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233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1
本申请涉及集装箱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S1:动态风的正对集装箱式房屋的正面;S2:根据先行测试,确定集装箱式房屋的重要结点,在集装箱式房屋的重要结点处安装加速度传感器;S3:向集装箱式房屋正面施加不同风速的动态风,并持续一段时间,记录加速度传感器的变化;测得重要结点处的极限风荷载D1;S4:重复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集装箱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或工业化生产时,为便于快速搭建施工人员的居住场所,常会使用集装箱式房屋;集装箱式房屋作为一种临时性设施,具有批量化生产以及标准化制作等特点,基于上述优点,集装箱式房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的临时性用房;但是,一般建筑工地处于较为偏远且空旷的区域,遇到恶劣天气(如台风等)时,集装箱式房屋易被吹坏、吹翻,影响集装箱式房屋的循环使用,严重者会造成重大的安全问题以及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集装箱式房屋的重点部位进行加固设计,并对加固后的集装箱式房屋进行验证。
[0003]相关技术中,对加固后集装箱式房屋验证一般采用如下的方式:对集装箱式房屋加固时所用加固件进行检测,其主要是对加固件的抗拉、抗压、抗剪以及抗弯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经综合分析,以得出加固件相应的极限承载力以及破坏模式;第二种方式:将加固件安装在集装箱式房屋上,直接对集装箱式房屋施加多点拟静载荷,并对施加的多个点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最后测得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后的载荷。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存在如下的缺陷:无论是对集装箱式房屋的加固件进行力学性能检测还是对集装箱上的多点拟静载荷进行检测,均较难准确检测集装箱式房屋在恶劣天气下分布面荷载的受力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检测出集装箱式房屋在恶劣天气下分布面荷载的受力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的检测方法:设定集装箱式房屋是由多个连接板相互拼接而成的立方体结构,且拼接后的集装箱式房屋的边长固定有立柱,并设定集装箱式房屋的正面以及侧面;S1:动态风的正对集装箱式房屋的正面,向集装箱式房屋的正面施加动态风,设定动态风的施风面积与集装箱式房屋正面的面积相同;S2:根据先行测试,确定集装箱式房屋的重要结点,在集装箱式房屋的重要结点处安装加速度传感器;S3:向集装箱式房屋正面施加动态风,并持续一段时间,记录加速度传感器的变化;测得重要结点处的极限风荷载D1,D1=mx1+cx2+kx,其中,x加速度传感器的数值,x1为x的一次积分求得,x2为x的二次积分求得,m为集装箱式房屋的质量,k为加固结构的刚度,c为阻尼参数;根据重点结点处的极限风荷载以及集装箱式房屋的整体变化,分析得集装箱式房屋的抗风性能;
S4:重复S1

S3,检测集装箱式房屋侧面各点处的极限风荷载D2。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根据先行的测试,在集装箱式房屋的重要结点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向集装箱式房屋的正面施加动态风,动态风的施风面积与集装箱式房屋的正面的面积相同,当某一加速度传感器变化产生数值时,对速度传感器的数值进行处理,带入D1=mx1+cx2+kx中,即测得重要结点处各点的极限风荷载,进而得出集装箱式房屋的抗风性能,同样地,将动态风施加在集装箱式房屋房屋的侧面,并将动态风的施风面积调节至与集装箱式房屋侧面的面积相同,测得重要结点处加速度值,得出侧面的极限风荷载,测得集装箱式房屋侧面的抗风性能;通过向集装箱式房屋的正面或侧面施加动态风,动态风模拟恶劣天气,较易得出集装箱式房屋在恶劣天气下正面与侧面的荷载分布情况,有助于提高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的准确度。
[0008]可选的,针对于S2步骤中,相邻连接板的接缝处安装位移传感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连接板的接缝处安装位移传感器,动态风作用于集装箱式房屋时,动态风与连接板接触,在动态风的作用下相邻连接板发生形变,连接板的变化带动位移传感器运动,位移传感器发生变化,检测出相邻连接板的形变参数;通过在相邻连接板的接缝处设置位移传感器,能够检测出在极限风荷载下,相邻连接板的形变情况,更近一步分析集装箱式房屋的抗风性能,并能根据集装箱式房屋连接板的形变状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集装箱式房屋的抗风性能。
