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和鞋底、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577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其由3D机织尼龙织物制成,鞋底配件包括均由前至后延伸的主筋条、第一翼片、第二翼片、第三翼片和第四翼片;第一翼片、第二翼片的内侧边缘与主筋条外侧边缘相接,且二者呈由鞋底配件的内侧朝向外侧张开状;第三翼片、第四翼片的外侧边缘与主筋条内侧边缘相接,且二者呈由鞋底配件的外侧朝向内侧张开状。该鞋底配件能够在减轻鞋底重量的同时,保证鞋底的减震、支撑和回弹效果满足使用要求。效果满足使用要求。效果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和鞋底、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底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和鞋底、鞋。

技术介绍

[0002]鞋底一般包括大底和中底,大底一般为橡胶材质,贴覆于中底的底部,厚度较薄,起到防滑、耐磨等功用,而中底可以是EVA材质、TPE材质、ETPU材质等,厚度较厚,起到减震、支撑、回弹等功用。由大底和中底组合而成鞋底,再在该鞋底上缝制或粘接鞋面,即可组成完整的鞋,但是,由于中底的厚度较厚,其占据整个鞋子的重量的大部分,因此若中底厚度增加,则鞋子重量增加,而若减小中底的厚度,则中底的减震、支撑、回弹效果均会下降,在追求极致的轻量鞋底时,现有的中底结构已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和鞋底、鞋,该鞋底配件能够在减轻鞋底重量的同时,保证鞋底的减震、支撑和回弹效果满足使用要求。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其由3D机织尼龙织物制成,所述鞋底配件包括均由前至后延伸的第一翼片、第二翼片、第三翼片、第四翼片和主筋条;所述第一翼片、第二翼片的内侧边缘与所述主筋条外侧边缘相接,且二者呈由所述鞋底配件的内侧朝向外侧张开状;所述第三翼片、第四翼片的外侧边缘与所述主筋条内侧边缘相接,且二者呈由所述鞋底配件的外侧朝向内侧张开状。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翼片位于第二翼片上方,二者的外侧边缘配合形成外侧开口,所述外侧开口由前至后包括依次平滑相接的第一扩大段、第一缩小段、第二扩大段和第二缩小段;所述第一扩大段、第二扩大段中,所述外侧开口的张开程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一缩小段、第二缩小段中,所述外侧开口的张开程度逐渐缩小;所述第一扩大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前掌部位和足弓部位的前部;所述第一缩小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足弓部位的后部;所述第二扩大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后跟部位的前部;所述第二缩小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后跟部位的后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翼片位于第四翼片上方,二者的内侧边缘配合形成内侧开口,所述内侧开口由前至后包括依次平滑相接的第三扩大段、平行段和第三缩小段;所述第三扩大段中,所述内侧开口的张开程度逐渐增大;所述平行段中,所述内侧开口的张开程度不变,所述第三缩小段中,所述内侧开口的张开程度逐渐缩小;所述第三扩大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前掌部位;所述平行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足弓部位和后跟部位的前部;所述第三缩小段
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后跟部位的后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筋条由所述鞋底配件的前端至后端包括依次平滑相接的第一弯曲段、第二弯曲段和第三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由前至后从所述鞋底配件的外侧朝向内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弯曲段由前至后从所述鞋底配件的内侧朝向外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三弯曲段由前至后从所述鞋底配件的外侧朝向内侧倾斜延伸。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曲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占据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前掌部位;所述第二弯曲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占据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足弓部位;所述第三弯曲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占据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后跟部位。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翼片的外侧边缘由所述鞋底配件的前端至后端包括依次平滑相接的第四弯曲段、第五弯曲段、第六弯曲段和第七弯曲段;所述第二翼片的外侧边缘由所述鞋底配件的前端至后端包括依次平滑相接的第八弯曲段、第九弯曲段、第十弯曲段和第十一弯曲段;所述第三翼片的内侧边缘由所述鞋底配件的前端至后端包括依次平滑相接的第十二弯曲段、第十三弯曲段、第十四弯曲段和第十五弯曲段;所述第四翼片的内侧边缘由所述鞋底配件的前端至后端包括依次平滑相接的第十六弯曲段、第十七弯曲段、第十八弯曲段和第十九弯曲段;所述第四弯曲段、第六弯曲段、第八弯曲段、第十弯曲段、第十三弯曲段、第十五弯曲段、第十七弯曲段和第十九弯曲段均由前至后从所述鞋底配件的内侧向外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五弯曲段、第七弯曲段、第九弯曲段、第十一弯曲段、第十二弯曲段、第十四弯曲段和第十八弯曲段均由前至后从所述鞋底配件的外侧向内侧倾斜延伸。
