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456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目摄像机,包括遮阳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目摄像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目摄像机


技术介绍

[0002]摄像头又称为电脑相机

电脑眼

电子眼等,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被广泛的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

使用者可以通过摄像头在网络进行有影像

有声音的交谈和沟通

另外,人们还可以将其用于当前各种流行的数码影像,影音处理等

[0003]目前的摄像头虽然能用于视频录制或实时影像监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视野范围和拍摄角度的限制,单一的摄像头往往无法实现较大场景的全面监控,为此,需要提供包含多个摄像头的摄像机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目摄像机系统,其线缆的端部位置均被固定支撑和限位,在预留满足转动自由度的长度的情况下,线缆不会由于摄像机组件的转动而被拉扯从而能够保证双目摄像机的正常工作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目摄像机,包括:
[0006]遮阳罩,所述遮阳罩包括环绕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的侧壁和封盖所述侧壁的顶端的顶壁,所述侧壁具有第一开口,所述遮阳罩包括自所述顶壁的中心纵向突出的环形壁,所述环形壁内形成与所述遮阳罩内部贯通的第一通孔;
[0007]第一摄像机组件,所述第一摄像机组件装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摄像机组件包括:第一摄像机壳体,第一摄像头装设于所述第一摄像机壳体,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光轴与所述中心轴线形成锐角夹角;其中,所述第一摄像机壳体包括第二散热翅片,所述第二散热翅片自所述第一摄像机壳体的后表面伸入至所述遮阳罩内;
[0008]第二摄像机组件,所述第二摄像机组件可俯仰转动地装设于所述遮阳罩的底部;
[0009]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包括连接于载体的安装臂和自所述安装臂突出的装配臂,所述装配臂与所述遮阳罩的环形壁装配,以将所述遮阳罩吊装地安装于所述载体;
[0010]线缆,所述线缆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摄像机组件的第一线束

连接于所述第二摄像机组件的第二线束

天线线束,以及输送所述第一线束

第二线束和天线线束的信号的输出线束;其中,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通过第一
SR(Strain relief
,应力释放
)
结构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一摄像机壳体的后表面,所述第二散热翅片具有避让所述第一
SR
结构的缺口,所述输出线束和所述天线线束经由第二
SR
结构固定支撑于所述遮阳罩内,且所述输出线束的输出端经由所述装配臂内部贯穿至所述安装臂内;
[0011]其中,所述装配臂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卡槽,所述安装臂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卡槽,所述天线线束自所述第二
SR
结构开始依次限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以使所述天线线束装设于所述安装臂的外表面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
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相接;
[0013]其中,所述第一卡槽贯穿所述装配臂,所述第一卡槽包括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天线线束的直径的第一容纳部和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天线线束的直径的第一卡线部,所述第一卡线部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的相接处;
[0014]所述第二卡槽贯穿所述安装臂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卡槽包括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天线线束的直径的第二容纳部和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天线线束的直径的第二卡线部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线束包括天线线缆和连接于天线线缆的第一端的天线本体,所述天线线缆的第二端支撑于所述第二
SR
结构;
[0016]所述天线本体装设于所述安装臂的外表面,所述天线线缆限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臂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天线本体的天线固定部,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天线固定部贯通,所述第二卡线部位于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天线固定部的相接处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
SR
结构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一摄像机壳体的后表面,第二端通过第三
SR
结构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二摄像机组件的第二摄像机壳体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摄像机组件包括所述第二摄像机壳体和装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机壳体的前表面的第二摄像头,
[0020]所述第三
SR
结构经由第三安装孔装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机壳体的后表面,所述第三安装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线形成上倾的锐角夹角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
[0022]轴承压板,所述轴承压板位于所述遮阳罩内部,且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安装盘紧固连接,所述轴承压板的中心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的第二通孔;
[0023]所述遮阳罩包括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限位所述轴承压板的限位部;
[0024]所述安装盘与所述遮阳罩的水平方位角由所述轴承压板与所述限位部的接触位置限定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臂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天线线缆自所述装配臂与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收纳于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阳罩包括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凸出于所述顶壁的内表面,且邻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
SR
结构收纳于所述第三卡槽内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盘包括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开设于所述安装臂的背离所述装配臂的一端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臂包括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具有弹性变形量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环绕所述装配臂设置,且具有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凸起的凸点;
[0029]所述环形壁的顶端具有接纳所述凸点的锯齿槽,所述锯齿槽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具有起伏变化的高度,以提供用于所述安装盘与所述遮阳罩的水平方位角的阻尼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摄像机组件经由第二支架装设于所述遮阳罩的底部;
[0031]所述顶壁具有贯穿所述遮阳罩的第一散热孔,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沿着所述顶壁的周缘并排排列,所述第二支架具有贯穿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散热孔,多个所述第二散热
孔沿着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周缘并排排列,以形成沿所述中心轴线贯穿所述遮阳罩的散热通道;
[0032]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伸入至所述散热通道内

