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37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用于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所使用的事件类型和事件链。利用科技事件图谱,从中抽取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所需的科技事件,并形成科技人才链、科技创新链、科技协作链等三类事件链;步骤S2:基于创新链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的演化特征分析,利用科技产出事件、成果发布事件、科技应用事件等科技产出事件形成的科技创新链,评估创新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技术研发脉络、技术转化应用能力。该当科技热点事件引起科技决策者关注时,该方法可以辅助决策者解决对手真实的技术方向发展布局、真实技术水平以及技术转化应用水平,辅助其评估事件主体的未来技术走势。辅助其评估事件主体的未来技术走势。辅助其评估事件主体的未来技术走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科技迷雾事件分析
,具体为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具有公开、时效快、低成本和受众面广等特点,使其成为科技迷雾布设的主战场,同时,通过互联网获取竞争对手科技研发动向,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手段,对此,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国际环境,利用各类互联网平台,有意释放科技迷雾事件,增大竞争对手的决策不确定性,达到隐藏自身技术实力、误导对手科技布局等目的。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利用事件图谱,构建科技人才事件链、科技创新事件链、科技协作事件链,从科研成果创新水平、人员创新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三个维度开展科研主体在科技事件中创新能力的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S1:构建用于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所使用的事件类型和事件链,利用科技事件图谱,从中抽取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所需的科技事件,并形成科技人才链、科技创新链、科技协作链等三类事件链。
[0007]步骤S2:基于创新链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的演化特征分析,利用科技产出事件、成果发布事件、科技应用事件等科技产出事件形成的科技创新链,评估创新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技术研发脉络、技术转化应用能力。
[0008]步骤S3:基于人才链开展事件人员关键创新能力分析评估,利用各类科技人才事件的发展脉络形成的科技人才链,开展科研主体的科研团队识别、重点科研人员画像,分析涉事的科研主体的人才支撑能力和人才变迁规律。
[0009]步骤S4:基于协同链开展事件协同创新能力评估,利用科研主体开展的技术支撑、联合研发、学术共作等各类科技协作事件构建科技协作网络,分析机构间或科研团队间的技术、项目、资金等创新资源要素之间的支撑和协作关系演变情况,分析科研协作机构的技术支撑水平,或项目协作支撑规律。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科技热点事件引起科技决策者关注时,该方法可以辅助决策者解决对手真实的技术方向发展布局、真实技术水平以及技术转化应用水平,辅助其评估事件主体的未来技术走势。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新链分析流程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技术分解结构生成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人才链分析流程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协同链分析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S1:构建用于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所使用的事件类型和事件链,利用科技事件图谱,从中抽取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所需的科技事件,并形成科技人才链、科技创新链、科技协作链等三类事件链。
[0018]步骤S2:基于创新链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的演化特征分析,利用科技产出事件、成果发布事件、科技应用事件等科技产出事件形成的科技创新链,评估创新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技术研发脉络、技术转化应用能力。
[0019]步骤S3:基于人才链开展事件人员关键创新能力分析评估,利用各类科技人才变迁事件的发展脉络形成人才链,开展科研主体的科研团队识别、重点科研人员发现和画像,分析涉事的科研主体的人才支撑能力和团队人才变化规律。
[0020]步骤S4:基于协同链开展事件协同创新能力评估,利用科研主体开展的技术支撑、联合研发、学术共作等各类科技协作事件构建科技协作网络,分析机构间或科研团队间的技术、项目、资金等创新资源要素之间的支撑和协作关系演变情况,点分析科研协作机构的技术支撑水平,或项目协作支撑规律。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步骤S1中的支撑创新能力分析的创新事件主要包含创新要素投入类事件和创新产出类事件。其中,创新要素投入类事件包含了科技协作事件、人员变迁事件、科研事件等。创新产出类事件包含了技术突破事件、成果发布事件、科技应用事件。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步骤S2中的创新事件链主要涉及创新产出类事件。主要由科技研发类事件的人员、学科领域、产品领域、时间等事件元素约束,形成事件链。创新事件间的核心关系包括因果、顺承、层次、条件等。事件间关系由技术术语语义关系来定义,由语料文本中的显性语义关系形成事件关系,也可以借助技术分解结构来描述事件顺承、层次等关系。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涉及的技术分解结构是指按照系统工程对创新产品按系统、子系统、部件、器件、关键技术单元(CTE)等逐级分解,最终形成由关键技术单元(CTE)构成叶端的树状结构,主要阐述了关键创新技术与产品成熟度的关联关系,代表着技术研发路线的实现路径,用于说明创新技术活动的重心和技术水平层级。技术分解结构主要依赖领域技术专家来构建,并通过也可以通过文本挖掘进行完善补充。关键技术单元代
表着实现产品关键性能和效能的大量关键技术,可由科技创新事件元素中的相关理论成果、技术成果、专利技术成果等创新成果来表示。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涉及的创新能力分析使用的主要指标包括技术创新重心分布、技术演化速率分布。技术创新重心分布为某科研团队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要创新成果簇的分布情况。创新成果簇的形成由事件关系或代表技术成果的技术术语关系来定义,可使用Scibert等预训练模型完成创新成果簇的构建,用于评估科技创新产品的技术完备度和技术成熟水平;技术演化速度为一定时期内各个技术簇数量占比变化情况,反映的是技术主题演化规律,用于预测技术发展方向和速度等在内的技术演化趋势。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步骤S3中的人才链涉及的科研人才事件主要包括研究人员加入事件、工程人员加入事件、人员离职事件等事件。人才链的形成主要通过研究团队、研究机构、时间等事件元素来约束,其事件关系主要包括顺序、因果等关系。
[00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步骤S3中的人才链分析步骤包括:

