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248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涉及车位以及充电桩,包括:吊轨,所述吊轨设置于车位上方;充电工作架,所述充电工作架设置于吊轨上且与吊轨垂直;充电桩,所述充电桩设置于吊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客户扫码发送充电请求,云平台调度驱动单元,移动至母栈内或者是待机中的充电桩通过搬运夹具取出充电桩,充电桩移动至充电桩栈内,完成扫码车位的停泊,并在调度过程中同步完成充电枪电缆的牵引,在达到指定车位后,入站小车复位且于搬运小车重新连接,等待新的搬运指令,解决了现有充电桩占用底部空间较大,进一步造成停车位紧张,每一个停车位配备一个充电桩,造成大量充电桩闲置,极大的浪费资源。极大的浪费资源。极大的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标志着充电桩将存在巨大的市场。
[0003]充电桩是用来对电动汽车充电的常用设备,现在技术中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是落地式、或者挂壁充电桩和便携式充电器,便携式充电器一般功率小,充电时间太慢,落地式和挂壁式快速充电桩,占用底部空间较大,进一步造成停车位紧张,每一个停车位配备一个充电桩,造成大量充电桩闲置,极大的浪费资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解决了落地式和挂壁式快速充电桩,占用底部空间较大,进一步造成停车位紧张,每一个停车位配备一个充电桩,造成大量充电桩闲置,极大的浪费资源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涉及车位以及充电桩,包括:
[0006]吊轨,所述吊轨设置于车位上方;
[0007]充电工作架,所述充电工作架设置于吊轨上且与吊轨垂直;
[0008]充电桩,所述充电桩设置于吊轨上;
[0009]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搬运小车和入站小车,所述搬运小车设置于吊轨内部,用以带动充电桩沿吊轨平移,所述入站小车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搬运小车下方,所述入站小车用以带动充电桩进入充电工作架内;
[0010]所述搬运小车和入站小车上均设置有搬运夹具,所述搬运小车上搬运夹具用于与入站小车连接,所述入站小车上搬运夹具用于与充电桩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工作架数量为多组,每组所述充电工作架由分布于吊轨的两侧边的充电桩栈组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工作架下方相应所述吊轨的位置处设置有组合缺口,所述充电工作架上设置有第一滚轮轨和第二滚轮轨,所述第一滚轮轨、第二滚轮轨设置于充电工作架的两侧边,所述驱动单元移动至组合缺口处与充电工作架组合成完整轨道,用以承载入站小车移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栈内定义有一安置空间,所述安置空间的底部敞口,用以为入站小车带动充电桩的移动提供活动空间,所述安置空间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移动限位轨,所述第二滚轮轨和移动限位轨用以承载入站小车移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与组合缺口相对应的承载架;
[0015]所述承载架两侧边设置有第三滚轮轨和第四滚轮轨,所述第三滚轮轨、第四滚轮轨与第一滚轮轨和第二滚轮轨形状大小均相适配,所述承载架内设置有与移动限位轨相适配的承载限位轨,所述承载限位轨可与移动限位轨组合成完整的轨道,以供入站小车运行带动充电桩进入充电工作架内。
[0016]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顶部设置有两组防护连接板,两组所述防护连接板相对侧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滚轮轨、第二滚轮轨相啮合的承重滚轮和限位滚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轨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凸起筋条,所述承重滚轮上开设有与限位凸起筋条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承重滚轮竖向垂直设立,所述限位滚轮水平横向设立。
[0018]进一步的,所述搬运小车和入站小车内部均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搬运小车上设置有与吊轨相适配的第一滚轮,所述入站小车上设置有与承载架相适配的第二滚轮。
