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化恩专利>正文

利用污水厂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003 阅读:38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污水厂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用日本产酵素菌粉为菌种、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和作物秸秆粉为发酵培养基,进行好氧发酵,发酵完毕的污泥经成球造粒制得生产生物有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机肥不但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同时可以显著地提高作物品质及内在质量,生产出绿色无公害食品,可广泛用于大田作物及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环境二次污染、浪费大量有机肥资源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水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含水量80%以上的污泥, 由于这些污泥含有一定的病原菌、虫卵、杂草种和重金属离子以及熏人的气味,目前主要采 用填埋、填海和焚烧三种处理方法,现有技术的处理方法极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并浪费大 量的有机肥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环境二次污染、浪费大量有机肥资 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其工艺步骤 如下1)、酵素菌的扩大繁殖取日本产酵素菌粉10kg、麦麸1000kg、钙镁磷肥40kg、红 糖20kg,加水300kg掺混均勻后,加入发酵罐内进行好氧发酵,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并充 氧,温度控制在58-62°C,发酵96小时后,温度开始下降,发酵120-144小时后将酵素菌扩繁 菌从发酵罐内取出摊开、晾干,备用;2)、发酵池发酵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作物秸杆粉按1 1的重量比配备 发酵培养基,再加入发酵培养基0.3%重量百分比的酵素菌扩繁菌混合均勻,保持相对湿 度在78-82 %,进入发酵车间的发酵池内进行好氧发酵,每天机械翻堆一次,温度控制在 68-700C,发酵7-8天后,温度下降至20-30°C,相对湿度降至38-40%,发酵污泥成白色或灰 白色粉状物,无臭味。发酵完毕,进入成球造粒工序;3)、成球造粒将发酵完毕的污泥经粉碎、二次成球、二次烘干、冷却、60目筛 分、计量包装工艺处理即可,要求烘干温度为80°C,每次烘干20-30分钟,冷却温度为 20-25 °C。本专利技术采用菌化处理污泥方法,将污泥中的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杀死、除臭, 将重金属进行消解,使其含量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标准范围之内。同时将农村中大量闲置的 作物秸杆转化、综合利用。生产出符合国家农业部NY848-2004标准的生物有机肥,实现变 废为宝,节约财政支出,净化城市和农村环境。该有机肥不但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团粒结 构,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同时可以显著地提高作物品质及内在质量,生产出绿色无公 害食品,可广泛用于大田作物及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上。具体实施方式,其工艺步骤如下1)、酵素菌的扩大繁殖取日本产酵素菌粉10kg、麦麸1000kg、钙镁磷肥40kg、红 糖20kg,加水300kg掺混均勻后,加入发酵罐内进行好氧发酵,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并充 氧,温度控制在60°C,发酵96小时后,温度开始下降,发酵120小时后将酵素菌扩繁菌从发 酵罐内取出摊开、晾干,备用;2)、发酵池发酵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作物秸杆粉按1 1的重量比配备发 酵培养基,再加入发酵培养基0. 3 %重量百分比的酵素菌扩繁菌混合均勻,保持相对湿度在 80%,进入发酵车间的发酵池内进行好氧发酵,每天机械翻堆一次,温度控制在70°C,发酵7天后,温度下降至25 °C,相对湿度降至40%,发酵污泥成白色粉状物,无臭味。发酵完毕,进入成球造粒工序;3)、成球造粒将发酵完毕的污泥,经粉碎、二次成球、二次烘干、冷却、60目筛分、 计量包装工艺处理即可,要求烘干温度为80°C,每次烘干25分钟,冷却温度为22°C。生产的有机肥符合国家农业部NY848-2004生物有机肥的标准,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酵素菌粉,由日本酵素世界社中国山东总部提供。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是按下述工艺步骤进行的1)、酵素菌的扩大繁殖取日本产酵素菌粉10kg、麦麸1000kg、钙镁磷肥40kg、红糖20kg,加水300kg掺混均匀后,加入发酵罐内进行好氧发酵,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并充氧,温度控制在58-62℃,发酵96小时后,温度开始下降,发酵120-144小时后将酵素菌扩繁菌从发酵罐内取出摊开、晾干,备用;2)、发酵池发酵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作物秸杆粉按1∶1的重量比配备发酵培养基,再加入发酵培养基0.3%重量百分比的酵素菌扩繁菌混合均匀,保持相对湿度在78-82%,进入发酵车间的发酵池内进行好氧发酵,每天机械翻堆一次,温度控制在68-70℃,发酵7-8天后,温度下降至20-30℃,相对湿度降至38-40%,发酵污泥成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无臭味。发酵完毕,进入成球造粒工序;3)、成球造粒将发酵完毕的污泥经粉碎、二次成球、二次烘干、冷却、60目筛分、计量包装工艺处理即可,要求烘干温度为80℃,每次烘干20-30分钟,冷却温度为20-2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日本产酵素菌粉为菌种、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和作物秸秆粉为发酵培养基,进行好氧发酵,发酵完毕的污泥经成球造粒制得生产生物有机肥。本专利技术有机肥不但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同时可以显著地提高作物品质及内在质量,生产出绿色无公害食品,可广泛用于大田作物及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环境二次污染、浪费大量有机肥资源的技术问题。文档编号C05F7/00GK101798241SQ20101012340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杨化恩, 杨洁, 王明睿, 王维慧, 陈久利 申请人:杨化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污水厂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工艺步骤进行的:1)、酵素菌的扩大繁殖:取日本产酵素菌粉10kg、麦麸1000kg、钙镁磷肥40kg、红糖20kg,加水300kg掺混均匀后,加入发酵罐内进行好氧发酵,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并充氧,温度控制在58-62℃,发酵96小时后,温度开始下降,发酵120-144小时后将酵素菌扩繁菌从发酵罐内取出摊开、晾干,备用;2)、发酵池发酵: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作物秸杆粉按1∶1的重量比配备发酵培养基,再加入发酵培养基0.3%重量百分比的酵素菌扩繁菌混合均匀,保持相对湿度在78-82%,进入发酵车间的发酵池内进行好氧发酵,每天机械翻堆一次,温度控制在68-70℃,发酵7-8天后,温度下降至20-30℃,相对湿度降至38-40%,发酵污泥成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无臭味。发酵完毕,进入成球造粒工序;3)、成球造粒:将发酵完毕的污泥经粉碎、二次成球、二次烘干、冷却、60目筛分、计量包装工艺处理即可,要求:烘干温度为80℃,每次烘干20-30分钟,冷却温度为20-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慧杨化恩陈久利杨洁王明睿
申请(专利权)人:杨化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07月18日 15:55
    我希望购买这个专利产品或加盟,我的电话是:15854916989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