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93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处理后的生物质炭经过环氧化和三[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钠离子电池硬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在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锂资源的有限性,锂源价格逐年上升。钠离子电池容量虽然不及锂电,但也是有望产业化的一种电池材料。目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还不能满足实际工业需要,Na
+
离子较大的半径和原子质量,导致钠离子脱嵌动力学性能差,难以嵌入到负极材料,导致常规的硅基负极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出现容量、首效、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等诸多方面的电化学性能较差。硬碳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研究的热点方向,
[0003]其中生物质来源的硬碳材料,由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目前有望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目前基于生物质硬碳材料性能而言,还存在诸多缺点,容量低,首效低,能量密度低,因此目前生物质硬碳材料还大多属于研究阶段,没有大规模的实际应用。
[0004]CN1165553518A公开了一种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对棉花籽、核桃壳、杏壳等生物质材料进行破碎,1000

1200℃炭化,酸洗除杂,烘干,加入交联剂、分散剂、造孔剂,在碳源表面形成纳米微孔,改性的硬碳材料改善了钠离子传输通道,获得更多储钠位点,提高硬碳材料电化学性能。但是该专利工艺繁复,而且加入造孔剂,工艺如果控制不当,使得硬碳材料孔隙率过大,反而不利于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发挥。
[0005]CN115259150A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硬碳材料,是松果进行超声清洗、破碎、炭化、活化后所得活化炭化份和掺杂剂一起制备掺杂炭化份,再高温烧结得到生物质硬碳材料。但是其中掺杂剂的制备过程过于复杂,需要多个步骤合成,不适合工业化的生产。
[0006]CN114388736A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碳制备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方法,是改性的生物质炭经过酸洗、球磨、炭化后得到硬碳负极材料。所述改性是生物质炭浸渍于体积比1

5:3的DMF和间氨基苯脲盐酸盐溶液中。硬碳材料表面缺陷少,具改善的电化学性能。
[0007]CN11323440A公开了一种硬碳负极材料,其具有高首效、优循环寿命。但是其制备原料中加入碳纳米管来增加材料导电性。碳纳米管价格昂贵,即使加入量少,也会使硬碳材料生产成本攀升,偏离了采用生物质碳源价廉易得的初衷。
[0008]此外,对于硬碳材料而言,层间距大,因此具有更大的比容量。但是由于孔隙结构复杂,导致产生无法进行嵌入/脱出的钠,导致首圈库伦效率低,可逆容量低于理论容量。
[0009]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采用生物质材料,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制备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硬碳负极材料制造成成本高,产品电化学性能不佳的缺陷,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性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12]一种改性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将生物质依次经过破碎、热的碱性水溶液浸渍、水洗;
[0014](S2)步骤(S1)所得生物质加料到回转气氛炉进行炭化;
[0015](S3)炭化后的材料进过浮选,盐酸漂洗、水洗、研磨,得到炭化颗粒;
[0016](S4)炭化颗粒依次经过环氧化、三[2

(3

巯基丙酸基)乙基]异氰尿酸酯溶液浸渍,水洗、醇洗,得到改性炭化颗粒;
[0017](S5)改性炭化颗粒在石墨炉中进行煅烧处理,之后进行二次盐酸漂洗,水洗,干燥,分级,得到种改性生物质硬碳材料。
[0018]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生物质选自椰壳、棕榈壳、竹块、核桃壳、杏子壳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采用大宗来源的原料,保证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0019]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破碎是破碎至80

325目,破碎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只要破碎后达到规定目数即可,比如采用气流破碎,高速破碎,球磨等;所述热的碱性水溶液浸渍是60