[0011]进一步的,第四弯曲段、第八弯曲段、第十二弯曲段和第十六弯曲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占据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前掌部位;所述第五弯曲段、第九弯曲段、第十三弯曲段和第十七弯曲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占据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足弓部位;所述第六弯曲段、第十弯曲段、第十四弯曲段、第十八弯曲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占据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后跟部位的前部;所述第七弯曲段、第十一弯曲段、第十五弯曲段和第十九弯曲段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占据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后跟部位的后部。
[0012]进一步的,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翼片的外侧边缘在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前掌部位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翼片对应部分的外侧边缘之内,所述第三翼片的内侧边缘均位于所述第四翼片的内侧边缘之内。
[0013]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鞋底,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以及中底、大底;所述中底贴覆于所述鞋底配件的上侧表面,所述大底贴覆于所述鞋底配件的下侧表面。
[001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鞋,其采用如上述的鞋底制成。
[0015]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合织物鞋底配件,采用3D机织尼龙织物制成,该种复合织物在具有较小密度的同时,提供了较佳的支撑效果,但是该种复合织物的回弹性能、减震性能较差,在其应用于鞋底时,需要对其形状结构作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合织物鞋底配件,设置有主筋条和四个翼片,互相配合形成具有类似“X”形截面的形状,其中,位于下方位置的第二、第四翼片,起到对于地面的支撑作用,位于上方的第一、第三翼片,用于接受人体
足部的施力,主筋条用于连接四个翼片,并且,在第一翼片、第二翼片之间形成开口,在第三翼片和第四翼片之间也形成开口,这两个开口可以在该鞋底配件受到垂直于上下表面的力时,令翼片的位置得以相对主筋条上下移动,因此,在受力时,该鞋底配件会下压变形,从而提供减震效果,在受力减小时,该鞋底配件会回弹,从而提供回弹效果,同时,在该过程中,基于3D机织尼龙织物的特性,还能够具有较佳的支持效果。
[0017]由此,基于该鞋底配件制得的鞋底,可在重量和性能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同时,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鞋底中,还在该鞋底配件的上侧表面贴附中底,在下侧表面贴附大底,中底可保证足部不会与该鞋底配件直接接触,可提高舒适性,大底可提供良好的耐磨、防滑性能。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其由3D机织尼龙织物制成,其特征是,所述鞋底配件包括均由前至后延伸的第一翼片(1)、第二翼片(2)、第三翼片(3)、第四翼片(4)和主筋条(5);所述第一翼片(1)、第二翼片(2)的内侧边缘与所述主筋条(5)外侧边缘相接,且二者呈由所述鞋底配件的内侧朝向外侧张开状;所述第三翼片(3)、第四翼片(4)的外侧边缘与所述主筋条(5)内侧边缘相接,且二者呈由所述鞋底配件的外侧朝向内侧张开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翼片(1)位于第二翼片(2)上方,二者的外侧边缘配合形成外侧开口,所述外侧开口由前至后包括依次平滑相接的第一扩大段(71)、第一缩小段(81)、第二扩大段(72)和第二缩小段(82);所述第一扩大段(71)、第二扩大段(72)中,所述外侧开口的张开程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一缩小段(81)、第二缩小段(82)中,所述外侧开口的张开程度逐渐缩小;所述第一扩大段(71)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前掌部位和足弓部位的前部;所述第一缩小段(81)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足弓部位的后部;所述第二扩大段(72)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后跟部位的前部;所述第二缩小段(82)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后跟部位的后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三翼片(3)位于第四翼片(4)上方,二者的内侧边缘配合形成内侧开口,所述内侧开口由前至后包括依次平滑相接的第三扩大段(73)、平行段(90)和第三缩小段(83);所述第三扩大段(73)中,所述内侧开口的张开程度逐渐增大;所述平行段(90)中,所述内侧开口的张开程度不变,所述第三缩小段(83)中,所述内侧开口的张开程度逐渐缩小;所述第三扩大段(73)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前掌部位;所述平行段(90)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足弓部位和后跟部位的前部;所述第三缩小段(83)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对应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后跟部位的后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其特征是,所述主筋条(5)由所述鞋底配件的前端至后端包括依次平滑相接的第一弯曲段(61)、第二弯曲段(62)和第三弯曲段(63);所述第一弯曲段(61)由前至后从所述鞋底配件的外侧朝向内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弯曲段(62)由前至后从所述鞋底配件的内侧朝向外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三弯曲段(63)由前至后从所述鞋底配件的外侧朝向内侧倾斜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织物鞋底配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弯曲段(61)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占据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的前掌部位;所述第二弯曲段(62)在所述鞋底配件的前后方向上所占据的范围对应于人体足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艺龙郑明廉胡荣波罗伯特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