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2416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1
本申请涉及一种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涉及交通监控技术的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各道路的车辆路径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交通监控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车辆急剧增加,因此给到了城市交通较大的压力,从而在城市交通中需要对各车辆的移动情况进行监控,以便于对道路交通情况进行确定,从而当出现道路拥堵情况时交通管理人员能够较为及时的介入进行处理

[0003]相关技术中,目前对于交通拥堵情况的判断基本基于车辆排队长度以及车辆移动速度两个数据,当车辆排队长且车辆移动速度慢时,可认定该道路出现拥堵情况,此时交通管理人员会介入进行处理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只有当道路出现拥堵情况时交通管理人员才会介入进行处理,此时该拥堵道路容易引起相关联的几个道路出现拥堵,使得交通管理人员需要较多的时间以及工作量对交通进行疏导,对于道路的整体监控效果较差,尚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对道路的整体监控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包括:获取各道路的车辆路径信息

车辆速度信息以及信号灯周期;根据车辆路径信息

车辆速度信息以及信号灯周期进行计算以确定于各时间点下该车辆的车辆所处道路;于单个时间点下根据所确定的单个车辆所处道路进行计数以确定车辆预测数量;判断车辆预测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可能拥堵数量;若车辆预测数量不大于可能拥堵数量,则无动作;若车辆预测数量大于可能拥堵数量,则将该车辆所处道路定义为可能拥堵道路,并将对应的时间点定义为拥堵时间点,且根据拥堵时间点以及可能拥堵道路输出道路情况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城市道路交通监控过程中,对每条道路上车辆的移动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车辆于对应的时间点下会移动至的道路,从而通过对理论车流量的分析以确定是否会出现拥堵情况,以对会出现的拥堵情况进行提前预判处理,提高拥堵情况确定的预见性,从而提高对道路的整体监控效果

[0008]可选的,车辆路径信息的获取步骤包括:获取车辆的导航使用状态以及当前所处道路;
判断导航使用状态是否与预设的作业状态一致;若导航使用状态与作业状态一致,则获取车辆路径信息;若导航使用状态与作业状态不一致,则获取车辆车牌信息,并于预设的时间轴上建立宽度为预设的固定时长的固定区间,且使固定区间的后端点与当前时间点重合;于固定区间中根据车辆车牌信息确定该车辆于当前所处道路的下一移动道路;根据各下一移动道路进行计数以确定下一移动数量,并根据预设的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下一移动数量,且将该下一移动数量对应的下一移动道路定义为可能移动道路;根据可能移动道路重复确定下一移动道路,直至不存在下一移动道路;根据当前所处道路以及所有的可能移动道路进行连线以确定车辆路径信息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对车辆的车辆路径信息进行确定的过程中,针对没有开启导航的车辆根据历史移动情况以确定车辆路径信息,从而便于后续对车辆所处道路进行确定

[0010]可选的,于存在至少两个数值最大的下一移动数量时,可能移动道路的定义步骤还包括:将存在至少两个数值最大的下一移动数量的可能移动道路定义为分叉分析道路,且将对应的为可能移动道路的道路定义为待选道路;将车辆的车辆所处道路与分叉分析道路一致时的时间点定义为分叉到位点;根据当前时间点以及分叉到位点进行计算以确定理论需求时长;于分叉分析道路中根据信号灯周期

当前时间点以及理论需求时长以确定待选道路所对应的信号绿灯的需求等待时长;根据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小的需求等待时长,并将该需求等待时长相对应的待选道路定义为可能移动道路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至少两个可能移动的道路时,根据绿灯情况以对其进行分析

[0012]可选的,还包括车辆速度信息的确定步骤,该步骤包括:将车辆处于车辆所处道路时所对应的车辆预测数量定义为车辆压力数量;根据车辆压力数量以及预设的调整数量以确定理论数量范围;于固定区间中根据车辆车牌信息确定该车辆于各道路上的车辆实际数量;判断车辆实际数量是否处于理论数量范围内;若车辆实际数量未处于理论数量范围内,则将该车辆实际数量所对应的道路定义为无效道路;若车辆实际数量处于理论数量范围内,则将该车辆实际数量所对应的道路定义为有效道路;于有效道路中根据车辆车牌信息获取历史行驶速度,并根据所有的历史行驶速度进行计算以确定车辆速度信息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道路上车流量情况以确定较为准确的车辆速度信息

[0014]可选的,根据所有的历史行驶速度进行计算以确定车辆速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车辆实际数量以及车辆压力数量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车辆差值数量;根据预设的系数匹配关系以确定车辆差值数量相对应的速度修正系数;根据速度修正系数以及相对应的历史行驶速度进行计算以更新历史行驶速度;根据所有更新后的历史行驶速度进行均值计算以确定车辆速度信息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车流量的差值情况对历史行驶速度进行修正,以便于确定较为准确的车辆速度信息

