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623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组合物为A、B两种活性组分,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之间的重量比为1: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是针对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2011314120.0的分案申请202210553242.8的再次分案申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2011314120.0的申请日为2020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公开号:CN112825859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2210553242.8的公开号:CN114903046A;由于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2210553242.8申请存在审查员指出的单一性问题,申请人再次针对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2210553242.8提出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与一种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3]专利WO2016184378公开了一种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其中报道了如下通式I

A、I

B所示的化合物对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活性。
[0004][0005]呼吸抑制剂类杀菌剂、核酸代谢抑制剂类杀菌剂、细胞壁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信号传导作用抑制剂类杀菌剂、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抑制剂类杀菌剂、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磷脂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细胞壁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甲硫氨酸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且防治效果突出的杀菌剂。因其作用位点单一,长期重复使用后,部分品种的田间药效显著下降。多位点抑制剂类杀菌剂是一类广谱的保护性杀菌剂,但该类杀菌剂治疗活性差,田间用量大。
[0006]在杀菌剂应用的实践中,人们经常发现一种药剂在初期具有很好的防病效果,但随着使用次数增多,用药量也逐渐加大,而药效提高甚微,有时甚至是完全失去了防病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病原菌种群发生了变化,即部分病原菌通过突变获得了耐药质粒而产生抗药性,并在自然选择中逐步形成优势种群,导致了杀菌剂的药效降低。同时,人们也认识到,农药施用后,一部分会散落在土壤上或散逸到空气中,或随雨水及农田排水流入河、
湖中,造成环境污染。为此,人们迫切需要药效高,用量小,环境污染少,并能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农药产品。
[0007]农药组合应用是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减小农药用量有效方法。杀菌剂组合应用的科学性不但取决于防治对象、作用机理,也取决于药剂混用后联合作用性质。因此,开发一种作用互补、增效性显著的高效杀菌剂组合物存在着多种制约因素,成功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与一种杀菌剂的增效性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杀菌组合物,组合物为A、B两种活性组分,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之间的重量比为1:99

99:1;
[0011]其中,活性组分A为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或其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活性组分B选自一种杀菌剂。
[0012]活性组分A为通式I

A或I

B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0013][0014]式中:
[0015]R1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氨基、羧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3‑
C4环烷基、C1‑
C4烷氧基、卤代C1‑
C4烷氧基、C1‑
C4烷硫基、卤代C1‑
C4烷硫基、C1‑
C4烷基亚磺酰基、C1‑
C4烷基磺酰基、C2‑
C4烯基、卤代C2‑
C4烯基、C2‑
C4炔基、卤代C2‑
C4炔基、C3‑
C4烯氧基、卤代C3‑
C4烯氧基、C3‑
C4炔氧基、卤代C3‑
C4炔氧基、C1‑
C4烷基氨基、二(C1‑
C4烷基)氨基、C1‑
C4烷基氨基羰基、卤代C1‑
C4烷基氨基羰基、C1‑
C4烷氧基羰基、卤代C1‑
C4烷氧基羰基、C1‑
C4烷氧基C1‑
C4烷基或C1‑
C4烷硫基C1‑
C4烷基;
[0016]R2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氨基、羧基、甲酰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或卤代C1‑
C4烷氧基;
[0017]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卤代C1‑
C4烷氧基、C3‑
C4环烷基、C1‑
C4烷硫基、C2‑
C4烯基硫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卤代C2‑
C4烯基、卤代
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氧基C1‑
C4烷基、C1‑
C4烷硫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硫基C1‑
C4烷基、C1‑
C4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
C4烷基亚磺酰基、C1‑
C4烷基磺酰基、卤代C1‑
C4烷基磺酰基、C1‑
C4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
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
C4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C1‑
C4烷基羰基氨基磺酰基、C3‑
C4环烷基氧基羰基、C1‑
C4烷基羰基、卤代C1‑
C4烷基羰基、C1‑
C4烷氧基羰基、卤代C1‑
C4烷氧基羰基、C1‑
C4烷基羰基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羰基C1‑
C4烷基、C1‑
C4烷基氨基羰基、二(C1‑
C4烷基)氨基羰基、C2‑
C4烯氧基羰基、C2‑
C4炔氧基羰基、C1‑
C4烷氧基C1‑
C4烷氧基羰基、C1‑
C4烷基氨基硫基、二(C1‑
C4烷基)氨基硫基、芳基羰基C1‑
C4烷基、芳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芳基C1‑
C4烷基氧基羰基、芳基C1‑
C4烷基、杂芳基羰基C1‑
C4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氧基羰基、杂芳基C1‑
C4烷基氧基羰基或杂芳基C1‑
C4烷基;
[0018]R4、R5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或卤代C1‑
C4烷氧基;其中,R4、R5与其相连的C还可组成C3‑
C4的环;
[0019]R6、R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或卤代C1‑
C4烷氧基;其中,R6、R7与其相连的C还可组成C3‑
C4的环;
[0020]R8、R9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为A、B两种活性组分,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之间的重量比为1:99

99:1;其中,活性组分A为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或其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活性组分B选自一种杀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为通式I

