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70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及检测方法,该检测机构包括输送轨道和对称设置在输送轨道两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依次设置有三轴运动模组、聚光罩和图像采集机构,所述三轴运动模组上设置有产品治具,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半圆相机挂板和由上至下设置在半圆相机挂板上的多个拍照组件,所述拍照组件包括滑动块、安装座、移动座和拍照相机,所述滑动块均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座与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拍照相机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滑动块与半圆相机挂板滑动连接。当手机中框的当前运动轨迹与预设的标准运动轨迹存在偏差时,通过调整拍照相机的高度和角度,即可实现对偏差的修正,修正后采集到的图像更加精准。修正后采集到的图像更加精准。修正后采集到的图像更加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外观检测
,涉及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手机中框是在手机中起到支撑作用的重要壳体部件,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将有缺陷的手机中框剔除出来,需要对手机中框的边框和边角处进行外观检测。常用的检测手段是将手机中框放置到产品治具上,通过产品治具对手机中框进行限位,通过运动模组带动产品治具和手机中框转动,在手机中框转动过程中通过图像采集机构进行图像采集,手机中框转动一周时完成对当前手机中框的图像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图像传送到后台计算中心,与后台计算中心预设的模型进行比对,将不合格的产品剔除。现有的手机中框外观检测设备在调试期需要通过反复调整治具的检测工位,即寻找手机中框的最佳检测工位,现有的检测设备基本是调整治具运动模组的位置结合调整相机的焦距来进行确定,但是此种设备仍然操作起来较为繁琐,效率不够高,且存在基于当前的治具运动模组的位移调整和相机焦距的调整,个别拍照相机一直无法获取到最佳拍摄工位的缺陷,无法很好的解决。
[0003]现有的手机中框检测工艺,采用带有类似三轴运动模组的机构带动手机中框进行多角度拍照时,都是后期靠人工发现拍摄不合格照片,然后再返回原检测步骤查找原因,通过调整三轴运动模组和相机焦距来完成补拍,费时费力,且存在多个角度同时拍摄,一个或几个拍照相机能拍摄合格但是同时一个或几个拍照相机拍摄照片不合格的情形且通过调整三轴运动模组和相机焦距仍无法解决拍照相机无法在最佳拍摄距离内进行拍摄的情形,比如不同规格的待检测手机中框的更换等,会面临此种困境无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及检测方法,对现有的检测机构和检测工艺进行整体改进,以进一步提升检测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包括输送轨道和对称设置在输送轨道两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依次设置有三轴运动模组、聚光罩和图像采集机构,所述三轴运动模组上设置有产品治具,所述聚光罩和图像采集机构均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图像采集机构与后台计算中心相连接;
[0007]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半圆相机挂板和由上至下设置在半圆相机挂板上的多个拍照组件,所述半圆相机挂板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支撑架上;
[0008]所述拍照组件包括滑动块、安装座、移动座和拍照相机,所述滑动块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安装座两侧,两个所述滑动块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座与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拍照相机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滑动块与半圆相机挂板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光罩上开设有拍照通道,多个所述拍照组件的位置分别与拍照通道的通孔对应设置,通过多个所述拍照组件分别对手机中框多个
部位的图像进行采集。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拍照组件具有五个,用于分别对手机中框的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和下部五个位置的图像进行采集。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半圆相机挂板包括半圆板、连接板和侧板,所述半圆板有两个,两个所述半圆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板连接,两个所述半圆板均固定在侧板上,所述侧板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滑动块与对应的半圆板活动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块远离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厚度略大于半圆板的厚度,所述限位槽与对应的半圆板活动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拍照通道包括中部通孔和对称开设在中部通孔两侧的条状通孔,所述中部通孔与产品治具的位置对应,位于中部的所述拍照组件与中部通孔对应,位于上方的两个所述拍照组件与上方的条状通孔对应,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拍照组件与下方的条状通孔对应。
[0014]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通过输送轨道将待检测的手机中框传送到检测工位附近;
[0016]S2:将手机中框放置到能够进行三轴移动的产品治具上,所述产品治具设置于三轴运动模组上,通过产品治具对手机中框进行限位,通过控制三轴运动模组和产品治具带动手机中框移动到检测拍照位置;
[0017]S3:打开光源对手机中框进行补光,通过控制三轴运动模组来控制手机中框在一个或多个方向进行移动,并通过拍照相机对手机中框进行不同角度和位置的图像采集;
[0018]S4:将采集到的图像传递到后台计算中心,将采集拍摄的图像数据与预设的标准图像数据进行比对,基于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拍摄距离识别判断,当判断当前拍照相机的拍摄距离在当前拍照相机的预设标准拍摄距离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5,当判断当前拍照相机的拍摄距离不在当前拍照相机的预设标准拍摄距离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6;
[0019]S5: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缺陷识别判断,判断采集到的图像是否有缺陷,然后输出判断结果;
