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载吸能器及可变载吸能的抗坠毁座椅
[0001]本申请涉及抗坠毁座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载吸能的抗坠毁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在直升机上,通常为乘员配备抗坠毁座椅,而吸能器是抗坠毁座椅的核心部件。吸能器的作用是在直升机发生坠机事故时限制从机身传到乘员的载荷,以降低乘员在坠撞可生存事故下的伤亡率。目前,吸能器分定载吸能器和变载吸能器两种,传统的定载吸能器以50百分位男性乘员满足95%生存率为条件设计,它不能为全体乘员提供保护,这就意味着较轻的乘员比较重的乘员承受更大的加速度量值,但较重的乘员却有更大的位移(吸能行程)。因此,较轻的乘员承担脊柱损伤的风险,较重的乘员虽然承受的加速度较小但却承担位移过大“冲到底”的风险,同样可能造成脊柱损伤的危险。
[0003]为了对不同百分位乘员提供同样的保护,因此变载吸能技术应运而生,变载吸能器可根据乘员体重调节吸能装置的启动载荷。目前,变载吸能器主要有切削式吸能器,其吸能原理是在直升机发生坠毁事故时利用一个锋利物体把另外一个物体切除一部分,利用金属的切削过程来达到吸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载吸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3);滑动架(1),用于与抗坠毁座椅上的竖向滑杆(92)滑动连接;安装在所述滑动架(1)内的多个收卷片(2),各个所述收卷片(2)均为以一端为起点并向外卷绕的盘卷状,包括位于轴心的牵拉端(21)以及用于固定安装在抗坠毁座椅椅背(71)上的自由端(22),所述收卷片(2)被分为若干组,各组所述收卷片(2)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滑动架(1)的滑动方向垂直;牵索传动组件(4),随所述收卷片(2)的组数设置,包括与所述控制组件(3)连接的牵索绳(41)以及连接在所述牵索绳(41)末端的锁定销(42),各所述锁定销(42)用于插入同组所述收卷片(2)的牵拉端(21)形成的插孔(23)内,且用于在所述控制组件(3)的牵动下逐个脱离同组的所述收卷片(2),所述锁定销(42)连接所述收卷片(2)的数量对应不同重量乘员的启动载荷,所述滑动架(1)内设置有对所述锁定销(42)进行竖直限位的限位件(12),所述收卷片(2)用于随所述锁定销(42)向下滑动时展开,以利用拉伸变形吸收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载吸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片(2)包括被均匀地分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收卷片(2)的轴线在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载吸能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收卷片(2)被分为两组,两组所述收卷片(2)对称设置,每组所述收卷片(2)至少有两个;各组所述收卷片(2)均包括内侧的第一收卷片(2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卷片(24)外侧的第二收卷片(25),所述第一收卷片(24)与所述第二收卷片(25)的宽度呈比例配置,所述第一收卷片(24)的宽度对应最轻级体重乘员的启动力值,所述第二收卷片(25)的宽度对应乘员体重增加值的增加力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载吸能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收卷片(2)的卷绕圈数可调,各所述收卷片(2)每层的壁厚可调,各所述收卷片(2)相邻两层之间的缝隙可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载吸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销(42)包括内部装有复位弹簧(424)的销套筒(421)、滑动连接在所述销套筒(421)内的且用于插入所述插孔(23)内的销头(422)以及连接在所述销头(422)与所述牵索绳(41)内之间的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伟,姚杨帆,袁文涛,杨艳海,谢藤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