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植物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修复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31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修复土壤的方法,包括预先对要治理的土壤进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然后在土壤中铺撒熟石灰,并将土壤与熟石灰拌匀,调整土壤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植物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修复土壤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
,具体为一种利用植物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修复土壤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类芦是禾本科,类芦属多年生苇状植物,具木质根状茎,秆直立,高可达3米,径通常节具分枝,节间被白粉;叶鞘无毛,叶舌密生柔毛;扁平或卷折,顶端长渐尖,圆锥花序,分枝细长,小穗含小花,第一外稃不孕,颖片短小;内稃短于外稃,8‑
12
月开花结果

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四川

湖北

湖南

江西

福建

台湾

浙江

江苏

印度

缅甸

印度东北部至马来西亚

亚洲东南部均有分布

生长在海拔
300

1500
米的河边

山坡或砾石草地

类芦是优良的水土保持草种,具有适应性强

生物量大

产量高

分布广

对铬富集能力强等优点

[0003]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

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

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铬在土壤中会以铬酸盐的形式存在,吸附无土壤结构中,无法降解,长时间会污染地下水,会被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从而危害人体健康,由于风化作用进入土壤中的铬,容易氧化成可溶性的复合阴离子,然后通过淋洗转移到地面水或地下水中

当土壤中铬过多时,会抑制有机物质的硝化作用,并使铬在植物体内蓄积

[0004]铬是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元素,但其浓度较高时对生物有害

三价铬和六价铬对水生生物都有致死作用

水体中的三价铬主要被吸附在固体物质上而存在于沉积物中;六价铬则多溶于水中

六价铬在水体中是稳定的,但在厌氧条件下可还原为三价铬

三价铬的盐类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铬而沉入水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植物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修复土壤的方法,由于风化作用进入土壤中的铬,容易氧化成可溶性的复合阴离子,然后通过淋洗转移到地面水或地下水中,当土壤中铬过多时,会抑制有机物质的硝化作用,并使铬在植物体内蓄积,铬在土壤中会以铬酸盐的形式存在,吸附无土壤结构中,无法降解,长时间会污染地下水,会被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从而危害人体健康,所以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植物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修复土壤的方法

[0007](

)
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植物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修复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对要治理的土壤进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然后在土壤中铺撒熟石灰,并将土壤与熟石灰拌匀,调整土壤的
PH
值在5‑
9。
[0009]进一步的,选取优质植物类芦种子,对其采用大棚育苗,待草幼苗长至
20

30cm
时,
选择长势最好的种苗,将种苗移栽至土壤里,单株栽种,行距及株距均为
60

80cm
,加强种苗的管理

[0010]进一步的,于完成土壤的
PH
值调整操作的一周后,开始在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种植类芦幼苗,待长满
120
天后即可收割并分别对土壤和草的根



叶进行铬含量的检测

[0011]进一步的,将类芦幼苗和以间作的方式种植到铬污染的土壤中,通过类芦的根系吸收污染土壤中的镉,播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和在初花期喷洒菌核净防治菌核病,并根据田间杂草和虫害情况进行锄草和菜青虫

蚜虫防治

[0012]进一步的,进行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植物类芦出苗后,及时查苗

补苗,当幼苗长高8厘米~
10
厘米时开始间苗,每穴留苗一株,亩保留
900
株~
1200
株左右,春季遇到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墒,幼苗期应严格控制杂草

[0013]进一步的,根据土壤水分实际情况不定期浇水确保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70


80


[0014]进一步的,植物类芦幼苗移栽时拌和尿素进行撒施,后期根据植物类芦长势进行追肥

[0015]进一步的,植物类芦生长至地面部生物量最大时,将植物类芦从污染土壤上移走,进行无害化处理

[0016]进一步的,针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土壤地区,待第一期植物类芦生长完成,进行收割

重新翻土,重复栽种

收割

翻土的操作,经过3~8次连续种植和收获后,土壤中的活性铬含量显著下降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植物类芦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适应性强

生物量大

产量高

分布广

对铬富集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理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通过在镉污染土壤上重复种植植物类芦来治理土壤镉污染,该方法具有成本低

操作方便

效率高

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0018]本专利技术利用植物类芦其根系对污染的土壤

沉淀物

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提取

固定和降解;具有成本低

效益高且操作简单的优势

其关键是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理特征以及与其根系的联合作用,对于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富集并通过代谢活动达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利用植物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修复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对要治理的土壤进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然后在土壤中铺撒熟石灰,并将土壤与熟石灰拌匀,调整土壤的
PH
值在5‑
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修复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优质植物类芦种子,对其采用大棚育苗,待草幼苗长至
20

30cm
时,选择长势最好的种苗,将种苗移栽至土壤里,单株栽种,行距及株距均为
60

80cm
,加强种苗的管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修复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完成土壤的
PH
值调整操作的一周后,开始在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种植类芦幼苗,待长满
120
天后即可收割并分别对土壤和草的根



叶进行铬含量的检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修复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类芦幼苗和以间作的方式种植到铬污染的土壤中,通过类芦的根系吸收污染土壤中的镉,播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和在初花期喷洒菌核净防治菌核病,并根据田间杂草和虫害情况进行锄草和菜青虫

蚜虫防治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孚尧徐辉张绍良侯湖平曹泊张远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