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分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分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车身外覆盖件的抗凹性是评价整车性能的重要指标,车身外覆盖件容易在人为按压、触摸、冰雹和石子等随机性较强的外界荷载作用下,产生直观可见的弯曲、凹陷甚至永久性的变形,影响用户对车辆的整体评价。因此有必要在车辆设计时充分考虑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同时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车型开发周期逐年缩短,对仿真分析精度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精准且高效地发现外覆盖件风险区域并进行快速优化设计可有效支撑产品开发进程。
[0003]现有技术在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分析过程中,通常依据工程人员的经验直接选取加载点或针对形状较为规整的外表面制定规则选取加载点,随机性较强,或容易受到固有思维的影响,所选位置不一定能代表抗凹性最差的区域,在后续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的风险性较高,一些技术虽然选点较为全面,但计算流程繁杂,分析点位较多,在抗凹性分析前需额外进行全域线性有限元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输入外覆盖件和压头有限元模型,建立约束;步骤二、在识别出的外覆盖件表面均匀布置加载点;步骤三、自动分析各点抗凹性;步骤四、判断是否存在风险点;步骤五、如果首轮加载点中存在风险点,则在风险点周围新增加密加载点,如果首轮加载点中不存在风险点,则在原加载点空余位置新增加载点;步骤六、自动分析和判断新增加载点的抗凹性;步骤七、根据综合风险点位置确定加强结构位置及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方法如下:通过shell壳单元创建直径80mm的有限元模型,三角形单元类型为R3D3,四边形单元类型为R3D4,模型属性设置为刚体;所述约束表示约束白车身夹具夹取位置或外覆盖件与白车身连接位置节点1~6方向自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方法如下:识别外覆盖件表面区域,选取表面单元并建立set集;在外表面区域均匀布置间距为160mm的加载点,要求加载点距离表面边界处垂直距离大于4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方法如下:利用步骤二获取的加载点及周边节点信息建立法向向量,将压头表面调整至与法向向量垂直,压头表面中心点调整至沿法向向量距离加载点1mm处,创建压头与外覆盖件表面接触,加载抗凹性仿真工况载荷,设置求解器及输出位移和应力,批量提交计算。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于保君,何洪军,孙立伟,肖永富,刘启龙,杜伟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