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安全避难硐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99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安全避难硐室,涉及煤矿井下避难技术领域,包括硐室本体,硐室本体内设有底箱,底箱的左右拐角处均固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矩形滑板,底箱内中部固设有一对固定块,固定块的顶面设有双面齿条,双面齿条通过摆臂机构与对应一侧的一对矩形滑板连接;底箱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侧箱,侧箱的底部固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对应一侧的一对矩形滑板的外端部固接;侧箱的内部卡合有内箱,内箱的内部卡合有升降板,侧箱通过联动机构与升降板连接;升降板的顶端部固设有U型板,U型板的开口内开设有一对弧形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硐室本体内部支护作业,增强了硐室本体内部支护的稳定性。本体内部支护的稳定性。本体内部支护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安全避难硐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避难
,尤其涉及一种井下安全避难硐室。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化煤矿安全技术要求矿井须建造井下安全避难硐室,以保证井下事故发生时,井下人员能够躲入硐室避难。
[0003]然而,随着周围采面推采工作的结束,后期采空区煤岩逐渐垮落沉降,避难硐室所在区域压力传导增强,硐室周围围岩受力增大,会存在硐室二次塌陷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在硐室两帮架设隔层架的方式进行支护,但是,当硐室收缩变形时,隔层架失去支撑导致失稳,支护效果不佳。
[0004]基于此,现有技术确实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硐室本体内受采空区煤岩沉降影响缺少有效防护支撑结构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井下安全避难硐室。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安全避难硐室,包括硐室本体,所述硐室本体内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底箱,所述底箱为左右两侧面敞口的矩形箱状,所述底箱的左右拐角处均固设有固定板,每块所述固定板上均开设有矩形滑孔,每个所述矩形滑孔的内部均插设有滑动贯穿的矩形滑板,所述底箱内中部固设有一对固定块,每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均设有横向滑动贯穿的双面齿条,每个所述双面齿条均通过摆臂机构与对应一侧的一对矩形滑板连接;所述底箱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竖向对称分布的侧箱,所述侧箱为顶面、相背面敞口的矩形箱状,每个所述侧箱的里侧面底部均固设有连接板,每块所述连接板均与对应一侧的一对矩形滑板的外端部固接;每个所述侧箱的内部均卡合有上下滑动连接的内箱,所述内箱为顶面敞口的矩形箱状,每个所述内箱的内部均卡合有上下滑动连接的升降板,所述侧箱通过联动机构与升降板连接;每块所述升降板的顶端部均固设有U型板,一对所述U型板的开口内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弧形支撑板,一对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外侧弧面配合抵在硐室本体内顶壁上。
[0007]优选地,所述摆臂机构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所述固定块的前后两侧设有一对对称分布且呈V字型排列的第一摆臂,一对所述第一摆臂的里端部均插设有竖向贯穿固接的第一销轴,每根所述第一销轴的底端部均与底箱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外端部开设有第一U型缺口,所述矩形滑板的里端部开设有第二U型缺口,所述第一U型缺口与对应一侧的第二U型缺口之间设有两端活动铰接的第二摆臂。
[0008]优选地,所述底箱的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一对矩形通孔,所述双面齿条的中部开设有椭圆滑孔,所述椭圆滑孔的内部卡合有滑动连接的椭圆滑块,所述椭圆滑块的底端部
与固定块的顶面中部固接;一对所述第一摆臂的里端部均固设有缺口齿轮,每个所述双面齿条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一对缺口齿轮啮合连接。
[0009]优选地,一对所述双面齿条的里端部固设有一对T型连块,一对所述T型连块的里端部之间固设有一对交错分布的L型齿条;所述底箱内底壁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内部固设有输出端朝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端部套设有同心固接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位于一对L型齿条之间,所述驱动齿轮与一对L型齿条啮合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皮带,所述内箱的外侧面前后两侧设有一对竖向对称分布的联动皮带,每个所述联动皮带的上下两端部均套设有同步传动连接的联动皮带轮,每个所述联动皮带轮的中部均插设有同心贯穿固接的联动轴,每根所述联动轴的里端部均插设在内箱的外侧壁上并进行转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侧箱的外侧面敞口处前后两侧固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固定齿条,位于下方的一对联动轴的中部均套设有同心固接的从动齿轮,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对应一侧的固定齿条啮合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内箱的外侧面开设有一对竖向对称分布的椭圆通孔,每个所述椭圆通孔的内部均卡合有滑动连接的L型滑块,每块所述L型滑块的里端部均与对应的升降板的外侧壁底部固接,每块所述L型滑块的外端部均与对应一侧的联动皮带固接。
[0013]优选地,所述侧箱的前后两侧壁固设有一对前后对称分布的液压伸缩缸,每个所述液压伸缩缸的液压伸缩杆端部均固设有液压连块,每块所述液压连块均与内箱的顶部固接;所述U型板及弧形支撑板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螺纹孔,所述U型板的外侧壁插设有若干与螺纹孔连接的螺栓。