创新团队识别。利用学术共作网络和人员任职经历,通过社区发现算法识别科研团队;

利用H

index、citation等指标进行重点科研人员识别,并对重点科研人员进行画像。画像内容包括姓名、人员类型、研究方向、任职经历、所属科研团队等;

对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分析,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用于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所使用的事件类型和事件链,利用科技事件图谱,从中抽取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所需的科技事件,并形成科技人才链、科技创新链、科技协作链等三类事件链;步骤S2:基于创新链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的演化特征分析,利用科技产出事件、成果发布事件、科技应用事件等科技产出事件形成的科技创新链,评估创新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技术研发脉络、技术转化应用能力;步骤S3:基于人才链开展事件人员关键创新能力分析评估,利用各类科技人才事件的发展脉络形成的科技人才链,开展科研主体的科研团队识别、重点科研人员画像,分析涉事的科研主体的人才支撑能力和人才变迁规律;步骤S4:基于协同链开展事件协同创新能力评估,利用科研主体开展的技术支撑、联合研发、学术共作等各类科技协作事件构建科技协作网络,分析机构间或科研团队间的技术、项目、资金等创新资源要素之间的支撑和协作关系演变情况,分析科研协作机构的技术支撑水平,或项目协作支撑规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支撑创新能力分析的创新事件主要包含创新要素投入类事件和创新产出类事件,其中,创新要素投入类事件包含了科技协作事件、人员变迁事件、科研事件等,创新产出类事件包含了技术突破事件、成果发布事件、科技应用事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创新事件链主要涉及创新产出类事件,主要由科技研发类事件的人员、学科领域、产品领域、时间等事件元素约束,形成事件链,创新事件间的核心关系包括因果、顺承、层次、条件等,事件间关系由技术术语语义关系来定义,由语料文本中的显性语义关系形成事件关系,也可以借助技术分解结构来描述事件顺承、层次等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事件图谱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涉及的技术分解结构是指按照系统工程对创新产品按系统、子系统、部件、器件、关键技术单元(CTE)等逐级分解,最终形成由关键技术单元(CTE)构成叶端的树状结构,主要阐述了关键创新技术与产品成熟度的关联关系,代表着技术研发路线的实现路径,用于说明创新技术活动的重心和技术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彦昌陈霄高原张斌张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