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联合牵引成丝装置制备同轴微米纤维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34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联合牵引成丝装置制备同轴微米纤维的方法。使用同轴嵌套的多个注射装置将聚合物溶液挤出到基底上,通过三维操作平台的移动和溶液在拉伸过程中溶剂的蒸发,制备同轴微米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特性,对其进行拉伸成丝,不需要复杂的静电设备;整个制备过程耗时短,耗能少,效率高;在材料方面仅用到少量的聚合物溶液,材料成本低;可以在特定位置制备单根微米级纤维或微米级纤维阵列,其阵列结构可自由调节;适用于聚合物纤维的制备;通过对溶剂参数和操作参数的调整,可以更为精确的控制同轴微米纤维的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轴微米级纤维的定向拉伸制备,具体涉及是一种利用联合牵引成丝装置制备同轴微米纤维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同轴微纳米级纤维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例如,可以用同轴纳米纤维制备生物工程支架,将人工合成聚合物作为内层、天然 聚合物作为外层形成双层纳米纤维基质,那么得到的基质就具有人工合成聚合物纤维基质 的机械特性,而又有天然聚合物纤维基质的细胞相容性。又如,可以将对制成的双层纳米纤 维进行后处理,去掉芯部,得到单层纳米纤维管。 现有的可工业应用的同轴微纳纤维制备技术主要是联合静电纺丝法。使用该方法 尽管可以制备直径从几百个纳米到几个微米的同轴聚合物纤维,但通常只能获得方向随意 弯曲的、纤维连续的无纺垫结构,而无法在特定位置制备纤维机构。而更重要的是联合静纺 对纤维每层的直径控制非常困难,因此,有必要发展出新的聚合物同轴微纳米级纤维制备 方法,以达到在特定位置制备特定直径微纳米级同轴纤维结构的目的,从而使同轴纳米纤 维在适应更多领域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制备成本和简化制备工艺,同时具有对纤维直径更精确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联合牵引成丝装置制备同轴微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同轴嵌套的多个注射装置将聚合物溶液挤出到基底上,通过三维操作平台的移动和溶液在拉伸过程中溶剂的蒸发,制备同轴微米纤维;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同轴嵌套的注射装置中分别装入由挥发性溶剂和不同聚合物溶质组成的溶液,为了防止出现内外层相互渗透,相邻层应使用同一种溶剂,聚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30%;  (2)注射装置的针头为同轴金属针头,该针头由多个直径不同的微型针管同轴嵌套而成,将三维微操作平台和三维手动操作平台固定在底座上,再将局部加热固定在三维微操作平台上,基底则水平安装在局部加热装置上,而注射装置则垂直安装于三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庭程晓颖傅新P达里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