[0014]优选地,每块所述弧形支撑板的顶部均开设有若干连接滑孔,一对所述弧形支撑板的顶部之间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连接杆,每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部均滑动插设在对应的连接滑孔内,每根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均套设有同心固接的挡环,每根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段上均套设有与挡环固接的缓冲弹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硐室本体墙壁受到挤压后,通过摆臂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一对第一摆臂进行相对合拢,带动一对第二摆臂相对合拢,再通过连接板带动侧箱向外平移并靠近硐室本体内侧壁,可根据硐室本体的收缩、变形调整相对支护宽度,避免硐室本体二次塌陷的现象发生,保证了硐室本体内人员及物品的安全;2、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联动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内箱沿着侧箱向上滑动,同时升降板沿着内箱向上进一步滑动,带动U型板、弧形支撑板向上同步升高,使得一对弧形支撑板抵在硐室本体内顶壁两侧,在硐室本体内方便快速安装,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支撑高度,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硐室本体内受采空区煤岩沉降影响缺少有效防护支撑结构的问题,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硐室本体内部支护作业,增强了硐室本体内部支护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箱与一对侧箱、一对弧形支撑板结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底箱与一对连接板结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的顶面敞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对弧形支撑板爆炸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侧箱、内箱及升降板结构连接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图8的爆炸示意图;图中序号:1、底箱;11、固定板;12、矩形滑板;13、连接板;14、固定块;15、双面齿条;16、第一摆臂;17、第二摆臂;18、缺口齿轮;19、椭圆滑块;2、侧箱;21、内箱;22、升降板;23、液压伸缩缸;24、固定齿条;25、联动轴;26、联动皮带;27、从动齿轮;28、L型滑块;3、硐室本体;31、U型板;32、弧形支撑板;33、连接杆;34、伺服电机;35、驱动齿轮;36、L型齿条;37、T型连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安全避难硐室,参见图1

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安全避难硐室,包括硐室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硐室本体(3)内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底箱(1),所述底箱(1)为左右两侧面敞口的矩形箱状,所述底箱(1)的左右拐角处均固设有固定板(11),每块所述固定板(11)上均开设有矩形滑孔,每个所述矩形滑孔的内部均插设有滑动贯穿的矩形滑板(12),所述底箱(1)内中部固设有一对固定块(14),每块所述固定块(14)的顶面均设有横向滑动贯穿的双面齿条(15),每个所述双面齿条(15)均通过摆臂机构与对应一侧的一对矩形滑板(12)连接;所述底箱(1)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竖向对称分布的侧箱(2),所述侧箱(2)为顶面、相背面敞口的矩形箱状,每个所述侧箱(2)的里侧面底部均固设有连接板(13),每块所述连接板(13)均与对应一侧的一对矩形滑板(12)的外端部固接;每个所述侧箱(2)的内部均卡合有上下滑动连接的内箱(21),所述内箱(21)为顶面敞口的矩形箱状,每个所述内箱(21)的内部均卡合有上下滑动连接的升降板(22),所述侧箱(2)通过联动机构与升降板(22)连接;每块所述升降板(22)的顶端部均固设有U型板(31),一对所述U型板(31)的开口内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弧形支撑板(32),一对所述弧形支撑板(32)的外侧弧面配合抵在硐室本体(3)内顶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安全避难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机构包括第一摆臂(16)、第二摆臂(17),所述固定块(14)的前后两侧设有一对对称分布且呈V字型排列的第一摆臂(16),一对所述第一摆臂(16)的里端部均插设有竖向贯穿固接的第一销轴,每根所述第一销轴的底端部均与底箱(1)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16)的外端部开设有第一U型缺口,所述矩形滑板(12)的里端部开设有第二U型缺口,所述第一U型缺口与对应一侧的第二U型缺口之间设有两端活动铰接的第二摆臂(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安全避难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一对矩形通孔,所述双面齿条(15)的中部开设有椭圆滑孔,所述椭圆滑孔的内部卡合有滑动连接的椭圆滑块(19),所述椭圆滑块(19)的底端部与固定块(14)的顶面中部固接;一对所述第一摆臂(16)的里端部均固设有缺口齿轮(18),每个所述双面齿条(15)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一对缺口齿轮(18)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安全避难硐室,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双面齿条(15)的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拴峰苏捷陈艳红王志斌贾秀峰张家祥师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联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