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耕翻深松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为8.8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悬挂耕翻深松犁,属农业整地机械技术领域。其特点是犁梁为单梁结构,犁耕工作部件和深松工作部件分别安装在靠近犁梁两侧端点位置上。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可以在翻地作业的同时完成深松作业,而且由于犁耕工作部件和深松工作部件采用在犁梁上分别配置的方式,能有效地消除耕翻过程中的偏牵引,使机组具有良好的操向性能。(*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为8.8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悬挂耕翻深松联合作业机械,属农业整地机械
现有为8.8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翻地犁仅能完成翻地作业。同时,受拖拉机牵引力的限制,犁的工作幅宽远远小于拖拉机的轮距。因此,犁耕过程中,往往使机组自动向已耕地方向偏转。为了使机组保持直线前进,必须把导向轮向反方向偏转,以平衡偏转力,情况严重时,由于前轮转角太大,甚至无法操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一是将犁体纵向后移或加长犁侧板,但将使金属用量和犁重增加,影响机组机动性和纵向稳定性;二是移动悬挂轴。虽然这一措施行之有效,但将增大犁侧板沟壁反力,间接地增加了牵引阻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为8.8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悬挂耕深松联合作业机具,它不但可以在翻地作业的同时完成深松作业,实现耕翻深松一体化,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偏牵引,使机组具有良好的操向性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把由犁铧、犁壁、犁柄等构成的犁耕工作部件和由深松铲、铲柄等构成的深松工作部件分别安装在犁梁两侧靠近端点的位置上。工作时,首-->先根据犁的耕深调整深松深度,使其大于犁的耕深,然后调整深松工作部件在犁梁上的位置,使作用于两种工作部件上的工作阻力对拖拉机牵引中心之矩平衡,实现耕翻深松两项作业一次完成和改善机组操向性能的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府视图。本技术主要由悬挂装置(1)、仿形轮(2)、犁梁(3)、联接件(4)、犁耕部件(5)、犁柄(6)、铧柄(7)和深松工作部件(8)等构成。犁梁(3)为单梁结构。悬挂装置(1)与犁梁(3)固联。两件对称的仿形轮(2)和两件用于安装固定犁耕工作部件(5)、深松工作部件(8)的联接件(4)用紧固件分别安装在靠近犁梁(3)两侧端点位置上。联接件(4)的一端有一矩形通孔,用于安装固定犁柄(6)和铲柄(7)。联接件(4)及仿形轮(2)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左右调整。工作时首先确定犁的耕深,之后调整深松深度,使其大于犁的耕深。犁的耕深和深松深度是靠调整犁柄(6)和铲柄(7)在联接件(4)一端矩形孔的安装位置,改变犁耕工作部件(5)和深松工作部件(8)工作基面相对仿形轮(2)的垂直高度实现的。两种工作部件的工作深度调整好后,再调整深松工作部件(8)在犁梁(3)上的安装位置,使作用于两种工作部件上的工作阻力在水平面内对拖拉机牵引中心之矩平衡,实现耕翻深松两项作业一次完成和改善机组操向性能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耕翻深松犁,主要由悬挂装置(1)、仿形轮(2)、犁梁(3)、联接件(4)、犁耕部件(5)、犁柄(6)、铲柄(7)和深松工作部件(8)等构成,其特征在于:a、犁梁为单梁结构,b、犁耕工作部件(5)和深松工作部件(8)通过联接件(4)分别安装在靠近犁梁(3)两侧端点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耕翻深松犁,主要由悬挂装置(1)、仿形轮(2)、犁梁(3)、联接件(4)、犁耕部件(5)、犁柄(6)、铲柄(7)和深松工作部件(8)等构成,其特征在于:a、犁梁为单梁结构,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春光李广和郭树和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白城地区农牧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