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光伏运维管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351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光伏运维管控系统及方法,涉及光伏运维管控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光伏方阵,其由多排光伏组件并联组成,光伏组件末端设有直流功率表,监控中心;智能机器人,其活动于纵向排布的各单元光伏组件上,智能机器人用于检测太阳能光伏板正面是否存在破损及异物附着遮挡,并对其进行尝试地清除以及信息反馈;轨道滑座,其纵向设于光伏方阵一侧,用于将智能机器人输送到各排光伏组件单元一端,以实现智能机器人于各光伏组件上进行移动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可远程集中监测、操控及管理,信息全面可靠,直观方便高效,降低了巡检工作量及人力成本,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大保障太阳能光伏板的能量转化效率。化效率。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光伏运维管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运维管控
,具体是涉及一种智慧光伏运维管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光伏目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类是分布式(以>6MW为分界),如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0003]针对于集中式的光伏发电系统而言,其布置占地面积往往较大,主要存在如下缺陷:太阳电池板多,点多面广,难以管理,工作人员巡检工作量大,检修运维效率低,设备问题难以发现,各太阳电池系统相互独立,基础数据不能集中观测,信息孤岛严重,而且目前地面光伏发电系统清洗以保证正常高效运维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巡检完成,工作效率地,难以精准发现需要清洗维护的太阳能光伏板,即便是采用机器清洗,也需要人力来辅助其工作才能够完成清洗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光伏运维管控系统,该系统包含:
[0005]光伏方阵,该光伏方阵由多排光伏组件并联组成,所述光伏组件是由复数个线性排布的太阳能光伏板串联组成,光伏组件中相邻的太阳能光伏板边框对接,所述光伏组件末端均分别串联有一直流功率表A,
[0006]监控中心;
[0007]智能机器人,该智能机器人可活动于纵向排布的各单元光伏组件上,智能机器人用于检测太阳能光伏板正面是否存在破损及异物附着遮挡,并对其进行尝试地清除以及信息反馈;
[0008]轨道滑座,其纵向设于光伏方阵一侧,用于将智能机器人输送到各排光伏组件单元一端,以实现智能机器人于各光伏组件上进行移动检测。
[0009]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机器人包含:
[0010]控制器,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
[0011]大致长方体型的机体;
[0012]驱动机构,其设于所述机体上端,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机体于光伏板上横移,包括与光伏板抵接的驱动轮以及用于带动驱动轮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0013]多个辅轮,其设于机体上用于支撑;
[0014]电动清洁组件,其设于机体底部,并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清除光伏板正面的异物。
[00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含:
[0016]一对驱动轮;
[0017]一第一电机,其动力端连接有主动轴;
[0018]上机腔,其设于机体上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上机腔中,所述的两个驱动轮并排设于机体上端底部,驱动轮抵接在光伏板顶部边框上,主动轴垂直贯穿机体设置,并在主动轴上套接有一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固接在机体上,主动轴外端与其一驱动轮连接,并由第一电机带动,在另一驱动轮上连接有一从动轴,从动轴垂直贯穿机体设置,并在从动轴上套接有一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固接在机体中,在主动轴上固定套接有一主动链轮,在从动轴上固定套接有一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连接有一传动链条。
[0019]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机器人还包含:
[0020]凹腔,其开设在机体底部中间位置,多个辅轮转动设置在凹腔内壁上;
[0021]至少一个圆盘状的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包括底部设有具备挠性的毛刷部,若为多个清洁刷则其纵向横置排布于凹腔中,各所述清洁刷均通过独立设有的第二电机带其转动,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凹腔顶壁上,第二电机的动力端与清洁刷背部中心垂直连接;在所述清洁刷背部中心垂直设有一圆柱状连轴,连轴远离清洁刷的一端开设有一段沿连轴长度设置的轴孔,轴孔为正三棱柱形,并在轴孔端外部固定套接有一第三轴承,在第三轴承两侧外部对称设置有一弹力支架,该弹力支架包括一支杆、一弹簧、一导向柱以及一定位板,其中定位板与凹腔侧壁垂直固接,定位板上开设有一定位孔,导向柱竖向配合贯穿在定位孔中,导向柱顶端与支杆一端底部垂直固接,支杆一端与凹腔侧壁垂直接触,支杆另一端与第三轴承外侧部垂直固接,弹簧套设在导向柱上,弹簧一端与支杆底部抵接,弹簧另一端与定位板顶部抵接,在所述第二电机动力端均连接有一正三棱柱形状的转轴,转轴配合插接在下方对应的轴孔中,在所述第二电机侧方均设有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电机端垂直固接在凹腔顶壁上,在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三轴承之间设有一横置的U形压块,U形压块的中段与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垂直固接,U形压块的两边压杆分别抵接在转轴两侧的第三轴承顶部。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机器人还包含:
[0023]高清前置摄像头,其设置的数量及位置与第二电机相应,前置摄像头设于机体顶部前侧边,若为多个前置摄像头则其沿机体长度纵向排布,用于获取光伏板正面各位置的图像信息;
[0024]高清后置摄像头,其设置的数量及位置与第二电机相应,后置摄像头设于机体顶部后侧边,若为多个后置摄像头则其沿机体长度纵向排布,用于获取光伏板正面各位置的图像信息;