[003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机组件包括:
[0034]装饰盖,所述装饰盖封盖所述第一开口,且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摄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阳罩
(10)
,所述遮阳罩
(10)
包括环绕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
(L)
的侧壁
(11)
和封盖所述侧壁
(11)
的顶端的顶壁
(12)
,所述侧壁
(11)
具有第一开口
(11a)
,所述遮阳罩
(10)
包括自所述顶壁
(12)
的中心纵向突出的环形壁
(13)
,所述环形壁
(13)
内形成与所述遮阳罩
(10)
内部贯通的第一通孔;第一摄像机组件
(20)
,所述第一摄像机组件
(20)
装设于所述第一开口
(11a)
,所述第一摄像机组件
(20)
包括:第一摄像机壳体
(21)
,第一摄像头
(22)
装设于所述第一摄像机壳体
(21)
,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
(22)
的第一光轴与所述中心轴线
(L)
形成锐角夹角;其中,所述第一摄像机壳体
(21)
包括第二散热翅片
(213)
,所述第二散热翅片
(213)
自所述第一摄像机壳体
(21)
的后表面伸入至所述遮阳罩
(10)
内;第二摄像机组件
(30)
,所述第二摄像机组件
(30)
可俯仰转动地装设于所述遮阳罩
(10)
的底部;安装盘
(50)
,所述安装盘
(50)
包括连接于载体的安装臂
(51)
和自所述安装臂
(51)
突出的装配臂
(52)
,所述装配臂
(52)
与所述遮阳罩
(10)
的环形壁
(13)
装配,以将所述遮阳罩
(10)
吊装地安装于所述载体;线缆,所述线缆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摄像机组件
(20)
的第一线束
(61)、
连接于所述第二摄像机组件
(30)
的第二线束
(62)、
天线线束
(63)
,以及输送所述第一线束
(61)、
第二线束
(62)
和天线线束
(63)
的信号的输出线束
(64)
;其中,所述第一线束
(61)
和所述第二线束
(62)
通过第一
SR
结构
(65)
固定支撑于所述第一摄像机壳体
(21)
的后表面,所述第二散热翅片
(213)
具有避让所述第一
SR
结构
(65)
的缺口,所述输出线束
(64)
和所述天线线束
(63)
经由第二
SR
结构
(66)
固定支撑于所述遮阳罩
(10)
内,且所述输出线束
(64)
的输出端经由所述装配臂
(52)
内部贯穿至所述安装臂
(51)
内;其中,所述装配臂
(52)
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卡槽
(521)
,所述安装臂
(51)
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卡槽
(512)
,所述天线线束
(63)
自所述第二
SR
结构
(66)
开始依次限位于所述第一卡槽
(521)
和所述第二卡槽
(512)
内,以使所述天线线束
(63)
装设于所述安装臂
(51)
的外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
(521)
和第二卡槽
(512)
沿着所述中心轴线
(L)
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槽
(521)
和第二卡槽
(512)
在所述中心轴线
(L)
的方向上相接;其中,所述第一卡槽
(521)
贯穿所述装配臂
(52)
,所述第一卡槽
(521)
包括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天线线束
(63)
的直径的第一容纳部
(5211)
和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天线线束
(63)
的直径的第一卡线部
(5212)
,所述第一卡线部
(5212)
位于所述第一卡槽
(521)
与所述第二卡槽
(512)
的相接处;所述第二卡槽
(512)
贯穿所述安装臂
(51)
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卡槽
(512)
包括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天线线束
(63)
的直径的第二容纳部
(5121)
和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天线线束
(63)
的直径的第二卡线部
(512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线束
(63)
包括天线线缆
(631)
和连接于天线线缆
(631)
的第一端的天线本体
(632)
,所述天线线缆
(631)
的第二端支撑于所述第二
SR
结构
(66)
;所述天线本体
(632)
装设于所述安装臂
(51)
的外表面,所述天线线缆
(631)
限位于所述
第一卡槽
(521)
和所述第二卡槽
(51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
(51)
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天线本体
(632)
的天线固定部
(513)
,所述第二卡槽
(512)
与所述天线固定部
(513)
贯通,所述第二卡线部
(5122)
位于所述第二卡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乐乐孙毅飞汪洋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