100rpm搅拌条件下浸渍于50

60℃、5

10wt%的NaOH和/或KOH水溶液中,浸渍时间2

4h;水洗至水洗流出液为中性(pH=7

7.5)
[0020]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炭化是在回转炉中以0.5

2rpm回转数,炭化温度400

600℃处理4

8h,炭化后材料的挥发份≤5%。
[0021]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浮选是过流动翻泡浮选的方式,将炭化料的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分开,配合浮选槽中安装电磁装置,可以初步将铁质杂质和泥沙,沙粒等灰分类组分除去,降低炭化料的灰分和含铁量;所述盐酸漂洗是反应釜内,稀盐酸溶液和经过浮选后的炭化料混合搅拌均匀,回流条件处理2

4h,稀盐酸浓度为3

8wt%,稀盐酸的用量是浮选后的炭化料质量的4

6倍;漂洗的目的是除去金属灰分杂质;所述水洗是水洗至流出液为中性(pH=6.8

7),所述研磨是研磨至材料D50为5

10μm,研磨的设备没有特别限定,本领域常规即可,比如气流研磨设备。
[0022]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环氧化是将炭化颗粒投料于5

10质量倍的3

5wt%NaOH和/或KOH溶液中,升温至50

60℃,惰性气氛下,缓慢加入炭化颗粒0.3

0.4质量倍的环氧氯丙烷,保温反应4

6h,之后再加入炭化颗粒0.1

0.15质量倍固体NaOH和/或KOH,保温继续反应2

4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未反应的环氧氯丙烷,干燥,得到环氧化炭化颗粒;所述三[2

(3

巯基丙酸基)乙基]异氰尿酸酯溶液浸渍,是将所得环氧化炭化颗粒浸渍于10

15质量倍的的三[2

(3

巯基丙酸基)乙基]异氰尿酸酯的溶液中,加入有机胺,在50

60℃保温反应4

6h,溶液中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三[2

(3

巯基丙酸基)乙基]异氰尿酸酯质量浓度10

15wt%,有机胺加入量是三[2

(3

巯基丙酸基)乙基]异氰尿酸酯质量的10

20%,所述有机胺选自三乙胺、三甲胺中的至少一种。环氧基和巯基的反应活性稍显不足,加入少量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生物质依次经过破碎、热的碱性水溶液浸渍、水洗;(S2)步骤(S1)所得生物质加料到回转气氛炉中进行炭化;(S3)炭化后的材料进过浮选,盐酸漂洗、水洗、研磨,得到炭化颗粒;(S4)炭化颗粒依次经过环氧化、三[2

(3

巯基丙酸基)乙基]异氰尿酸酯溶液浸渍,水洗、醇洗,得到改性炭化颗粒;(S5)改性炭化颗粒在石墨炉中进行煅烧处理,之后进行二次盐酸漂洗,水洗,干燥,分级,得到改性生物质硬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生物质选自椰壳、棕榈壳、竹块、核桃壳、杏子壳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破碎是破碎至80

325目;所述热的碱性水溶液浸渍是60

100rpm搅拌条件下浸渍于50

60℃、5

10wt%的NaOH和/或KOH水溶液中,浸渍时间2

4h;水洗至水洗流出液为中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炭化是在回转炉中以0.5

2rpm回转数,炭化温度400

600℃处理4

8h,炭化后材料的挥发份≤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浮选是过流动翻泡浮选的方式;所述盐酸漂洗是反应釜内,稀盐酸溶液和经过浮选后的炭化料混合搅拌均匀,回流条件处理2

4h,稀盐酸浓度为3

8wt%,稀盐酸的用量是浮选后的炭化料质量的4

6倍;漂洗的目的是除去金属灰分杂质;所述水洗是水洗至流出液为中性,所述研磨是研磨至材料D50为5

10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环氧化是将炭化颗粒投料于5

10质量倍的3

5wt%NaOH和/或KOH溶液中,升温至50

60℃,惰性气氛下,缓慢加入炭化颗粒0.3

0.4质量倍的环氧氯丙烷,保温反应4

6h,之后再加入炭化颗粒0.1

0.15质量倍固体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忠明何天丰陈家棋金绍平陈烁宇颜佳婷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鑫森炭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