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53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直接施用到稻田的水中的新型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以及用于制备此类组合物的方法。组合物的方法。组合物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新型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直接施用到稻田的水中的新型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以及用于制备此类组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稻田耕作仍然是现代种植水稻的主要形式。稻田是用于种植半水生作物(最尤其是水稻)的可耕地的灌水田。保护稻田中的水稻植物抵抗昆虫有害生物如水稻螟虫(rice stem borer)、水稻卷叶虫(rice leaf folder)、早期吸食性有害生物是非常劳动密集的。市场上的大多数杀昆虫的商业产品都需要施用者穿过稻田,这典型地每公顷稻田花费大约5小时。例如,用背包式喷雾器进行叶面施用或在植物生长的地方分布颗粒剂时就是这种情况。这也意味着有显著的成本用于参与这一过程的农民。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杀昆虫组合物,该杀昆虫组合物将使在稻田中施用杀昆虫剂变得容易得多。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是提供一种新型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噻虫嗪和氯虫苯甲酰胺的组合,该组合物与目前的商业产品一样有效,但使用的杀昆虫剂显著更少。这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益处,因为考虑到环境问题,目的一直是使用尽可能少的杀昆虫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专门设计用于稻田的新型杀昆虫组合物,其作为液体直接施用到稻田的水中。水稻种植者不需要进入田间,而是可以简单地将组合物从稻田边缘“喷溅”到稻田中。这种组合物需要通过许多困难的技术障碍:
[0005]‑
一个要求是活性成分是茎或根系的,即活性成分需要能够通过茎或根系进入植物,并且然后能够分布在整个植物中,因为没有叶面吸收的可能。
[0006]‑
另一个要求是活性成分需要扩散遍布整个稻田。如果活性成分不能扩散遍布整个稻田,则活性成分就不可能直接施用到水中。
[0007]‑
另一个要求是活性成分以稳定的悬浮液形式存在,否则当活性成分颗粒开始沉降时,它们将损失在土壤中。
[0008]‑
还有一个要求是,活性成分必须悬浮得足够细,使得它可以被植物有效吸收,并且在产品使用时不会结晶或掉落,或者丧失或降低功效。然而,当活性成分悬浮得太细时,即粒度太小时,它将完全乳化并且将不扩散,这意味着由于活性成分没有在稻田中充分扩散而失去了直接到水中的应用。
[0009]‑
另一个要求是活性成分的比率或剂量与目前商业的颗粒剂和悬浮液浓缩物配制品相同或优选比其更低。
[0010]这意味着需要对所有这些化学

物理特性进行技术上困难的平衡,以便获得可以通过直接施用到稻田的水中而使用的组合物。进一步的复杂性是活性成分的特性,其是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具有非常低的水溶性(在20℃

25℃下为1毫克/升)的氯虫苯甲酰胺和具有高
水溶性(在20℃

25℃下为4100毫克/升)的噻虫嗪。此外,已知噻虫嗪在碱性pH 8

14条件下易水解。
[001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所有上述挑战的杀昆虫组合物。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包含
[0012]a)50至200克/升的活性成分,其中所述活性成分包含氯虫苯甲酰胺;
[0013]b)100至150克/升的分散剂,所述分散剂包含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萘磺酸盐;
[0014]c)15至35克/升的乳化剂,所述乳化剂包含羟基硬脂酸

聚乙二醇、乙氧基化蓖麻油和十二烷基苯磺酸;
[0015]d)50至100克/升的增稠剂,
[0016]e)150至250克/升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包含聚醚改性的聚硅氧烷;以及
[0017]f)其余为油,所述油是脂肪酸的酯,
[0018]其中组分的总和合计为一升。
[0019]根据实施例1,术语“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意指其中活性成分作为固体颗粒悬浮在油相中的浓缩物。用于本专利技术“油相”中的油通常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与水不混溶的溶剂构成。然而,已经发现,为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脂肪酸的酯是特别合适的。
[0020]根据实施例1,术语“分散剂”意指确保(i)油悬浮液浓缩物的长期稳定性和(ii)浓缩物用水稀释或添加到稻田后的稳定性二者的试剂。在实施例1中,给出了分散剂的量和类型。这是稳定油悬浮液浓缩物的分散剂与稳定用水稀释后的悬浮液的分散剂之间的基本平衡,即它们防止用水稀释时固体颗粒的絮凝。
[0021]根据实施例1,术语“乳化剂”意指当将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稀释到水中时,试剂能够将油相乳化到水中。乳化剂的选择基于它们自发形成这种乳液的能力。它们的性能由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油/水界面上如何排列的集体效应决定。实施例1中给出的乳化剂的类型和量是精巧的平衡,以确保当加入水中时油悬浮液浓缩物快速乳化,但仍然允许在整个稻田上具有关键的扩散效果。
[0022]根据实施例1,术语“增稠剂”是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的重要部分。如果组合物没有被有效稳定,则固体活性成分将沉降形成硬包层,阻止再分散。为了减少这种沉降,使用增稠剂来增加组合物的粘度。
[0023]根据实施例1,术语“辅助剂”意指改善植物对活性成分的吸收的试剂。辅助剂的活性取决于活性成分的特定性质。已经发现,聚醚改性的聚硅氧烷型辅助剂特别适用于根据实施例1的油悬浮液浓缩物。
[0024]以下实施例表示根据实施例1的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的优选实施例。
[0025]作为实施例2,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中该活性成分进一步包含噻虫嗪。
[0026]作为实施例3,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中在20℃下所述油悬浮液浓缩物在去离子水中的1%稀释液的pH值是在4.5与6之间。
[0027]作为实施例4,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中该活性成分包含重量比为0.75至1.25、优选重量比为1:1的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
[0028]作为实施例5,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
中该油悬浮液浓缩物具有在20至40微米之间的粒度d50(如在ISO 13320