[0019]进一步的,所述吊轨的内部设置有供电滑触线,所述驱动单元上设置有与供电滑触线相接触的电滑环,所述驱动单元通过供过电滑环与供电滑触线电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的内部设置有绕线装置,所述充电桩的内部设置有缠绕与绕线装置上的充电线缆,所述充电桩上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直流接口,所述充电桩通过直流接口与外部电缆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客户扫码发送充电请求,云平台调度驱动单元,移动至母栈内或者是待机中的充电桩通过搬运夹具取出充电桩,充电桩移动至充电桩栈内,完成扫码车位的停泊,并在调度过程中同步完成充电枪电缆的牵引,在达到指定车位后,入站小车复位且于搬运小车重新连接,等待新的搬运指令,解决了现有充电桩占用底部空间较大,进一步造成停车位紧张,每一个停车位配备一个充电桩,造成大量充电桩闲置,极大的浪费资源。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工作架结构与充电桩组合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工作架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桩结构视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图6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1、吊轨;
[0033]2、充电工作架;21、充电桩栈;22、第一滚轮轨;23、第二滚轮轨;24、移动限位轨;25、组合缺口;
[0034]3、充电桩;31、防护连接板;32、承重滚轮;33、限位滚轮;
[0035]4、供电滑触线;
[0036]5、驱动单元;51、搬运小车;511、第一滚轮;512、驱动电机;52、入站小车;521、第二滚轮;53、承载架;531、第三滚轮轨;532、第四滚轮轨;533、承载限位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请参阅图1

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涉及车位以及充电桩,包括:
[0039]吊轨1,所述吊轨1设置于车位上部空间内;
[0040]充电工作架2,所述充电工作架2设置于吊轨1上且与吊轨1垂直,所述充电工作架2数量为多组,每组所述充电工作架2由分布于吊轨1的两侧边的充电桩栈21组成,本实施例中,每个充电桩栈21分别对应吊轨1两侧的对应车位,以便于针对对应车辆进行供电,本实施例中,在一条吊轨1两侧布置n个充电桩栈21,充电桩栈21布置在轨道一侧或者对称于轨道布置,适用于满足大型停车场两侧车位充电,充电桩栈也可任意一侧单侧布置;
[0041]充电桩3,所述充电桩3设置于吊轨1上;
[0042]驱动单元5,如图6所示,所述驱动单元5包括搬运小车51和入站小车52,所述搬运小车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涉及车位以及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轨(1),所述吊轨(1)设置于车位上方;充电工作架(2),所述充电工作架(2)设置于吊轨(1)上且与吊轨(1)垂直;充电桩(3),所述充电桩(3)设置于吊轨(1)上;驱动单元(5),所述驱动单元(5)包括搬运小车(51)和入站小车(52),所述搬运小车(51)设置于吊轨(1)内部,用以带动充电桩(3)沿吊轨(1)平移,所述入站小车(52)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搬运小车(51)的下方,所述入站小车(52)用以带动充电桩(3)进入充电工作架(2)内;所述搬运小车(51)和入站小车(52)上均设置有搬运夹具,所述搬运小车(51)上搬运夹具用于与入站小车(52)连接,所述入站小车(52)上搬运夹具用于与充电桩(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工作架(2)数量为多组,每组所述充电工作架(2)由分布于吊轨(1)的两侧边的充电桩栈(21)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工作架(2)下方相应所述吊轨(1)的位置处设置有组合缺口(25),所述充电工作架(2)上设置有第一滚轮轨(22)和第二滚轮轨(23),所述第一滚轮轨(22)、第二滚轮轨(23)设置于充电工作架(2)的两侧边,所述驱动单元(5)移动至组合缺口(25)处与充电工作架(2)组合成完整轨道,用以承载入站小车(52)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栈(21)内定义有一安置空间,所述安置空间的底部敞口,用以为入站小车(52)带动充电桩(3)的移动提供活动空间,所述安置空间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移动限位轨(24),所述第二滚轮轨(23)和移动限位轨(24)用以承载入站小车(52)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全覆盖车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宏斌魏军魁薛静黄毅尤鹏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炎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