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庆玉专利>正文

一种烧伤科创伤面渗出液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47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伤科创伤面渗出液引流装置,其中,包括圆锥形、圆形或方形的引流嘴,引流嘴的后端通过引流管连接有透明的储液管,储液管内设置有活塞和活塞杆,储液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储液管由医用塑料或医用玻璃制成。引流嘴由医用橡胶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引流嘴覆盖到创伤面上,向后拉动活塞杆和活塞,储液管内形成负压,创伤面的渗出液由引流嘴通过引流管进入储液管内,使用方便;储液管内的渗出液可以进行统一处理,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储液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渗出液的量容易统计,提高治疗效果;引流嘴由医用橡胶制成,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烧伤科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烧伤科创伤面渗 出液引流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在医疗护理中,常常需要进行创伤面引流的操作。特别是在大面积的创伤、 烧伤、褥疮、糖尿病溃疡等情况下,创伤面有大量的渗出液,必须对创伤面进行及时引流,才 能避免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在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纱布敷料吸收后不断 的更换新的纱布敷料来进行治疗,工作量大,消耗材料多,不便于对创伤面的观察和及时的 治疗,而且对创伤面损失量(即创伤面流失的液体)也无法进行准确的统计,影响了治疗的 进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 方便、渗出液的量容易统计且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烧伤科创伤面渗出液引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烧伤科创伤面渗出液引流装置,其中, 包括圆锥形、圆形或方形的引流嘴,所述引流嘴的后端通过引流管连接有透明的储液管,所 述储液管内设置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储液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储液管由医用塑料或医用玻璃制成。所述弓I流嘴由医用橡胶制成。本技术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引流嘴覆盖到创伤面上,向后拉动 活塞杆和活塞,储液管内形成负压,创伤面的渗出液由引流嘴通过引流管进入储液管内,使 用方便;储液管内的渗出液可以进行统一处理,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储液管的外壁 上设置有刻度线,渗出液的量容易统计,提高治疗效果;引流嘴由医用橡胶制成,成本低廉, 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时设计主体机构包括引流嘴1、引流管2、储液管3、活塞 4、活塞杆5和刻度线6。其中,圆锥形引流嘴1的后端通过引流管2连接有透明的储液管 3,储液管3内设置有活塞4和活塞杆5,储液管3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6,储液管3由医 用塑料或医用玻璃制成,引流嘴1由医用橡胶制成。权利要求一种烧伤科创伤面渗出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锥形、圆形或方形的引流嘴,所述引流嘴的后端通过引流管连接有透明的储液管,所述储液管内设置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储液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科创伤面渗出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由 医用塑料或医用玻璃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烧伤科创伤面渗出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嘴 由医用橡胶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烧伤科创伤面渗出液引流装置,其中,包括圆锥形、圆形或方形的引流嘴,引流嘴的后端通过引流管连接有透明的储液管,储液管内设置有活塞和活塞杆,储液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储液管由医用塑料或医用玻璃制成。引流嘴由医用橡胶制成。本技术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引流嘴覆盖到创伤面上,向后拉动活塞杆和活塞,储液管内形成负压,创伤面的渗出液由引流嘴通过引流管进入储液管内,使用方便;储液管内的渗出液可以进行统一处理,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储液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渗出液的量容易统计,提高治疗效果;引流嘴由医用橡胶制成,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文档编号A61M27/00GK201618294SQ20102012297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孙庆玉 申请人:孙庆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伤科创伤面渗出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锥形、圆形或方形的引流嘴,所述引流嘴的后端通过引流管连接有透明的储液管,所述储液管内设置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储液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玉
申请(专利权)人:孙庆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