[0010]可选的,位移传感器安装至相邻两个连接板接缝处的中心位置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位移传感器设置在相邻两个连接板接缝处的中心位置,基于在动态风施加于集装箱式房屋时,相邻连接板接缝处的中心位置稳固性较差,从而使得位移传感器能更快响应,从而更易检测出在极限风荷载的情况下相邻连接板的形变情况,提高对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的效果。
[0012]可选的,针对S2步骤中,在立柱上安装多个应变片。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立柱上安装多个应变片,动态风施加于集装箱式房屋式,立柱产生形变,应变片发生变化,检测出立柱的形变参数;通过在立柱上安装应变片,在极限风荷载时,检测出立柱的形变情况,结合极限风荷载、相邻连接板的形变情况,准确得出集装箱式房屋的抗风性能以及根据形变情况相应采取加固措施,增加集装箱式房屋的抗风性能。
[0014]可选的,集装箱式房屋打开箱门时,动态风正对箱门打开位置处,位移传感器排布改变。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集装箱式房屋的箱门打开,动态风正对打开箱门后的集装箱式房屋,并将位移传感器的排布发生改变;由于箱门打开时,动态风进入到集装箱式房屋内壁,集装箱式房屋顶易发生变化,因此需将位移传感器做调整,以更好对集装箱式房屋进行抗风性能检测。
[0016]可选的,对于S3中,动态风的风速分别设置为20.8m/s、24.5m/s、28.5m/s以及32.7m/s,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mins。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动态风的风速分别设置为20.8m/s、24.5m/s、28.5m/s以及32.7m/s四个阶段,以便于对不同风速下集装箱式房屋的抗风性能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对集装箱式房屋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进行相对应加固,为后期加固提高了较为充足
的理论依据。
[0018]可选的,设定集装箱式房屋设置为两层,并选取第二层集装箱式房屋进行试验。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集装箱式房屋设置为两层结构,并对第二层集装箱式房屋进行检测,一方面,使得检测更贴近现实使用环境,第二由于第二层集装箱式房屋较第一层集装箱式房屋稳定性较差,从而更能体现出集装箱式房屋整体的抗风性能。
[0020]可选的,对于S2中,确定集装箱式房屋重要结点,先预设集装箱式房屋微缩模型,利用风洞模型测出模型中的易损点,多次综合、模拟得出集装箱式房屋的重要结点。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先行试验,先加工按比例还原的集装箱式房屋微缩模型,然后将微缩模型置于风洞内,通过风洞试验,反复测得微缩模型的易损点,对集装箱式房屋进行类比,获得集装箱式房屋的易损点,以得出重要结点。
[0022]另一方面,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的检测系统,包括输入单元、第一检测单元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检测方法:设定集装箱式房屋(1)是由多个连接板(2)相互拼接而成的立方体结构,且拼接后的集装箱式房屋(1)的边长固定有立柱(3),并设定集装箱式房屋(1)的正面以及侧面;S1:动态风的正对集装箱式房屋(1)的正面,向集装箱式房屋(1)的正面施加动态风,设定动态风的施风面积与集装箱式房屋(1)正面的面积相同;S2:根据先行测试,确定集装箱式房屋(1)的重要结点,在集装箱式房屋(1)的重要结点处安装加速度传感器(5);S3:向集装箱式房屋(1)正面施加动态风,并持续一段时间,记录加速度传感器(5)的变化,测得重要结点处的极限风荷载D1,D1=mx1+cx2+kx,其中,x为加速度传感器(5)的数值,x1为x的一次积分求得,x2为x的二次积分求得,m为集装箱式房屋(1)的质量,k为加固结构的刚度,c为阻尼参数;根据重点结点处的极限风荷载以及集装箱式房屋(1)的整体变化,分析得集装箱式房屋(1)的抗风性能;S4:重复S1

S3,检测集装箱式房屋(1)侧面各点处的极限风荷载D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于S2步骤中,相邻连接板(2)的接缝处安装位移传感器(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位移传感器(4)安装至相邻两个连接板(2)接缝处的中心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风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S2步骤中,在立柱(3)上安装多个应变片(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房屋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寅张宇超贾晓明余毓敏范斌华陈麒宇吴忠史习斌吴雪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