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16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其包括主体和储液箱,主体上能够转动地设置有旋翼,旋翼用以提供主体飞行的驱动力,储液箱设置在主体的底部,储液箱的底部设置有以竖直线为轴能够转动的挡风筒,挡风筒能够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偏摆,挡风筒内设置有喷头,喷头和储液箱连通以在主体飞行时喷洒药水。在喷洒药水时,挡风筒同步带动喷头边转动边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偏摆,一方面挡风筒能够遮挡住旋翼产生的下压的风,避免该下压风对雾化的药水的流速产生影响,从而提高药水的附着效果,另一方面使从喷头喷出的药水能够以螺旋形的样式喷洒,进而使药水在空气中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药水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药水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药水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虫害防治
,特别是涉及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由于林场树木面积之广,且相当一部分珍惜树木又时常遭受病虫侵害,因此,需要对林场中的处于生长期的树木进行喷药处理。
[0003]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在各行各业均得到广泛的应用,无人机喷洒药水具有高效便捷、省水省药、省事省时省工的优势特点,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高效的对处于生长期的树木进行喷药处理。
[0004]如公告号为CN10850218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农药喷洒无人机,该智能农药喷洒无人机在喷洒农药前,首先将配对好的药液通过加药漏斗注入蓄药箱内,注药完毕后用漏斗盖将加药漏斗密封盖上,然后操控无人机升空并通过无人机操控系统开启农药喷洒管上的增压泵,即可开始喷药作业。
[0005]但是上述智能农药喷洒无人机在喷洒药水时存在以下问题:雾化的药水在无人机的底部空间上很容易出现散布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对农作物打药作业时出现喷洒不均匀的情况,影响药水的使用效果,且旋翼产生的下压风场使得作物叶子发生扭曲变形,下压的风力比较大,导致雾化的药水向下具有较高的流速,雾化的药水很难附着在叶子的表面,而且当无人机飞离时,作物恢复原来状态将沉积在作物上的液滴回弹出去,降低了雾滴附着率,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无人机喷洒药水过程中所存在的喷洒不均匀,影响药水的使用效果和旋翼产生的下压风场使得作物叶子发生扭曲变形,雾化的药水很难附着在叶子的表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
[0007]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包括:
[0009]主体,所述主体上能够转动地设置有旋翼,所述旋翼用以提供所述主体飞行的驱动力;
[0010]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设置有以竖直线为轴能够转动的挡风筒,所述挡风筒能够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偏摆,所述挡风筒内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和所述储液箱连通以在所述主体飞行时喷洒药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旋翼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为偶数,每个所述旋翼的正下方均形成有吹风区域;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还包括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用以执行以下步骤:
[0012]步骤S100,获取所述挡风筒的位置信息;
[0013]步骤S200,判断所述挡风筒是否经过所述吹风区域;
[0014]步骤S210,若是,判断所述挡风筒和竖直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大于预设值;
[0015]步骤S211,若是,降低所述挡风筒经过的吹风区域对侧的所述旋翼的转速,同步升高除所述挡风筒经过的吹风区域对应的旋翼和所述挡风筒经过的吹风区域对侧的所述旋翼之外的所有的旋翼转速。
[0016]进一步地,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还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以感应所述挡风筒和竖直线之间的夹角。
[0017]进一步地,所述挡风筒能够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偏摆。
[0018]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与所述储液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头连通。
[0019]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设置为向外凸起的结构,且所述水泵位于凸起结构的内腔中。
[0020]进一步地,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提供所述挡风筒转动的驱动力。
[0021]进一步地,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以提供所述挡风筒偏摆的驱动力。
[0022]进一步地,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以提供所述旋翼转动的驱动力。
[0023]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用以使得所述储液箱处于高于地面的位置。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在喷洒药水时,挡风筒同步带动喷头边转动边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偏摆,一方面挡风筒能够遮挡住旋翼产生的下压的风,避免该下压风对雾化的药水的流速产生影响,从而提高药水的附着效果,另一方面使从喷头喷出的药水能够以螺旋形的样式喷洒,进而使药水在空气中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药水的使用效果。
[0026]进一步的,在旋翼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为偶数的情况下,每个旋翼的正下方均形成有吹风区域,当挡风筒经过任一个吹风区域且挡风筒和竖直线的夹角大于预设值时,该吹风区域对应的旋翼产生的下压风场会使得挡风筒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进而使得主体受到的总升力减小且受力不均,为避免因主体受到的总升力减小导致高度降低和主体的受力不均导致主体失去平衡,影响药水的喷洒,通过降低挡风筒经过的吹风区域对侧的旋翼的转速,升高除挡风筒经过的吹风区域对应的旋翼和挡风筒经过的吹风区域对侧的所述旋翼之外的所有的旋翼转速,使得主体在受力均匀的同时,保持总升力不变,从而保证药水能够正常喷洒。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0031]其中:
[0032]100、主体;101、旋翼;102、支腿;103、储液箱;110、第一电机;120、第二电机;
[0033]200、安装座;
[0034]300、挡风筒;301、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6]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能够转动地设置有旋翼,所述旋翼用以提供所述主体飞行的驱动力;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设置有以竖直线为轴能够转动的挡风筒,所述挡风筒能够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偏摆,所述挡风筒内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和所述储液箱连通以在所述主体飞行时喷洒药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为偶数,每个所述旋翼的正下方均形成有吹风区域;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还包括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用以执行以下步骤:步骤S100,获取所述挡风筒的位置信息;步骤S200,判断所述挡风筒是否经过所述吹风区域;步骤S210,若是,判断所述挡风筒和竖直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大于预设值;步骤S211,若是,降低所述挡风筒经过的吹风区域对侧的所述旋翼的转速,同步升高除所述挡风筒经过的吹风区域对应的旋翼和所述挡风筒经过的吹风区域对侧的所述旋翼之外的所有的旋翼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还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以感应所述挡风筒和竖直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仁明曹希荣周国元张永祥张鸳蔺耀新
申请(专利权)人:高台县林业和草原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