[0020]S6:通过调整当前拍照相机的位置和/或焦距,和/或调整手机治具的拍照位置,来调整当前拍照相机相对手机中框的拍摄距离,之后再次对手机中框进行图像采集,返回步骤S4继续执行后续操作步骤;
[0021]直到拍照相机拍摄出符合预设标准拍摄距离的图片并给出缺陷检测结果,针对当前手机中框的表面缺陷检测操作结束。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拍照相机设置有多个,分布在手机中框拍摄空间的多个角度区域,每个所述拍照相机滑动设置在支撑拍照相机的支撑框架上,所述拍照相机能够通过滑动来调整相对待检测手机中框的距离;
[0023]步骤S4中:当判断拍摄距离在当前拍照相机的预设标准拍摄距离范围内时,是指所有拍照相机均在预设标准拍摄距离范围内,才可以执行步骤S5;
[0024]当判断拍摄距离至少有一个拍照相机相对于手机中框之间的拍摄距离在预设标准拍摄距离范围内而同时存在至少有一个拍照相机相对于手机中框之间的拍摄距离不在预设标准拍摄距离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61;
[0025]当判断当前所有拍照相机相对于手机中框之间的拍摄距离均不在预设标准拍摄距离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62;
[0026]当判断当前所有拍照相机相对于手机中框之间的拍摄距离在各拍照相机的预设标准拍摄距离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5;
[0027]S5: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缺陷识别判断,判断采集到的图像是否有缺陷,然后输出判断结果;
[0028]S61:通过调整拍照相机的位置和/或镜头焦距,来调整拍照相机相对手机中框的拍摄距离,之后再次对手机中框进行图像采集,返回步骤S4继续执行后续操作;
[0029]S62:通过调整拍照相机位置和镜头焦距,和调整手机治具的位置,来调整拍照相机相对于手机中框的拍摄距离,之后再次对手机中框进行图像采集,返回步骤S4继续执行后续操作。
[0030]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轨道(1)和对称设置在输送轨道(1)两侧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上依次设置有三轴运动模组(2)、聚光罩(4)和图像采集机构(5),所述三轴运动模组(2)上设置有产品治具(3),所述聚光罩(4)和图像采集机构(5)均通过安装架(7)固定在支撑架(6)上,所述图像采集机构(5)与后台计算中心相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机构(5)包括半圆相机挂板(51)和由上至下设置在半圆相机挂板(51)上的多个拍照组件(52),所述半圆相机挂板(51)通过安装架(7)固定在支撑架(6)上;所述拍照组件(52)包括滑动块(521)、安装座(522)、移动座(523)和拍照相机(524),所述滑动块(521)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安装座(522)两侧,两个所述滑动块(521)与安装座(522)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座(523)与安装座(522)滑动连接,所述拍照相机(524)设置在移动座(523)上,所述滑动块(521)与半圆相机挂板(51)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罩(4)上开设有拍照通道(42),多个所述拍照组件(52)的位置分别与拍照通道(42)的通孔对应设置,通过多个所述拍照组件(52)分别对手机中框多个部位的图像进行采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拍照组件(52)具有五个,用于分别对手机中框的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和下部五个位置的图像进行采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相机挂板(51)包括半圆板(511)、连接板(512)和侧板(513),所述半圆板(511)有两个,两个所述半圆板(511)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板(512)连接,两个所述半圆板(511)均固定在侧板(513)上,所述侧板(513)通过安装架(7)固定在支撑架(6)上,所述滑动块(521)与对应的半圆板(511)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521)远离安装座(52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525),所述限位槽(525)的厚度略大于半圆板(511)的厚度,所述限位槽(525)与对应的半圆板(511)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通道(42)包括中部通孔和对称开设在中部通孔两侧的条状通孔,所述中部通孔与产品治具(3)的位置对应,位于中部的所述拍照组件(52)与中部通孔对应,位于上方的两个所述拍照组件(52)与上方的条状通孔对应,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拍照组件(52)与下方的条状通孔对应。7.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输送轨道将待检测的手机中框传送到检测工位附近;S2:将手机中框放置到能够进行三轴移动的产品治具上,所述产品治具设置于三轴运动模组上,通过产品治具对手机中框进行限位,通过控制三轴运动模组和产品治具带动手机中框移动到检测拍照位置;S3:打开光源对手机中框进行补光,通过控制三轴运动模组来控制手机中框在一个或多个方向进行移动,并通过拍照相机对手机中框进行不同角度和位置的图像采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检测步骤:S4:将采集到的图像传递到后台计算中心,将采集拍摄的图像数据与预设的标准图像数据进行比对,基于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拍摄距离识别判断,当判断当前拍照相机的拍摄距离在当前拍照相机的预设标准拍摄距离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5,当判断当前拍照相机
的拍摄距离不在当前拍照相机的预设标准拍摄距离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6;S5: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缺陷识别判断,判断采集到的图像是否有缺陷,然后输出判断结果;S6:通过调整当前拍照相机的位置和/或焦距,和/或调整手机治具的拍照位置,来调整当前拍照相机相对手机中框的拍摄距离,之后再次对手机中框进行图像采集,返回步骤S4继续执行后续操作步骤;直到拍照相机拍摄出符合预设标准拍摄距离的图片并给出缺陷检测结果,针对当前手机中框的表面缺陷检测操作结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相机设置有多个,分布在手机中框拍摄空间的多个角度区域,每个所述拍照相机滑动设置在支撑拍照相机的支撑框架上,所述拍照相机能够通过滑动来调整相对待检测手机中框的距离;步骤S4中:当判断拍摄距离在当前拍照相机的预设标准拍摄距离范围内时,是指所有拍照相机均在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佳音林煦韦文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艾菱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