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90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雷达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一种雷达装置,雷达装置包括雷达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防
,特别涉及一种雷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成像雷达可以进行封闭库房的实时物料扫描,实现空间范围内的静态目标检测

点云数据输出

空间扫描成像

体积与重量计算输出等功能,且不受雨水

灰尘

光照等恶劣环境影响,在如水泥

煤炭

砂石等熟料库中具有广泛应用场景

[0003]但这些熟料库普遍气温非常高,目前的成像雷达结构散热性较差,导致影响成像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雷达装置,旨在提高雷达装置的散热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雷达装置包括:雷达主体,所述雷达主体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雷达模块和内循环驱动件,沿竖直方向,所述内循环驱动件位于所述雷达模块的上方;连接件,在竖直方向上,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雷达主体和散热主体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雷达主体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散热主体连接;以及导风壳,沿竖直方向,所述导风壳位于所述雷达模块的上方,并位于所述散热主体顶部的下方,在所述内循环驱动件的作用下,将位于导风壳下方的气流通过内循环流道流至导风壳上方的空腔

[0006]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壳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设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散热主体的一侧,所述散热主体包括散热外壳,所述内循环流道包括所述底壁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腔

所述侧壁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腔

所述侧壁与所述散热外壳之间的空腔

[0007]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散热外壳内,所述导风壳还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周侧弯折延伸设置,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侧壁开设有过风孔

[0008]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雷达装置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设于所述雷达模块的上方,所述底壁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内循环驱动件设于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导风罩之间

[0009]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主体还包括散热内壳和固定壳,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散热内壳和所述散热外壳之间,且高度低于所述散热内壳的高度,所述固定壳设于所述散热内壳与所述导风壳之间,并封堵所述散热内壳朝向所述导风壳的一端

[0010]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内壳为两端敞口的筒体结构,所述固定壳的边缘连接所述散热内壳朝向所述导风壳的端面,所述固定壳的中部朝背离所述导风壳的方向凸设形成有扩展部

[0011]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外壳包括第一本体

多个第一内翅片以及多个第一外翅片,多个所述第一内翅片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内周侧,多个所述第一外翅片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内壳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抵接于所述第一内翅片;且
/
或,所述散热内壳包括第二本体

多个第二内翅片以及多个第二外翅片,多个所述第二内翅片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周侧,多个所述第二外翅片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外壳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内侧抵接于所述第二外翅片

[0012]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主体还包括散热上壳,所述散热上壳包括两端敞口的筒体和连接于所述筒体一端的顶盖,所述顶盖开设有与所述筒体连通的入风孔,所述筒体插设于所述散热内壳内,并与所述散热内壳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筒体远离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扩展部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顶盖覆盖所述散热内壳和散热外壳的同侧端部,并与所述散热外壳的端部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内设有外循环驱动件,外循环流路包括所述筒体的内壁围成的空间

第一间隙

所述间隔空间

所述第二间隙,所述外循环驱动件驱动气流通过所述外循环流路与所述内循环流路换热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雷达装置,包括:雷达主体,所述雷达主体包括壳体

雷达模块和内循环驱动件;所述壳体形成具有第一开口的内腔,所述雷达模块设于所述内腔的底部,所述内循环驱动件设于所述内腔,并位于所述雷达模块的上方;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以及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形成相连通的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一散热腔和具有第三开口的第二散热腔,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口的边沿;所述内循环驱动件驱动气流在内循环流路中循环,所述内循环流路包括壳体围合的内腔

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所述内循环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散热腔的气流进入所述内腔与所述雷达模块换热后,并通过内腔的周缘流向所述第二散热腔,通过所述第二散热腔的内腔壁换热后再流入所述第一散热腔

[0014]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雷达主体还包括导风壳,所述导风壳形成具有第四开口的导风腔,所述导风壳位于所述内腔内,所述第四开口的边沿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四开口对接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导风腔的腔底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进风孔,所述导风腔的开口边沿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散热腔和所述内腔的过风孔;所述内循环驱动件位于所述导风壳和所述雷达模块之间,以驱动所述第一散热腔的气流通过所述导风腔