[0025]图像比对分析模块,其内预存无异物状态下的光伏板图像样本作为背景,图像比对分析模块分别与控制器、前置摄像头以及后置摄像头连接,图像比对分析模块用于将检测中获取识别的图像信息与图像样本背景进行比对,判断当前获取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存在异物。
[0026]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滑座包括:
[0027]线性底座,其顶部开设有一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中沿线性底座长度设有一光轴;
[0028]线性纵梁,其平行设于线性底座正上方,线性纵梁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中沿线性纵梁长度设有一丝杆,且在线性底座与线性纵梁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侧撑;
[0029]第三电机,其与监控中心通信连接,丝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动力端,第三电机安装在线性纵梁外端;
[0030]倒凸状支座,其斜置于线性底座与线性纵梁之间,用于承载智能机器人纵移,所述驱动轮抵接在支座上端,在所述丝杆上设有移动座,移动座中内置有与丝杆螺旋传动连接的螺母,移动座底部与支座上端凸台部位之间连接有上支架,在所述光轴上设有滑套座,滑套座顶部与支座下端凸台部位之间连接有下支架,在所述支座两侧边部均设有一截伸出的外延板,外延板用于与光伏板边框对接,以实现智能机器人移动至光伏组件上进行检测;
[0031]清洗槽,该清洗槽开设于支座顶部中间位置,与所述机体凹腔相对应,清洗槽用于清洗所述清洁刷。
[0032]基于上述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光伏运维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未启用状态下,智能机器人位于轨道滑座的支座上;当监控中心监测到某一光伏方阵某一路单元的直流功率表A数值低于正常值时,远程操控侧方轨道滑座的第三电机启动,带动支座移动至对应的光伏组件单元一端实现外延板与端部光伏板侧部的对接,随即再通过操控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智能机器人朝着光伏组件单元横向移动并进行板面检测工作,在横移过程中,利用前置摄像头对光伏板面的图像信息进行获取,并与图像比对分析模块中预存的无异物光伏板面图像样本背景进行比对,若与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光伏运维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光伏方阵,该光伏方阵由多排光伏组件并联组成,所述光伏组件是由复数个线性排布的太阳能光伏板串联组成,光伏组件中相邻的太阳能光伏板边框对接,所述光伏组件末端均分别串联有一直流功率表A,监控中心;智能机器人,该智能机器人可活动于纵向排布的各单元光伏组件上,智能机器人用于检测太阳能光伏板正面是否存在破损及异物附着遮挡,并对其进行尝试地清除以及信息反馈;轨道滑座,其纵向设于光伏方阵一侧,用于将智能机器人输送到各排光伏组件单元一端,以实现智能机器人于各光伏组件上进行移动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光伏方阵中各组串的直流功率表A外并联有一汇流箱,汇流箱连接有直流控制柜,直流控制柜连接有并网逆变器、负载,在直流控制柜与并网逆变器之间连接线路上设有直流功率表B,在直流控制柜与负载之间连接线路上设有直流功率表C,并网逆变器与电网连接,在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连接线路上设有电能表A;在所述电能表A与电网之间设有一分流线路连接用户,并在所述分流线路上设有电能表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包含:控制器,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大致长方体型的机体;驱动机构,其设于所述机体上端,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机体于光伏板上横移,包括与光伏板抵接的驱动轮以及用于带动驱动轮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多个辅轮,其设于机体上用于支撑;电动清洁组件,其设于机体底部,并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清除光伏板正面的异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一对驱动轮;一第一电机,其动力端连接有主动轴;上机腔,其设于机体上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上机腔中,所述的两个驱动轮并排设于机体上端底部,驱动轮抵接在光伏板顶部边框上,主动轴垂直贯穿机体设置,并在主动轴上套接有一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固接在机体上,主动轴外端与其一驱动轮连接,并由第一电机带动,在另一驱动轮上连接有一从动轴,从动轴垂直贯穿机体设置,并在从动轴上套接有一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固接在机体中,在主动轴上固定套接有一主动链轮,在从动轴上固定套接有一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连接有一传动链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还包含:下机腔,其设置在机体下端中,用于容置蓄电池、控制器等其它元器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体上设有光伏板a来实现为蓄电池供电。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包含:凹腔,其开设在机体底部中间位置,多个辅轮转动设置在凹腔内壁上;至少一个圆盘状的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包括底部设有具备挠性的毛刷部,若为多个清
洁刷则其纵向横置排布于凹腔中,各所述清洁刷均通过独立设有的第二电机带其转动,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凹腔顶壁上,第二电机的动力端与清洁刷背部中心垂直连接;在所述清洁刷背部中心垂直设有一圆柱状连轴,连轴远离清洁刷的一端开设有一段沿连轴长度设置的轴孔,轴孔为正三棱柱形,并在轴孔端外部固定套接有一第三轴承,在第三轴承两侧外部对称设置有一弹力支架,该弹力支架包括一支杆、一弹簧、一导向柱以及一定位板,其中定位板与凹腔侧壁垂直固接,定位板上开设有一定位孔,导向柱竖向配合贯穿在定位孔中,导向柱顶端与支杆一端底部垂直固接,支杆一端与凹腔侧壁垂直接触,支杆另一端与第三轴承外侧部垂直固接,弹簧套设在导向柱上,弹簧一端与支杆底部抵接,弹簧另一端与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邵蓉汪旭钱磊张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