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96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涉及隧道窑技术领域,包括窑体,所述窑体内壁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窑体的一侧且靠近通孔固定连接有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封闭机构与多层活性炭滤网的配合,使得可以在使用时通过丝杆、第一固定柱、第一电机、槽、滑块、皮带、带轮、分隔门的配合,可以使得对管道进行封闭,避免窑体内部使用时热量的散发,通过利用多层活性炭滤网、第一把手、封闭门的配合,可以对窑体的内部的余热所含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过滤,并通过吸风机进气抽入到烘干箱的内部,使得烘干箱的内部可以放置一些湿度较高的砖块进行烘干,极大提高了余热的使用效率,避免余热的浪费。免余热的浪费。免余热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窑
,具体为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窑是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的在内装有窑车等运载工具的与隧道相似的窑炉,是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广泛用于陶瓷产品的焙烧生产,在磨料等冶金行业中也有应用。
[0003]根据申请号为202021728877.X所公开的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隧道窑排热管,隧道窑排热管的上表面焊接有隔音罩和高压缸,高压缸的侧壁上导通连接有输水管口,高压缸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若干个高压蒸汽管,若干个高压蒸汽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汽轮机,汽轮机的上表面设置有发电机。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隧道窑排热管内的高温热气快速加热高压缸内的水产生水蒸气,再通过高压蒸气管将水蒸气变为动能,使得水蒸汽带动汽轮机,通过汽轮机将动能转为机械能,使得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通过发电机发电,将电量储存到蓄电池内,提高了隧道窑余热的回收利用能力。
[0004]上述专利通过水蒸气转变为动能的方式,其转化的效率较低,不如对余热进行直接处理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窑体,所述窑体内壁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窑体的一侧且靠近通孔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管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层活性炭滤网,所述管道的内部且远离多层活性炭滤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机,所述管道的两侧且靠近窑体设置有封闭机构,所述烘干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使得可以将隧道窑的余热利用到最大化,使得减少其浪费,并避免了余热浪费的速度,极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固定连接于管道的两侧且靠近窑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槽,所述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分隔门,所述分隔门与管道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固定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的传动连接有皮带,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丝杆固定连接,通过封闭机构的配合使得在隧道窑使用时不会散发热量,使得更好的隔绝余热,减少余热的浪费。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柱的内部且位于滑柱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且远离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内部且靠近第二锥齿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相对应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滑柱相对应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通过其驱动机构带动放置板上升,使得放置板放置湿度较高的砖块进行烘干,增加余热的利用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管道的顶部且靠近第一固定柱转动连接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方便对多层活性炭滤网进行更换。
[0010]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门,所述转门的一侧且靠近顶部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转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使得方便打开转门放置湿度较高的砖块。
[0011]优选的,所述烘干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脚,对烘干箱进行稳固。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通过采用封闭机构与多层活性炭滤网的配合,使得可以在使用时通过丝杆、第一固定柱、第一电机、槽、滑块、皮带、带轮、分隔门的配合,可以使得对管道进行封闭,避免窑体内部使用时热量的散发,通过利用多层活性炭滤网、第一把手、封闭门的配合,可以对窑体的内部的余热所含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过滤,并通过吸风机进气抽入到烘干箱的内部,使得烘干箱的内部可以放置一些湿度较高的砖块进行烘干,极大提高了余热的使用效率,避免余热的浪费。
[0014]2、该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通过采用驱动机构,可以在使用时通过放置板、支架、齿条、齿轮、第一转轴、第二固定柱、第二电机、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滑柱、第三电机的配合,可以对支架和放置板进行升起,使得将放置板上放置湿度较高的砖块通过管道抽出的余热进行烘干,使得提高了烘干的效率,且通过第三电机使得支架和放置板进行转动,使得烘干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剖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封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窑体侧视图。
[0020]图中:1、窑体;2、第一固定柱;3、第一电机;4、第一把手;5、管道;
[0021]6、观察窗;7、转门;8、第二把手;9、烘干箱;10、固定脚;11、封闭门;12、吸风机;13、多层活性炭滤网;14、丝杆;15、放置板;16、支架;17、齿条;18、齿轮;19、第一转轴;20、第二固定柱;21、第二电机;22、第二转轴;23、第一锥齿轮;24、滑柱;25、第三电机;26、槽;27、滑块;28、皮带;29、带轮;30、通孔;31、分隔门;32、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窑体1,所述窑体1内壁的一侧设有通孔30,所述窑体1的一侧且靠近通孔30固定连接有管道5,所述管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烘干箱9,所述管道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层活性炭滤网13,所述管道5的内部且远离多层活性炭滤网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机12,所述管道5的两侧且靠近窑体1设置有封闭机构,所述烘干箱9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20,所述第二固定柱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24,所述滑柱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25,所述第三电机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5,所述第二固定柱20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启动管道5内部的吸风机12将窑体1内部的余热抽取,通过其多层活性炭滤网13对所含的有害气体进行过滤,并抽取到烘干箱9的内部,使得可以将隧道窑的余热利用到最大化,使得减少其浪费,并避免了余热浪费的速度,极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1)内壁的一侧设有通孔(30),所述窑体(1)的一侧且靠近通孔(30)固定连接有管道(5),所述管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烘干箱(9),所述管道(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层活性炭滤网(13),所述管道(5)的内部且远离多层活性炭滤网(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机(12),所述管道(5)的两侧且靠近窑体(1)设置有封闭机构,所述烘干箱(9)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20),所述第二固定柱(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24),所述滑柱(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25),所述第三电机(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5),所述第二固定柱(20)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柱(2),所述第一固定柱(2)固定连接于管道(5)的两侧且靠近窑体(1)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柱(2)的内部开设有槽(26),所述槽(2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27),两个所述滑块(27)之间固定连接有分隔门(31),所述分隔门(31)与管道(5)滑动连接,所述丝杆(14)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固定柱(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带轮(29),两个所述带轮(29)的传动连接有皮带(28),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伟王海洋陈庆照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