[0016]可选的,于车辆预测数量确定后,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还包括:将固定区间中根据车辆车牌信息确定道路情况并为空的车辆定义为首次车辆,且将确定车辆预测数量的车辆所处道路定义为目标道路;于固定区间中根据首次车辆以确定首次行驶路径;根据首次行驶路径的各道路以及目标道路确定最短行驶路径,并将当前所处道路以及目标道路所确定的最短行驶路径定义为目标路径;判断目标路径的路径长度是否均小于各最短行驶路径的路径长度;若目标路径的路径长度未均小于各最短行驶路径的路径长度,则将该首次车辆定义为无效车辆;若目标路径的路径长度均小于各最短行驶路径的路径长度,则将该首次车辆定义为有效车辆;于有效车辆中将根据预设的固定速度可于对应的时间点下移动至目标道路上的有效车辆确定为理论可能车辆;根据所有理论可能车辆进行计数以确定理论额外数量,并根据理论额外数量以及预设的理论占比进行计算以确定修正数量;根据修正数量以及车辆预测数量进行求和计算以对车辆预测数量进行更新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未记录在案的车辆进行路径分析,以使得每个道路的车流量确定较为准确

[0018]可选的,还包括理论占比的确定步骤,该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一数值匹配关系以确定车辆预测数量相对应的第一理论数值;于固定区间中确定相对应的时间点下目标道路的历史车辆数量;根据预设的第二数值匹配关系以确定历史车辆数量相对应的第二理论数值;根据第一理论数值以及第二理论数值进行均值计算以确定理论占比

[00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各道路的车辆路径信息

车辆速度信息以及信号灯周期;根据车辆路径信息

车辆速度信息以及信号灯周期进行计算以确定于各时间点下该车辆的车辆所处道路;于单个时间点下根据所确定的单个车辆所处道路进行计数以确定车辆预测数量;判断车辆预测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可能拥堵数量;若车辆预测数量不大于可能拥堵数量,则无动作;若车辆预测数量大于可能拥堵数量,则将该车辆所处道路定义为可能拥堵道路,并将对应的时间点定义为拥堵时间点,且根据拥堵时间点以及可能拥堵道路输出道路情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路径信息的获取步骤包括:获取车辆的导航使用状态以及当前所处道路;判断导航使用状态是否与预设的作业状态一致;若导航使用状态与作业状态一致,则获取车辆路径信息;若导航使用状态与作业状态不一致,则获取车辆车牌信息,并于预设的时间轴上建立宽度为预设的固定时长的固定区间,且使固定区间的后端点与当前时间点重合;于固定区间中根据车辆车牌信息确定该车辆于当前所处道路的下一移动道路;根据各下一移动道路进行计数以确定下一移动数量,并根据预设的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下一移动数量,且将该下一移动数量对应的下一移动道路定义为可能移动道路;根据可能移动道路重复确定下一移动道路,直至不存在下一移动道路;根据当前所处道路以及所有的可能移动道路进行连线以确定车辆路径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存在至少两个数值最大的下一移动数量时,可能移动道路的定义步骤还包括:将存在至少两个数值最大的下一移动数量的可能移动道路定义为分叉分析道路,且将对应的为可能移动道路的道路定义为待选道路;将车辆的车辆所处道路与分叉分析道路一致时的时间点定义为分叉到位点;根据当前时间点以及分叉到位点进行计算以确定理论需求时长;于分叉分析道路中根据信号灯周期

当前时间点以及理论需求时长以确定待选道路所对应的信号绿灯的需求等待时长;根据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小的需求等待时长,并将该需求等待时长相对应的待选道路定义为可能移动道路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交通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速度信息的确定步骤,该步骤包括:将车辆处于车辆所处道路时所对应的车辆预测数量定义为车辆压力数量;根据车辆压力数量以及预设的调整数量以确定理论数量范围;于固定区间中根据车辆车牌信息确定该车辆于各道路上的车辆实际数量;判断车辆实际数量是否处于理论数量范围内;若车辆实际数量未处于理论数量范围内,则将该车辆实际数量所对应的道路定义为无效道路;
若车辆实际数量处于理论数量范围内,则将该车辆实际数量所对应的道路定义为有效道路;于有效道路中根据车辆车牌信息获取历史行驶速度,并根据所有的历史行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辉邵军于长翠郝旅云郜东耀樊明藏
申请(专利权)人:佳泽睿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