进风孔进入所述内腔,并通过所述内腔的周缘

所述过风孔进入所述第二散热腔

[0015]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雷达主体还包括固定架和导风罩,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雷达模块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所述导风罩的一端设于所述固定架背离雷达模块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内腔连通,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导风壳,并与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内循环驱动件设于所述导风罩与所述进风孔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散热腔
的气流通过所述导风腔

进风孔及所述导风罩进入所述内腔

[0016]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和所述内循环驱动件均设有两个,所述进风孔开设有两个,两所述导风罩间隔设于所述固定架,并位于所述雷达模块相对的两侧,一所述内循环驱动件对应设于一所述进风孔与一所述导风罩的端部之间

[0017]在本专利技术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主体包括散热内壳

散热外壳以及隔热壳,所述散热外壳套设于所述散热内壳,所述散热外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内壳的同侧端部,所述隔热壳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口的边沿密封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散热外壳与所述散热内壳之间,并与所述散热内壳和所述散热外壳的连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主体,所述雷达主体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雷达模块和内循环驱动件,沿竖直方向,所述内循环驱动件位于所述雷达模块的上方;连接件,在竖直方向上,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雷达主体和散热主体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雷达主体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散热主体连接;以及导风壳,沿竖直方向,所述导风壳位于所述雷达模块的上方,并位于所述散热主体顶部的下方,在所述内循环驱动件的作用下,将位于导风壳下方的气流通过内循环流道流至导风壳上方的空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壳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设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散热主体的一侧,所述散热主体包括散热外壳,所述内循环流道包括所述底壁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腔

所述侧壁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腔

所述侧壁与所述散热外壳之间的空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散热外壳内,所述导风壳还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周侧弯折延伸设置,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侧壁开设有过风孔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装置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设于所述雷达模块的上方,所述底壁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内循环驱动件设于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导风罩之间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还包括散热内壳和固定壳,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散热内壳和所述散热外壳之间,且高度低于所述散热内壳的高度,所述固定壳设于所述散热内壳与所述导风壳之间,并封堵所述散热内壳朝向所述导风壳的一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内壳为两端敞口的筒体结构,所述固定壳的边缘连接所述散热内壳朝向所述导风壳的端面,所述固定壳的中部朝背离所述导风壳的方向凸设形成有扩展部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外壳包括第一本体

多个第一内翅片以及多个第一外翅片,多个所述第一内翅片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内周侧,多个所述第一外翅片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内壳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抵接于所述第一内翅片;且
/
或,所述散热内壳包括第二本体

多个第二内翅片以及多个第二外翅片,多个所述第二内翅片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周侧,多个所述第二外翅片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外壳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内侧抵接于所述第二外翅片
。8.
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还包括散热上壳,所述散热上壳包括两端敞口的筒体和连接于所述筒体一端的顶盖,所述顶盖开设有与所述筒体连通的入风孔,所述筒体插设于所述散热内壳内,并与所述散热内壳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筒体远离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壳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顶盖覆盖所述散热内壳和散热外壳的同侧端部,并与所述散热外壳的端部之间形成第二间
隙;所述筒体内设有外循环驱动件,外循环流路包括所述筒体的内壁围成的空间

第一间隙

所述间隔空间

所述第二间隙,所述外循环驱动件驱动气流通过所述外循环流路与所述内循环流路换热
。9.
一种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主体,所述雷达主体包括壳体

雷达模块和内循环驱动件,所述壳体形成具有第一开口的内腔,所述雷达模块设于所述内腔的底部,所述内循环驱动件设于所述内腔,并位于所述雷达模块的上方;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以及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形成相连通的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一散热腔和具有第三开口的第二散热腔,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口的边沿;所述内循环驱动件驱动气流在内循环流路中循环,所述内循环流路包括壳体围合的内腔

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所述内循环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散热腔的气流进入所述内腔与所述雷达模块换热后,并通过内腔的周缘流向所述第二散热腔,通过所述第二散热腔的内腔壁换热后再流入所述第一散热腔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大明黄连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