0019]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铂盐为氯铂酸钠,所述过渡金属盐前驱体为氯化钴、氯化铜、氯化铁、氯化镍中的任意一种。
[0020]进一步的,步骤3中,高温煅烧气氛为氩氢混合气,所述氩氢混合气中含有体积为5%的H2和体积为95%的Ar,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大于1h,优选煅烧时间2为2h。
[0021]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N,S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在碳材料中引入杂原子N,S,构筑N,S共掺杂多孔碳,并以此为载体制备碳载铂基催化剂,不仅可以调控碳骨架的电子云密度,同时其更低的电负性可以用于锚定铂纳米颗粒,增强载体与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减少铂的团聚并提高催化活性,制备得到的铂合金纳米颗粒粒径主要集中在3

5nm,分布均匀,对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0024](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容易实现宏量制备;
[0025](3)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控铂合金纳米颗粒的晶型和大小,可以提高铂的本征活性和有效活性面积,使得低铂载量催化剂的活性超越商业70% Pt/C催化剂。
[002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1中PtCo合金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谱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1中PtCo合金催化剂的氮气物理吸/脱附曲线;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1中PtCo合金催化剂的透射电镜照片;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1中PtCo合金催化剂与商业70wt%Pt/C催化剂在0.1M HClO4电解质中的氧还原极化曲线;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2中PtCu3合金催化剂与商业70wt%Pt/C催化剂在0.1M HClO4电解质中的氧还原极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0033]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
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0034]实施例1
[0035](a)称取1g的5

氨基
‑2‑
巯基苯并咪唑溶解于250ml的0.1M盐酸水溶液中。随后,滴加含有3g过硫酸铵氧化剂的水溶液,剧烈搅拌。溶液逐渐从无色变为棕色。反应8h后,将所得棕色悬浮液抽滤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得到聚5

氨基
‑2‑
巯基苯并咪唑。
[0036](b)将300mg聚5

氨基
‑2‑
巯基苯并咪唑置于刚玉瓷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S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5

氨基
‑2‑
巯基苯并咪唑溶解于盐酸水溶液中,剧烈搅拌,滴加氧化剂,进行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聚5

氨基
‑2‑
巯基苯并咪唑;步骤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聚5

氨基
‑2‑
巯基苯并咪唑置于管式炉中,惰性气氛条件下,热解制备得到N,S共掺杂多孔碳材料NSPC;步骤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N,S共掺杂多孔碳材料NSPC加入水溶液中,超声分散;随后,加入铂盐和过渡金属盐前驱体,搅拌、减压蒸馏、干燥后转移至管式炉高温煅烧,制得N,S共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S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N,S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

氨基
‑2‑
巯基苯并咪唑与过硫酸铵的质量比为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S掺杂多孔碳负载铂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小东柯长春孙文陆陈宝朱金辉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