1中所定义的)和在85与125微米之间的d90(如在ISO 13320

1中所定义的)。
[0029]组合物和活性成分的粒度分布是关键的,因为它影响植物对活性成分的吸收。实施例5中的粒度范围提供了这种重要的平衡。
[0030]作为实施例6,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中该分散体具有在0.9与1.1g/ml之间的密度(通过方法OECD 109使用安东帕密度计(anton Paar densiometer)测量)。
[0031]为了减少这种沉降,使用增稠剂来增加组合物的粘度/密度。因此,已经确定了实施例6的密度范围来确定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包含:a)50至200克/升的活性成分,其中所述活性成分包含氯虫苯甲酰胺;b)100至150克/升的分散剂,所述分散剂包含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萘磺酸盐;c)15至35克/升的乳化剂,所述乳化剂包含羟基硬脂酸

聚乙二醇、乙氧基化蓖麻油和十二烷基苯磺酸;d)50至100克/升的增稠剂,e)150至250克/升的聚醚改性的聚硅氧烷;以及f)其余为油,所述油是脂肪酸的酯,其中组分的总和合计为一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中,在20℃下所述油悬浮液浓缩物在去离子水中的1%稀释液的pH值是在4.5与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并且氯虫苯甲酰胺与噻虫嗪的重量比为0.75至1.25。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油悬浮液浓缩物具有在20至35微米之间的粒度d50和小于140微米的d90、优选小于90微米的d90。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散体具有在0.9与1.1g/ml之间的密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a)125至175克/升的活性成分,其中所述活性成分包含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b)110至130克/升的分散剂,所述分散剂包含:乙氧基化C9

11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其中嵌段共聚物分子的聚(环氧丙烷)嵌段的平均分子量在1750至1850克/摩尔的范围内,并且作为整个嵌段共聚物分子的一部分的聚(环氧乙烷)嵌段的重量百分比在15%和25%的范围内;2

吡咯烷酮
‑1‑
乙烯基

均聚物和萘磺酸钠盐;c)15至35克/升的乳化剂,所述乳化剂包含羟基硬脂酸

聚乙二醇、乙氧基化蓖麻油和十二烷基苯磺酸;d)60至80克/升的增稠剂,所述增稠剂包含玉米淀粉、气相二氧化硅和聚乙二醇1500;e)175至225克/升的聚醚改性的聚硅氧烷;以及f)其余为油,所述油是脂肪酸的酯,其中组分的总和合计为一升。7.一种油悬浮液浓缩物组合物,其包含:a)70至80克/升的氯虫苯甲酰胺;b)70至80克/升的噻虫嗪;c)70至90克/升的乙氧基化C9

11醇;d)15至25克/升的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其中嵌段共聚物分子的聚(环氧丙烷)嵌段的平均分子量在1750至1850克/摩尔的范围内,并且作为整个嵌段共聚物分子的一部分的聚(环氧乙烷)嵌段的重量百分比在15%和25%的范围内;e)15至20克/升的2

吡咯烷酮
‑1‑
乙烯基

均聚物;f)8至12克/升的萘磺酸钠盐;
g)5至10克/升的羟基硬脂酸

聚乙二醇;h)8至12克/升的乙氧基化蓖麻油;i)8至12克/升的十二烷基苯磺酸;j)25至30克/升的玉米淀粉;k)20至30克/升的气相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
申请(专利权)人: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