A或I

B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式中:R1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氨基、羧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3‑
C4环烷基、C1‑
C4烷氧基、卤代C1‑
C4烷氧基、C1‑
C4烷硫基、卤代C1‑
C4烷硫基、C1‑
C4烷基亚磺酰基、C1‑
C4烷基磺酰基、C2‑
C4烯基、卤代C2‑
C4烯基、C2‑
C4炔基、卤代C2‑
C4炔基、C3‑
C4烯氧基、卤代C3‑
C4烯氧基、C3‑
C4炔氧基、卤代C3‑
C4炔氧基、C1‑
C4烷基氨基、二(C1‑
C4烷基)氨基、C1‑
C4烷基氨基羰基、卤代C1‑
C4烷基氨基羰基、C1‑
C4烷氧基羰基、卤代C1‑
C4烷氧基羰基、C1‑
C4烷氧基C1‑
C4烷基或C1‑
C4烷硫基C1‑
C4烷基;R2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氨基、羧基、甲酰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或卤代C1‑
C4烷氧基;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卤代C1‑
C4烷氧基、C3‑
C4环烷基、C1‑
C4烷硫基、C2‑
C4烯基硫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卤代C2‑
C4烯基、卤代C2‑
C4炔基、C1‑
C4烷氧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氧基C1‑
C4烷基、C1‑
C4烷硫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硫基C1‑
C4烷基、C1‑
C4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
C4烷基亚磺酰基、C1‑
C4烷基磺酰基、卤代C1‑
C4烷基磺酰基、C1‑
C4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
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
C4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C1‑
C4烷基羰基氨基磺酰基、C3‑
C4环烷基氧基羰基、C1‑
C4烷基羰基、卤代C1‑
C4烷基羰基、C1‑
C4烷氧基羰基、卤代C1‑
C4烷氧基羰基、C1‑
C4烷基羰基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羰基C1‑
C4烷基、C1‑
C4烷基氨基羰基、二(C1‑
C4烷基)氨基羰基、C2‑
C4烯氧基羰基、C2‑
C4炔氧基羰基、C1‑
C4烷氧基C1‑
C4烷氧基羰基、C1‑
C4烷基氨基硫基、二(C1‑
C4烷基)氨基硫基、芳基羰基C1‑
C4烷基、芳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芳基C1‑
C4烷基氧基羰基、芳基C1‑
C4烷基、杂芳基羰基C1‑
C4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氧基羰基、杂芳基C1‑
C4烷基氧基羰基或杂芳基C1‑
C4烷基;
R4、R5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或卤代C1‑
C4烷氧基;其中,R4、R5与其相连的C还可组成C3‑
C4的环;R6、R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或卤代C1‑
C4烷氧基;其中,R6、R7与其相连的C还可组成C3‑
C4的环;R8、R9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氰基、卤素、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羰基、卤代C1‑
C4烷氧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1

5个R
11
取代的芳基、芳甲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R
11
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卤代C1‑
C4烷氧基、C3‑
C4环烷基、C1‑
C4烷基氨基、卤代C1‑
C4烷基氨基、二(C1‑
C4烷基)氨基、卤代二(C1‑
C4烷基)氨基、C1‑
C4烷硫基、卤代C1‑
C4烷硫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C2‑
C4烯氧基、卤代C2‑
C4烯氧基、C2‑
C4炔氧基、卤代C2‑
C4炔氧基、C1‑
C4烷基磺酰基、卤代C1‑
C4烷基磺酰基、C1‑
C4烷基羰基、卤代C1‑
C4烷基羰基、C1‑
C4烷氧基羰基、卤代C1‑
C4烷氧基羰基、C1‑
C4烷氧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氧基C1‑
C4烷基、C1‑
C4烷硫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硫基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羰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氧基羰基C1‑
C4烷基、C1‑
C4烷硫基羰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硫基羰基C1‑
C4烷基、C1‑
C4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
C4烷基羰基氧基、C1‑
C4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
C4烷氧基羰基氧基、C1‑
C4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
C4烷基磺酰基氧基、C1‑
C4烷氧基C1‑
C4烷氧基或卤代C1‑
C4烷氧基C1‑
C4烷氧基;n选自0至5的整数,当n大于1时,R
11
可相同或不同;R
14
、R
15
、R
16
或R
17
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卤代C1‑
C4烷氧基或C3‑
C4环烷基;W选自氢、卤素、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3‑
C4环烷基、C1‑
C4烷氧基、C1‑
C4烷硫基或C1‑
C4烷基磺酰基;所述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的盐为通式I

A或I

B所示的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活性组分B选自信号传导作用抑制剂类杀菌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按重量比为1:50

50:1的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其中,活性组分A选自通式I

A中的化合物或其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式中: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卤代C1‑
C4烷氧基、C3‑
C4环烷基、C1‑
C4烷硫基、C2‑
C4烯基硫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卤代C2‑
C4烯基或卤代C2‑
C4炔基;R4、R5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或卤代C1‑
C4烷氧基;R6、R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或卤代C1‑
C4烷氧基;R8、R9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氰基、卤素、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羰基或卤代C1‑
C4烷氧基羰基;R
11
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卤代C1‑
C4烷氧基、C3‑
C4环烷基、C1‑
C4烷基氨基、卤代C1‑
C4烷基氨基、二(C1‑
C4烷基)氨基、卤代二(C1‑
C4烷基)氨基或C1‑
C4烷硫基;n选自0至5的整数,当n为0时,苯环上无取代基;当n大于1时,R
11
可相同或不同;R
14
、R
15
、R
16
或R
17
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或C1‑
C4烷氧基;W选自氢、卤素、C1‑
C4烷基、卤代C1‑
C4烷基、C3‑
C4环烷基、C1‑
C4烷氧基或C1‑
C4烷硫基;
所述通式I

A所示化合物的盐为通式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或马来酸形成的盐;活性组分B选自咯菌腈(fludioxonil)B65、拌种咯(fenpicloni)B66、异菌脲(iprodione)B67、腐霉利(procymidone)B68、甲菌利(meclozolin)B69、乙菌利(chlozolinate)B70、菌核净(dimethachlon)B71、乙烯菌核利(vinclozolin)B72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按重量比为1:20

20:1的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其中,活性组分A为通式I

A所示化合物或其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式中,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锋李志念刘君丽关爱莹兰杰刘长令孙芹单忠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